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基础讲义
第一章 总论
第一节 会计概述
一、会计
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①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货币量度+实物量度+劳动量度); ②反映和监督一个单位的经济活动; ③是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二、会计的基本职能:核算+监督 (一)会计核算
2特点:货币价值量、完整连续系统 5环节:确认、计量、计录、计算、报告 3工作:计账、算账、报账
7方法:设科目、复账、填审凭证、登账、成本计算、财清、编表 (二)会计监督
3特点:价值指标、全过程、合法性合理性
VIP三、会计对象:会计核算和监督的内容(即:资金运动)
结论:会计对象即资金运动、价值运动。 例:工业企业的资金运动包括: ①资金投入:资金进入本企业。
②资金运用(资金的循环和周转):又分“供、产、销”三个阶段。
③资金退出:资金离开本企业。例如:偿债,交税,向所有者分配利润。
第二节 会计基本假设(即:核算的四个基本前提)
(参照考试的四个假设:考试主体,持续学习,考试分期,分数计量)
一、会计主体→确定会计核算的空间范围。即企业应当的其本身发生的交 易,事
先进行确认,计量,报告。
二、持续经营→即会计主体在可预见的未来,在既定的目标下,正常的、持续的
经营下去。(即:企业不会终止)单选:企业的会计核算必须以持续经营为经营基础和假定前提。
三、会计分期→界定会计信息的时间段落。是一种人为划分。我国会计期间分为:
月度、季度、半年度(合称为“中期”)、年度(公历1月1日至12月31日)
四、货币计量→以货币作为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资金运动。
第三节 会计基础
一、权责发生制: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权利已
1 / 1
形成或义务已发生的时间为标准。我国企业与我国事业单位的经营业务
1 / 1
采用权责发生制作为确认、计量、记录、报告的基础。
二、收付实现制:一切要素的确认,尤其对于收入和费用的确认,均以现金流
入或流出的时间为标准。我国行政单位采用收付实现现制;我国事业单位的非经营业务采用收付实现制。
第四节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财经中讲)
第五节 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一、会计要素
复习会计对象,四大基本前提。(准备知识) 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资金运动)的基本分类(六大类,各取一名称)。 作用:①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时点的财务状况。(静态) ②反映会计主体特定时段的经营成果。(动态) 六大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
反映财务状况会计要素: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反映经营成果会计要素:收入,费用,利润。
㈡反映财务状况的会计要素(静态)
财务状况→指会计主体一定时期的资产及权益构成情况。
⒈资产: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预期会
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资产是满足3个特征的资源)P50多9 ①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②由企业拥有或者控制。
③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 ④必须能以货币计量**
流动资产eg.货币资金、交易性金融资产、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
资产
非流动资产eg.长期股权投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
⒉负债:是指企业过去的交易或者事项形成的,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的现时义务。(负债是满足3个特征的现时义务) ①由过去的交易或事项形成。
②预期会导致经济利益流出企业。 ③是现时义务。(现时义务指企业在现形条件下已承担的义务)
流动负债eg.短期借款、应付票据\\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
负债 非流动负债eg.长期借款、应付债券、长期应付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