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煤矿安全规程》2016题库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0 5:18:4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使用中的钻孔,应当安装()。报废的钻孔应当及时封孔,并将封孔资料和实施负责人的情况记录在案,存档备查。 开采水淹区域下的废弃防隔水煤柱时,应当彻底疏干上部积水,进行(),确保无溃浆/砂威胁。严禁顶水作业。 水文地质条件复杂、极复杂或者有突水淹井危险的矿井,应当在井底车场周围设置防水闸门或者在正常排水系统基础上另外安设由地面直接供电控制,且()的潜水泵。 防水闸门硐室前、后两端,应当分别砌筑不小于()m的混凝土护碹,碹后用混凝土填实,不得空帮、空顶。 防水闸门硐室和护碹必须采用()标号水泥进行注浆加固,注浆压力应当符合设计。 防水闸门来水一侧()m处,应当加设1道挡物箅子门。防水闸门与箅子门之间,不得停放车辆或者堆放杂物。 对新掘进巷道内建筑的防水闸门,必须进行注水耐压试验,防水闸门内巷道的长度(),试验的压力不得低于设计水压,其稳压时间应当在24h以上,试压时应当有专门安全措施。 防水闸门必须灵活可靠,并每年进行()次关闭试验,其中1次应当在雨季前进行。 A.照明设施 B.围栏 C.孔口盖 D.止水套管 C A.节能性论证 B.环保性论证 C.安全性论证 D.经济性论证 C A.排水能力大于最大涌水量 B.排水能力等于最大涌水量 C.排水能力相当于最大涌水量 D.排水能力不小于最大涌水量 D A.2 B.3 C.5 D.10 A.低 B.中 C.高 D.任意 A.3-5 B.5-10 C.10-15 D.15-25 C C D A.不得大于15m B.不得小于15m C.不得大于20m D.不得小于20m A A.2 B.3 C.5 D.10 A A.可能冒顶地段 B.可能淋水井巷揭穿含水层或者地质构造带等()前,必须编制探放水设计,地段 C.可能自然发火地段 D.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 可能突水地段 工作水泵的能力,应当能在()h内排出矿井24h的正常涌水量,A.18 B.20 C.24 D.36 包括充填水及其他用水。 备用水泵的能力,应当不小于工作水泵能力的()%。 A.50 B.60 C.70 D.80 主要泵房至少有2个出口,一个出口用斜巷通到井筒,并高出泵房A.2 B.3 C.5 D.7 底板()m以上。 新建、改扩建矿井或者生产矿井的新水平,正常涌水量在1000m3/hA.5 B.8 C.10 D.12 以下时,主要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h的正常涌水量。 采区水仓的有效容量应当能容纳()h的采区正常涌水量。 A.4 B.8 C.10 D.13 水仓的空仓容量应当经常保持在总容量的()%以上。 A.50 B.60 C.70 D.80 井下探放水应当采用专用钻机,由专业人员和()探放水队伍施A.专业 B.专职 C.专门 D.兼工。 职 探放水前应当编制探放水设计,采取防止有害气体危害的安全措A.探放水方案 B.绩效评定 C.施。探放水结束后,应当提交探放水()存档备查。 改进意见 D.总结报告 井下安装钻机进行探放水前,在打钻地点或者其附近安设专用A.开关 B.变压器 C.线路 D.(),保证人员撤离通道畅通。 电话 在预计水压大于()MPa的地点探放水时,应当预先固结套管,在A.0.1 B.0.5 C.1 D.5 套管口安装控制闸阀,进行耐压试验。 存放爆炸物品的木架每格只准放()层爆炸物品箱。 A.1 B.2 C.3 D.4 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布置,要求库房距井筒、井底车场、主要运输A.100、60 B.100、50 C.120、巷道、主要硐室以及影响全矿井或者一翼通风的风门的法线距60 D.120、50 离:硐室式、壁槽式分别不得小于()m。 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布置,要求库房距行人巷道的法线距离:硐室A.30、15 B.35、20 C.40、25 式、壁槽式分别不得小于()m。 