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JOURNALOFTIANJINCONSERVATORYOFMUSIC贺力当代中国西部主题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及特色内容提要:西部钢琴作品,是现当代中国钢琴音乐发展的重要一脉。本文通过对中国西部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梳理、地域性分类、艺术性特点分析,从而得出深厚而多样的地域文化,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取之不竭的创作素材,西部音乐的开放因子等成为作曲家青睐于西部钢琴创作的原因。关键词:中国钢琴作品西部主题地域性创作历程艺术特色一、创作历程与回顾中国钢琴作品的创作,始于1915年由赵元任作曲的钢琴独奏曲《和平进行曲》,随后萧友梅的《哀悼引》成为学院派作曲家进行钢琴创作的开始。直到1934年5月俄国作曲家、钢琴家亚历山大?车列辅宁(中文名为齐尔品)先生在上海举办了“征求中国风味钢琴曲评奖”比赛活动而激发了中国学院派作曲家投身于钢琴创作,才真正意义上使中国钢琴曲开始走向快速发展之路。随着中国专业音乐教育的发展和提高,学院派作曲家的创作视野也不断开阔,体裁、题材都日趋广泛,以风格主题为例,开始从中国风格、汉民族风格,转向西部风格、少数民族风格。作为中国钢琴曲创作开山之作的《和平进行曲》在创作上虽以西方作曲技法为主,但是已经注意到钢琴曲创作的中国化方面的问题,并作出了探索。正如音乐学家魏廷格所称的那样:“能够迈出中国钢琴曲创作的第一步,这一历史成绩,就应当得到高度评价。”①在此后随着1919年“五四”运动后,全国各大院校的音乐系(科)的相继建立,钢琴的学习得到一定程度的普及。人们在新文化、新思潮的影响下,也迫切需要中国化的钢琴作品。在以歌为主,器乐为辅的二十年代,钢琴创作没有得到充分发展,原因是诸多方面的。中国风、中国化的钢琴创作真正开始还要以1934年5月由俄国作曲家、钢琴家齐尔品(即亚历山大?车列辅宁)赞助并在上海国立音乐专科学校举办的“征求有中国风味之钢琴曲”比赛活动为标志。在这次评选活动中,涌现了一批优秀作品,贺绿汀的两首钢琴曲《牧童短笛》和《摇篮曲》都带有浓郁的民族风特点。其他的有老志诚的《牧童之乐》、陈田鹤的《序曲》、江定仙的《摇篮曲》等几首作品也成为日后中国钢琴创作的典范。这个时期的钢琴创作特点是民歌风色彩浓,但①魏廷格:《钢琴学习指南——等钢琴学习338)),人民音乐出版社1947年1月第1版,第317页。收稿日期:2013—03—12中图分类号:J62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2530(2013)03—0047—07作者简介:贺力(1966一),女,西安音乐学院音乐教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钢琴演奏与教学(西安,710061)。基金项目:本文为“中国西部风格钢琴音乐研究”课题的研究成果,项目名称:中国西部风格钢琴音乐研究,项目编号:2013JK0491。47万方数据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以中国传统民歌风格为主,西部风格还未进入专业作曲家的视野。随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器乐作品创作的不断发展,钢琴领域的创作也开始在创作主题和关注对象上逐渐由东部投向西部。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及六十年代初是中国西部主题钢琴曲创作的多产时期,一批重量级的有开拓意义的作品得以涌现,如桑桐的《在那遥远的地方》、丁善德于五十年代初创作的《第一、二新疆舞曲》等等。作曲家开始普遍关注西部地区音乐素材,并使其成为钢琴曲创作的主题。进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后,青年作曲家也开始更多关注西部音乐,挖掘新的音乐素材,较为突出的作品有陈怡的《多耶》,灵感和创作思想来自西南侗族歌舞——多耶舞。此外,作曲家也将西部主题关注目光投向于古代,尤其是对丝绸之路的感怀,例如王震亚根据著名的边塞诗《阳光三叠》(王维原诗作《送元二使安西》,也称《渭城曲》)而创作的同名钢琴曲就是一例。