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
1.(A)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系统。
A.防烟系统B.排烟系统C.防排烟系统D.通风系统 【解析】防排烟系统可分为排烟系统和防烟系统。
排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排烟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将烟气排至建筑外,控制建筑内的有烟区域保持一定能见度的系统;防烟系统是指采用机械加压送风方式或自然通风方式,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防烟楼梯间及其前室或消防电梯前室的系统。由题意可知,正确答案为A。 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建筑主动防火措施的是(D)。
A.自动灭火系统B.火灾自动报警系统C.防排烟系统D.建筑防火间距
【解析】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由题意可知,只有D不属于主动防火措施,即正确答案为D。
3.下列选择中,不属于建筑被动防火措施的是(C)。
A.建筑防火分区分隔B.建筑防火构造C.防排烟系统D.建筑防火间距 【解析】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
建筑被动防火措施主要是指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由题意可知,只有C不属于被动防火措施,即正确答案为C。 二、多项选择题
1.由于引起建筑火灾的原因众多,其导致的危害呈多种形式,主要有(ABCE)。 A.危害人员生命B.造成经济损失C.破坏生态环境D.影响企业声誉E.影响社会稳定
【解析】建筑火灾具有空间上的广泛性、时间上的突发性、成因上的复杂性、防治上的局限性等特点,其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危害人员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等。所以,正确答案为A、B、C、E。
2.建筑防火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通常包括(AC)。
A.主动防火B.主动灭火C.被动防火D.被动灭火E.社会防控
【解析】建筑防火是指在建筑设计和建设过程中采取防火措施,以防止火灾发生和减少火灾对生命财产的危害。通常,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所以,正确答案为A、C。 3.如果建筑内空间面积过大,火灾时则燃烧面积大、蔓延扩展快,因此在建筑内实行(BD),可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既利于人员疏散和扑火救灾,也能达到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 A.安全疏散B.防火分区C.防排烟D.防火分隔E.总平面布置
【解析】如果建筑内空间面积过大,火灾时则燃烧面积大、蔓延扩展快,因此在建筑内实行防火分
1
区和防火分隔,可有效地控制火势的蔓延,既利于人员疏散和扑火救灾,也能达到减少火灾损失的目的。防火分区包括水平防火分区和竖向防火分区。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B、D。 三、简答题
1.建筑防火措施有哪些?
建筑防火措施包括被动防火和主动防火两个方面。
(1)建筑被动防火措施主要有建筑防火间距、建筑耐火等级、建筑防火构造、建筑防火分区分隔、建筑安全疏散设施等。
(2)建筑主动防火措施主要有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动灭火系统、防排烟系统等。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37页 2.建筑火灾的原因及危害有哪些?
建筑起火的原因归纳起来主要有电气火灾、生产作业类火灾、生活用火不慎、吸烟、玩火、放火和自燃、雷击、静电等其他原因引起火灾等。建筑火灾的危害性主要表现在危害人员生命、造成经济损失、破坏文明成果、影响社会稳定等。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37~38页
2017房地产经纪人考试宝典¥90.002017房地产估价师考试宝典¥90.00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房地产估价理论与方法¥50.00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房地产开发经营与管理¥45.00全国房地产估价师执业资格考试教材最新版全套6本(含¥240.00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习题及解析:第二篇第2章 8月18日
第2章生产和储存物品的火灾危险性分类 一、单项选择题
1.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为(A)。 A.闪点B.自燃点C.爆炸温度极限D.流动性
【解析】闪点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评定可燃液体火灾危险性最直接的指标是蒸气压,蒸气压越高,越易挥发,闪点也越低,由于蒸气压很难测量,所以世界各国都是根据液体的闪点来确定其危险性。闪点越低的液体,越易挥发而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引燃也越容易。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2.若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A)时,其火灾危险性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A.5%B.10%C.20%D.30%
【解析】当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1)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发生火灾事故时不足以蔓延到其他部位或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
2
的防火措施。
(2)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3.若丁、戊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C)时,其火灾危险性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A.5%B.10%C.20%D.30%
【解析】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 2361题 1516题