D.50、30 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布置,要求库房距地面或者上下巷道的法线距A.30、15 B.35、20 C.40、25 离:硐室式、壁槽式分别不得小于()m。 D.50、30 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布置,要求库房与外部巷道之间,必须用()A.1 B.2 C.3 D.4 D B C D B A A B D D A A A B A C 条相互垂直的连通巷道相连。 井下爆炸物品库的布置,要求库房地面必须()外部巷道的地面,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接库房和通道应当设置水沟。 近 A.小于 B.等于 C.大于 D.接贮存爆炸物品的各硐室、壁槽的间距应当()殉爆安全距离。 近 爆炸物品库出口两侧的巷道,必须采用砌碹或者用不燃性材料支A.2 B.5 C.10 D.15 护,支护长度不得小于()m。 A.应急 B.救护 C.消防 D.有井下爆炸物品库房必须备有足够数量的()器材。 害气体检测 库房的发放爆炸物品硐室允许存放当班待发的炸药,最大存放量A.1 B.2 C.3 D.4 不得超过()箱。 在多水平生产的矿井、井下爆炸物品库距爆破工作地点超过()km的矿井以及井下不设置爆炸物品库的矿井内,可以设爆炸物品A.1.5 B.2.5 C.3.5 D.5 发放硐室,并必须遵守相关规定。 炸药和电雷管在同一列车内运输时,装有炸药与装有电雷管的车辆之间,以及装有炸药或者电雷管的车辆与机车之间,必须用空A.1 B.2 C.3 D.4 车分别隔开,隔开长度不得小于()m。 A.低于 B.等于 C.超过 D.接炸药箱可以装在矿车内,但堆放高度不得()矿车上缘。 近 在井筒内运送爆炸物品时,列车的行驶速度不得超过()m/s。 A.1 B.2 C.3 D.4 平巷道和倾斜巷道内有可靠的信号装置时,可以用钢丝绳牵引的车辆运送爆炸物品,炸药和电雷管必须分开运输,运输速度不得A.1 B.2 C.3 D.5 超过()m/s。 由爆炸物品库直接向工作地点用人力运送爆炸物品时,电雷管必A.库管员 B.爆破工 C.安检员 须由()亲自运送。 D.班组长 A.专门 B.专职 C.专业 D.指煤矿必须指定部门对爆破工作专门管理,配备()管理人员。 定 爆破作业必须执行“一炮三检”和“三人连锁爆破”制度,并在A.氧气 B.一氧化碳 C.二氧化起爆前检查起爆地点的()浓度。 碳 D.甲烷 低瓦斯矿井的岩石掘进工作面,使用安全等级不低于()级的煤A.1 B.2 C.3 D.4 矿许用炸药。 低瓦斯矿井的煤层采掘工作面、半煤岩掘进工作面,使用安全等A.1 B.2 C.3 D.4 级不低于()级的煤矿许用炸药。 使用煤矿许用毫秒延期电雷管时,最后一段的延期时间不得超过A.100 B.110 C.120 D.130 ()ms。 使用煤矿许用数码电雷管时,一次起爆总时间差不得超过()ms,A.100 B.110 C.120 D.130 并应当与专用起爆器配套使用。 在特殊条件下,如挖底、刷帮、挑顶确需进行炮眼深度小于()mA.0.5 B.0.6 C.0.7 D.0.8 的浅孔爆破时,必须制定安全措施并封满炮泥。 炮眼深度为0.6~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炮眼深度的()。 A.1/2 B.1/3 C.1/4 D.1/5 炮眼深度超过1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m。 A.0.5 B.0.6 C.0.7 D.0.8 炮眼深度超过()m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1m。 A.0.5 B.1.5 C.2 D.2.5 深孔爆破时,封泥长度不得小于孔深的()。 A.1/2 B.1/3 C.1/4 D.1/5 浅孔装药爆破大块岩石时,最小抵抗线和封泥长度都不得小于()A.0.3 B.0.5 C.0.6 D.0.8 m。 爆破法处理卡在溜煤/矸眼中的煤、矸时,每次爆破只准使用1个A.300 B.350 C.400 D.450 煤矿许用电雷管,最大装药量不得超过()g。 