从整个西部主题钢琴曲创作的发展历程来说,作曲家从最初以民歌为基础直接取之用之,到间接取之用之,创作的成分比重加大,创作手法更加多样。西部民歌为作曲家创作提供了取之不尽的源泉。在旋律、调性、调式方面西部民歌承接着东、西交流,古今对话的内在因子,这就为作曲家用以西(指钢琴)表中(中国西部主题)寻找到更多的切合点。二、西部主题钢琴作品的地域性分类中国钢琴文献中,西部风格主题钢琴作品在中国钢琴作品中占有相当比例,且艺术成就很高。这里的西部风格主要涉及到新疆、内蒙、西藏、云南、陕西等边疆地区和具有民族特色的汉民族地区。1.新疆主题风格钢琴曲的创作新疆,地处西北,位于古丝绸之路的中段,是历来多元文化碰撞和交流的重要地区。因为培育多种风格的音乐品种,这给位于东部的中国作曲家带来了无穷的创作源泉。冼星海是最早关注新疆音乐主题创作的作曲家之一。他于1944年在哈萨克斯坦创作的《哈萨克舞曲三首》(作品23号)可谓早期新疆主题风格钢琴创作的代表。作曲家丁善德于1950年和1955年分别创作的两首《新疆舞曲》不仅是新疆主题风格钢琴曲创作的标志性之作,也正式揭开了中国西部钢琴曲创作的序幕。例1丁善德《第一新疆舞曲》开头部分U—l..,们一盯T]广r门盯n#j。l’…-一’衲l|一j。|lj壬;|js纽ccaWsemprel虢啻)作曲家黄虎威根据石夫所编新疆哈萨克族民歌《牧童之歌》而创作的《欢乐的牧童》是一首采用变奏手法的钢琴小品,描绘了边疆地区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快乐成长的美好画卷。48万方数据贺力:当代中国西部主题钢琴作品的创作历程及特色作曲家石夫创作于1961年的钢琴曲《塔里木人》是作者在积极学习,汲取维吾尔族木卡姆音乐的基础上结合西方和中国技法而创作完成的。尤其是对维吾尔木卡姆中第二部分“达斯坦”的旋律的积极学习。此外还有储望华《新疆随想曲》(根据黎海英的歌曲改编而成),石夫《喀什噶尔舞曲》、《三首塔吉克舞曲》、《第一、二新疆舞曲》、郭志鸿《新疆舞曲》,田联韬《塔吉克鼓舞》等。例2郭志鸿《新疆舞曲》开头部分茇。II—E乍E乍。cEEEu一-一-一.…一_l_lj甘lL...L..U可拿尝I喜“善f耋一卜、‘一产oo-‘万方数据天津音乐学院学报2013年第3期例4桑桐《内蒙民歌主题小曲七首》之《草原情歌》蒙古族作曲家莫尔吉胡先生,以草原文化和蒙古族风情作为题材,以蒙古族音乐特点为创作基准,充分运用西方复调、赋格等创作技法,创作了《山祭》钢琴独奏曲集。曲集分别包括《春歌》、《清晨》、《出猎》、《籍火》、《雪橇》、《灯舞》、《赛马》、《山祭》、《序曲与赋格工》、《序曲与赋格II》等十首作品。内蒙古本土作曲家李世相,在1998~2001年间创作了《蒙古族风格钢琴组曲集》。钢琴曲集以蒙古族民间歌曲为题的10个章节47首曲子组成,作品对蒙古族民歌进行了钢琴语言的诠释。3.四川、西藏主题风格钢琴曲的创作1948年,丁善德在法国根据一位地下党同志赠给他的《四川藏族民歌》、《藏族弦子舞曲》而创作了《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作曲家以欧洲作曲技术的变奏曲曲式结构作为乐曲架构,将民歌音调用对位技术进行主题变奏,见例5。例5丁善德《中国民歌主题变奏曲》主题口在20世纪40年代,还涌现出一些此类风格题材的佳作,如黄虎威的钢琴组曲《巴蜀音画》是以汉藏两民族民歌为主要主题进行架构创作。其中《晨歌》取自四川浦江民歌《割草歌》;《空谷回声》主题引自茂县藏族民歌《卡瓦托拉扛额黑尕》;《抒情小曲》主题采用四川江油民歌《隔河望见姐穿青》;《蓉城春娇》自四川民歌《大河涨水》。此外,黎海英根据四川民歌而创作的钢琴曲《盼红军》,也是这类作品的代表。作曲家崔炳元创作的钢琴组曲《西藏素描》是改革开放后西藏主题钢琴作品的代表作之一,作于1985年。通过西方作曲技法,以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以西藏风情为参照,在西部风格主题钢琴作品创作中寻求了突破。4.云南主题风格钢琴曲有“彩云之南”之称的云南,拥有众多民族成份,多样的民族孕育多样的民族民间歌曲。王建中的《云南民歌五首》和沈传薪的《云南民歌五首》是云南地域题材的代表之作。钢琴家郭志鸿也以云南民歌为素材创作了《云南民歌》组曲。廖胜京的《火把节之夜》以彝族、哈尼族和汉族音乐50万方数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