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试测试卷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测试卷
一、单选题(共12小题) 1.下列语句中加点部分描绘的运动情景,可以选取山为参考系的是( ) A. 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 B. 小小竹排江中游,巍巍青山两岸走
C. 满眼风波多闪灼,看山恰似走来迎 D.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s,则小球在图中三个频闪
2.如图所示是一张小球做单向直线运动的频闪照片示意图,频闪周期过程中的平均速度大小是( )
A. 1.80 m/s B. 1.50 m/s
C. 0.60 m/s D. 0.50 m/s
3.甲、乙两人从某点出发沿同一圆形跑道运动,甲沿顺时针方向行走,乙沿逆时针方向行走.经过一段时间后,甲、乙两人在另一点相遇.从出发到相遇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不同 B. 甲、乙两人通过的路程一定相同 4.下列各组物理量中,都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 B. 加速度、速度的变化、速度 5.关于加速度表达式a=A. 利用a=
C. 速度、速率、加速度 D. 路程、时间、位移
C.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不同 D. 甲、乙两人发生的位移一定相同
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求得的加速度是Δt时间内的平均加速度
B. Δv表示在Δt时间内物体速度的变化量,它的方向不一定与加速度a的方向相同 C.
表示速度的变化率,是标量
D. 加速度a与Δv成正比,与Δt成反比 6.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 ) A. 位移、时间、速度、加速度 B. 质量、路程、速率、速度
C. 平均速度、位移、加速度、力 D. 位移、路程、加速度、速率
7.在电视连续剧《西游记》中,常常有孙悟空“腾云驾雾”的镜头,这通常是采用“背景拍摄法”:让“孙悟空”站在平台上,做着飞行的动作,在他的背后展现出蓝天和急速飘动的白云,同时加上烟雾效果;摄影师把人物动作和飘动的白云及下面的烟雾等一起摄入镜头.放映时,观众就感觉到“孙悟空”在“腾云驾雾”.这时,观众所选的参考系是( )
1 / 11
2019-2020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试测试卷
A. “孙悟空” B. 平台
C. 飘动的云 D. 摄影师
8.有下列几种情景,请根据所学知识选择对情景的分析和判断正确的说法是( ) A. 点火后即将升空的火箭,因火箭还没运动,所以加速度一定为零
B. 高速公路上沿直线高速行驶的轿车为避免事故紧急刹车.因轿车紧急刹车,速度变化很快,所以加速度很大
C. 高速行驶的磁悬浮列车,因速度很大,所以加速度也一定很大 D. 太空中的空间站绕地球匀速转动,其加速度为零
9.如图所示为成都到重庆的和谐号动车车厢内可实时显示相关信息的显示屏的照片,图中甲、乙两处的数据分别表示了两个物理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B. 甲处表示时间,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C.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平均速度 D. 甲处表示时刻,乙处表示瞬时速度
10.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算出小车经过各计数点的瞬时速度如下,为了算出加速度,最合理的方法是( )
A. 根据任意两个计数点的速度,用公式a=算出加速度
B.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量出其倾角,用公式a= tanα算出加速度
2 / 11
2019-2020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试测试卷
C. 根据实验数据画出v-t图象,由图线上任意两点所对应的速度及时间,用公式a=速度
D. 依次算出通过连续两个计数点间的加速度,算出平均值作为小车的加速度
算出加
11.小球从离地3 m的高处落下,被水平面弹回后在离地面1 m高处被接住,则小球在上述过程中的位移是( ) A. 1 m,方向向上 B. 4 m,方向向上
C. 2 m,方向向下 D. 4 m,方向向下
12.台球以10 m/s的速度沿与框边垂直的方向撞击后以8 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球与框边的接触时间为0.1 s,则台球在与边框碰撞的过程中,它的平均加速度大小和方向为( ) A. 20 m/s2,沿球弹回的方向 B. 20 m/s2,沿球撞击的方向
C. 180 m/s2,沿球弹回的方向 D. 180 m/s2, 沿球撞击的方向
二、实验题(共3小题)
13.如图所示是电火花计时器的示意图.电火花计时器和电磁打点计时器一样,工作时使用 (选填“交流”或“直流”)电源.其工作时的基本步骤如下: A.当纸带完全通过电火花计时器后,及时关闭电火花计时器 B.将电火花计时器电源插头插入相应的电源插座 C.将纸带从墨粉纸盘下面穿过打点计时器 D.接通开关,听到放电声,立即拖动纸带运动 上述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按顺序填写步骤编号)
14.某同学在研究被重物牵引的小车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的实验中得到一条纸带,如图所示O、A、B、C、D、E、F是纸带上的七个计数点,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四个点没有画出,用x1、x2、x3、x4、x5、x6表示相邻两个计数点间的距离,在纸带的下方用毫米刻度尺测量计数点间的距离(零刻度线与O点对齐),已知打点计时器电源频率为50 Hz,那么,打下A、B两点的时间间隔为 s,A点读数为 cm;可计算出B、C两点间距离= cm;C点对应的速度大小是 m/s,小车运动的加速度
2
为 m/s.
(上述计算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3 / 11
2019-2020人教版高一物理必修1 第一章《运动的描述》考试测试卷
15.某同学在“用打点计时器测速度”的实验中,用打点计时器记录了被小车拖动的纸带的运动情况,在纸带上确定出A、B、C、D、E、F、G共7个计数点.其相邻点间的距离如图所示,每两个相邻的测量点之间的时间间隔为0.1 s.(计算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
(1) 电磁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根据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纸带,下列选项中: A.时间间隔 B.位移 C.平均速度 D.瞬时速度
我们可以从纸带上直接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测量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通过计算能得到的物理量是_________.
(2)每两个计数点间还有______个点没有标出.
(3)试根据纸带上各个计数点间的距离,每隔0.1 s测一次速度,计算出打下B、C、D、E、F五个点时小车的瞬时速度,并将各个速度值填入下表
(4)将B、C、D、E、F,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标在直角坐标系中,并画出小车的瞬时速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
三、计算题(共3小题)
16.李小华所在学校的校门口是朝南的,他进入校门后一直向北走80 m,再向东走60 m就到了他所在的教室.
(1)请你画出教室的位置(以校门口为坐标原点,制定并画出适当的标度); (2)求从校门口到教室的位移.(已知tan 37°=)
4 / 1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