爆破地点附近20m以内风流中甲烷浓度达到或者超过()%,严A.0.5 B.1.0 C.1.5 D.2.0 C C B C C B C C B A B C D A B D D B A A D B A D B 禁装药、爆破。 在爆破地点20m以内,矿车、未清除的煤/矸或者其他物体堵塞巷道断面()以上,严禁装药、爆破。 在有煤尘爆炸危险的煤层中,掘进工作面爆破前后,附近()m的巷道内必须洒水降尘。 爆破前,()必须亲自布置专人将工作面所有人员撤离警戒区域,并在警戒线和可能进入爆破地点的所有通路上布置专人担任警戒工作。 爆破母线与电缆应当分别挂在巷道的两侧。如果必须挂在同一侧,爆破母线必须挂在电缆的下方,并保持()m以上的距离。 爆破母线连接脚线、检查线路和通电工作,只准()操作。 爆破前,班组长必须(),确认无误后,方准下达起爆命令。 爆破工接到起爆命令后,必须先发出爆破警号,至少再等()s后方可起爆。 特殊情况下,当班留有尚未爆破的已装药的炮眼时,当班爆破工必须在()向下一班爆破工交接清楚。 通电以后拒爆时,爆破工必须先取下把手或者钥匙,并将爆破母线从电源上摘下,扭结成短路;再等待一定时间才可沿线路检查,找出拒爆的原因。其中:使用瞬发电雷管、延期电雷管分别至少等待()min。 处理拒爆时,在距拒爆炮眼()m以外另打与拒爆炮眼平行的新炮眼,重新装药起爆。 处理拒爆的炮眼爆炸后,爆破工必须详细检查炸落的煤、矸,收集()。 爆炸物品库和爆炸物品发放硐室附近()m范围内,严禁爆破。 采用滚筒驱动带式输送机运输时,应当具备()。 在大于()°的倾斜井巷中使用带式输送机,应当设置防护网,并采取防止物料下滑、滚落等的安全措施。 各种车辆的两端必须装置碰头,每端突出的长度不得小于()mm。 采用轨道机车运输时,列车或者单独机车均必须前有照明,后有()。 采用轨道机车运输时,列车通过的风门,必须设有当列车通过时能够发出在风门()都能接收到声光信号的装置。 正常运行时,机车必须在列车()。 2辆机车或者2列列车在同一轨道同一方向行驶时,必须保持不少于()m的距离。 新投用机车应当测定制动距离,之后每年测定1次。运送物料、运送人员时制动距离分别不得超过()m。 使用的蓄电池动力装置,检修应当在车库内进行,测定电压时必须在揭开电池盖()测试。 运行7t及以上机车、3t及以上矿车,或者运送15t及以上载荷的矿井、采区主要巷道轨道线路,应当使用不小于()kg/m的钢轨 A.1/2 B.1/3 C.1/4 D.1/5 A.10 B.20 C.30 D.40 A.爆破工 B.班组长 C.安检员 D.区队长 A.0.2 B.0.3 C.0.5 D.0.8 A.班组长协助爆破工 B.班组长一人 C.爆破工协助班组长 D.爆破工一人 A.清点人数 B.清点工具 C.清单设备 D.清点炸药 A.5 B.10 C.60 D.130 A.班前会 B.调度室 C.现场 D.火药库 A.5、15 B.10、20 C.15、25 D.20、30 B B B B D A A C A A.0.2 B.0.3 C.0.5 D.0.8 A.炸药包装 B.大块矸石 C.雷管脚线 D.未爆的电雷管 A.5 B.10 C.30 D.50 A.沿线急停逆止功能 B.沿线急停闭锁功能 C.沿线声光报警功能 D.沿线喷雾洒水功能 A.5 B.16 C.20 D.35 A.50 B.80 C.100 D.120 A.照明 B.防爆标志 C.绿灯 D.红灯 A.里侧 B.外侧 C.两侧 D.上侧 A.前端 B.中部 C.后端 D.侧面 A.50 B.80 C.100 D.120 B D C B B C D C A C A.80、60 B.60、40 C.40、20 D.20、10 C A.5min后 B.10min后 C.5min前 D.10min前 B A.18 B.20 C.25 D.30 D 同一线路必须使用同一型号钢轨,道岔的钢轨型号不得()线路的钢轨型号。 采用架线电机车运输时,架空线的直流电压不得超过()V。 采用架线电机车运输时,两平行钢轨之间,每隔()m应当连接1根断面不小于50mm2的铜线或者其他具有等效电阻的导线。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吊椅中心至巷道一侧突出部分的距离不得小于()m。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双向同时运送人员时钢丝绳间距不得小于()m。