4.若某生产企业的一座镁粉厂房内存放有汽油、煤油和柴油,且汽油、煤油和柴油所占本层面积分别达到5%、6%和7%,则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依据(B)来确定。 A.镁粉B.汽油C.煤油D.柴油
【解析】由于镁粉厂房中存放有汽油、煤油和柴油,其中汽油、煤油和柴油所占本层面积均大于5%,所以火灾危险性要根据其中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在镁粉、汽油、煤油和柴油中,汽油的火灾危险性是最大的,因此,正确答案为B。
5.若某生产企业的一座铝粉厂房内存放有乙炔和煤油,且乙炔气体在标准状态下的存量为30m3,煤油所占本层面积达到7%,则该厂房的火灾危险性为(A)。 A.甲类B.乙类C.丙类D.丁类
【解析】由于铝粉厂房内存放有乙炔和煤油,乙炔气体存量为30m3,超过不按其火灾危险性确定的最大允许量25m3;煤油占本层面积达到7%,大于5%。因此,在铝粉、乙炔和煤油中,选择火灾危险性较大者即为乙炔,其火灾危险性为甲类,因此,正确答案为A。
6.根据《石油库设计规范》(GB50074—2002)对石油库储存油品的火灾危险性细化分类,乙A类对应的油品闪点范围是(B)℃。
A.28≤Ft≤35B.28≤Ft≤45C.35≤Ft60D.45 1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习题及解析:第二篇第2章_第2页 8月18日 二、多项选择题
3
1.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为(BC)。A.闪点B.自燃点C.爆炸极限D.扩散性E.化学活性 【解析】爆炸极限和自燃点是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
可燃气体的爆炸浓度极限范围越大,爆炸下限越低,越容易与空气或其他助燃气体形成爆炸性气体混合物,其火灾爆炸危险性越大。可燃气体的自燃点越低,遇有高温表面等热源引燃的可能性越大,火灾爆炸的危险性越大。因此,正确答案为B、C。 2.评定固体火灾危睑性的主要指标为(CD)。 A.闪点B.自燃点C.燃点D.熔点E.沸点
解析】对于绝大多数可燃固体来说,熔点和燃点是评定其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标志参数。熔点低的固体易蒸发或汽化,燃点也较低,燃烧速度也较快。因此,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C、D。 2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习题及解析:第二篇第2章_第3页 8月18日 三、简答题
1.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指标有哪些? 评定物质火灾危险性的指标有以下三个方面:
(1)评定气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为爆炸极限和自燃点,其他指标有气体比重和扩散性、化学性质活泼性、带电性以及受热膨胀性等。
(2)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闪点,其他指标有自燃点、爆炸温度极限、受热蒸发性、流动扩散性和带电性等。
(3)评定固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指标是熔点和燃点。熔点越低,固体越易蒸发或气化,燃点也较低,越易燃烧。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41~42页 2.在确定生产或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时,有哪些注意事项? 在具体确定生产或储存物品火灾危险性时,需要注意的有:
(1)同一区域内有不同火灾危险性类别时,应按火灾危险性较大的部分确定。
(2)当生产过程中使用或产生易燃、易燃物的量较少,符合下述条件之一时,可按火灾危险性较小的部分确定。
①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占本层或本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小于5%或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小于10%,且火灾危险性较大的生产部分采取了有效的防火措施。
②丁、戌类厂房内的油漆工段,当采用封闭喷漆工艺,封闭喷漆空间内保持负压、油漆工段设置可燃气体探测报警系统或自动抑爆系统,且油漆工段占其所在防火分区面积的比例不大于20%。 ③丁、戌类储存物品仓库的火灾危险性,当可燃包装重量大于物品本身重量的1/4或可燃包装体积大于物品本身体积的1/2时,应按丙类确定。
4
【考点来源】《消防安全技术实务》教材(公安部消防局)第42、48页。 3
一级消防工程师《技术实务》章节习题及解析:第二篇第3章 8月18日
第3章建筑分类与耐火等级 一、单项选择题
1.建筑高度大于(D)m的住宅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A.27B.32C.50D.54
【解析】民用建筑的分类参见下表所示,其中表中未列入的建筑,其类别应根据本表类比确定。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D。
2.建筑高度大于(C)m的公共建筑为一类高层民用建筑。 A.27B.32C.50D.54
【解析】本题解析参照习题1解析。
3.(B)m以下的住宅建筑、建筑高度不超过()m的公共建筑和工业建筑为单层、多层建筑。 A.24,27B.27,24C.54,27D.54,24 【解析】本题解析参照习题1解析。
4.建筑高度不大于(B)m的住宅建筑属于单、多层民用建筑。 A.24B.27C.33D.54
【解析】本题解析参照习题1解析。
5.建筑高度不大于(A)m的单层公共建筑属于单、多层民用建筑。 A.24B.27C.32D.50
【解析】本题解析参照习题1解析。
6.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D)的耐火极限为基础,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以及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制订的。 A.柱B.承重墙C.隔墙D.楼板
【解析】因为建筑构件的耐火性能是以楼板的耐火极限为基础,再根据其他构件在建筑物中的重要性以及耐火性能可能的目标值调整后制定的。所以,正确答案为D。 7.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A)。 A.一级B.二级C.三级D.四级
【解析】民用建筑的耐火等级应根据其建筑高度、使用功能、重要性和火灾扑救难度等确定,并应符合:地下或半地下建筑(室)和一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一级;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所以,根据题意,正确答案为A。 8.单、多层重要公共建筑和二类高层建筑的耐火等级不应低于(B)。
5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