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晶由空气中水汽凝华而成冰是辐射冷却雾,气温日变化直接影响冰雾的日变化,日落后降温,低于40℃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当相对湿度在55~65%时,就会出现冰雾但不是每次气温低于40℃都会出现冰雾如有雪,风速较大时也不能形成冰出现后一般不会间断,出现越早,持续时间越长,日出后浅薄的冰容易消,但在一45以下出现强浓雾时,冰晶长得很大,既使太阳升起,也不会立即消散,直到冰晶体然降落才趋于消散。(注: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温度越低)
(1)根据材料说出冰雾的形成条件。
(2)分析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的原因。 (3)分析冰雾发生时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危害。
【答案】(1)近地面降温快,出现逆温;气温极低,在-40度℃以下;相对湿度在55%-65%之间;静风、大气稳定。
(2)午后气温升高,(逆温结束)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蒸发和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不利于冰雾的维持;强浓雾维持时间长,直到午后冰晶体长得很大才自然落下消散。
(3)能见度极低,对交通出行不利,易发生交通事故;对水电通讯设备有损害;家禽家畜易被冻伤陈死;冰雾发生时逆温现象严重,阻碍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加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大气的热力作用。
【详解】(1)根据材料,冰雾是辐射冷却雾与逆温有关,低于40℃的温度出现越早,冰雾出现也越早,在极低温和相对湿度55%~65%之间易形成,与风力有关,风速较大时也不能形成,
静风、大气稳定条件才可以形成。
(2)根据冰雾形成条件,冰雾在极低温和相对湿度55%~65%之间易形成,午后气温升高,逆温结束,上升气流增强,风速增大,利于冰雾蒸发和消散;温度升高相对湿度减小不利于冰雾的维持;空气中含水量一定时气温越高相对温度越低,以及午后冰晶体自然落下消散。午后不利于冰雾的存在,故冰雾在一天中14~20时占比较少。
(3)冰雾由悬浮在空气中大量微小冰晶组成的雾,冰雾发生会影响交通、通信,影响农业生产,影响大气环境等方面,具体不利影响有能见度极低,对交通出行不利,易发生交通事故;对水电通讯设备有损害;家禽家畜易被冻伤冻死;冰雾发生时逆温现象严重,阻碍污染物扩散,空气污染加重,危害人们身体健康。
4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历时3年建在大南湖荒漠戈壁滩上的国电哈密大南湖火电厂(下图左全面运行。不同于传统水塔降温,该大电厂采用风冷塔(下图右进行散热降温,其原理是通过快风冷塔底部常温空气的流动(常温空气从散热片处进入),对散热片进行降温。
(1)分析在南湖戈壁滩火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条件差的主要自然原因。 (2)运用热力环流的原理,说明风冷塔降温的过程。
【答案】(1)气候干早,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不利施工;夏季白天光照强,容易晒伤;荒漠广布,风沙天气多,施工人员和设备多受极端天气威胁。 (2)风冷塔内底部气温高,气流上升;塔底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外围的常温气流进入塔内;常温气流进入时带走散热片上的热量;热量随塔内上升气流散失。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热力环流。
【详解】(1)南湖戈壁滩火电厂的建设过程中施工条件差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处内陆干旱气候带来的不利影响分析。由材料可知,南湖地处新疆荒漠戈壁滩上,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气候干旱,荒漠广布,淡水资源短缺,施工环境差;夏季炎热,冬季寒冷,不利施工;降水少,夏季白天光照强,容易晒伤;荒漠广布,风沙天气多,施工人员和设备多受极端天气威胁,导致设备受损。
(2)热力环流形成原理是地面冷热不均导致空气的垂直运动,进而使水平出现了气压差,引起大气水平运动,这些空气的水平运动和垂直运动构成了简单的势力环流。风冷塔内底部气温高,空气受热膨胀,气流上升,此时塔底形成一个低压中心,外围的常温气流进入塔内,外部空气的温度较低,冷空气进入遇到散热片增温,气流上升,热量随塔内上升气流散失,如此循环往复,风冷塔达到降温效果。故风冷塔降温的过程原理是塔底内部与外部空气温度不同所导致,此过程体现了热力环流的原理。
【点睛】热力环流是由于地面冷热不均而形成的空气环流,它是大气运动的一种最简单的形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