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乘人吊椅距底板的高度不得小于0.2m,在上下人站处不大于()m。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乘坐间距不应小于牵引钢丝绳5s的运行距离,且不得小于()m。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固定抱索器的钢丝绳间距不得小于()m。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固定抱索器、可摘挂抱索器最大运行坡度分别不得超过()°。 采用架空乘人装置运送人员时,驱动系统必须设置失效安全型工作制动装置和安全制动装置,安全制动装置必须设置在()上。 生产矿井在用的普通轨斜井人车运输,车辆必须设置可靠的制动装置。()时,制动装置既能自动发生作用,也能人工操纵。 采用平巷人车运送人员时,列车行驶速度不得超过()m/s。 人力推车时,1次只准推()辆车。 人力推车时,在轨道坡度小于或者等于5‰时、坡度大于5‰时,同向推车的间距分别不得小于()m。 使用的单轨吊车、卡轨车、齿轨车、胶套轮车、无极绳连续牵引车,必须设置()的安全闸。 单绳缠绕式提升装置,升降人员和物料的钢丝绳在升降人员时、混合提升时、升降物料时钢丝绳安全系数最小值分别是() 架空乘人装置的钢丝绳安全系数的最小值是()。 拉紧装置用的钢丝绳安全系数的最小值是()。 钢丝绳到货后,应当进行()检验。合格后应当妥善保管备用,防止损坏或者锈蚀。 存放时间超过1()的钢丝绳,在悬挂前必须再进行性能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升降人员或者升降人员和物料用的缠绕式提升钢丝绳,自悬挂使用后每()个月进行1次性能检验。 不合格钢丝的断面积与钢丝总断面积之比达到()%时的钢丝绳,必须停止使用。 允许有接头的钢丝绳,接头的插接长度不得小于钢丝绳直径的()倍。 斜井人车的连接装置安全系数最小值为()。 矿车的车梁、碰头和连接插销安全系数最小值为()。 无极绳的连接装置安全系数最小值为()。 倾斜井巷运输时,矿车之间的连接、矿车与钢丝绳之间的连接,必须使用不能自行脱落的连接装置,并加装()。 倾斜井巷运输用的钢丝绳连接装置,在每次换钢丝绳时,必须用()倍于其最大静荷重的拉力进行试验。 A.低于 B.等于 C.高于 D.接近 A.127 B.380 C.600 D.660 A.50 B.80 C.100 D.120 A.0.5 B.0.5 C.0.7 D.0.8 A.0.5 B.0.5 C.0.7 D.0.8 A.0.5 B.0.5 C.0.7 D.0.8 A.5 B.6 C.7 D.8 A.0.6 B.0.7 C.0.8 D.1.0 A.24、20 B.26、22 C.28、25 D.30、26 A.驱动轮 B.从动轮 C.导向轮 D.压绳轮 A.启动 B.停止 C.运行 D.断绳 A.4 B.6 C.8 D.10 A.1 B.2 C.3 D.4 A.10、20 B.10、25 C.10、30 D.15、30 A.手动 B.自动 C.只能手动不能自动 D.既可手动又能自动 A.9、7.5、6.5 B.7.5、7.5、6.5 C.9、9、7.5 D.9、9、6.5 A.5 B.6 C.7.5 D.9 A.5 B.6 C.7.5 D.9 A.防锈 B.防水 C.性能 D.成分 A.周 B.月 C.季度 D.年 A.3 B.6 C.9.5 D.12 A.10 B.20 C.25 D.30 A.10 B.50 C.100 D.1000 A C A C D A B D C A D A A C D C B A C D B C D D A B A.6 B.9 C.12 D.13 A.6 B.9 C.12 D.13 A.6 B.8 C.12 D.14 A.保险丝 B.保险绳 C.保险带 D.保险链 B A.1 B.2 C.3 D.4 B

搜索更多关于: 《煤矿安全规程》2016题库 的文档
《煤矿安全规程》2016题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8vrq591c55nd0e7n2yj9vfqx3d4pq015vm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