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三(下)第一次适应性生物试卷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3 17:31:0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三(下)第一次适应性

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0分)

1. 近些年由于温室效应导致北极海冰持续融化,已知降低空气中CO2的浓度能缓解温室效应,海洋浮游

植物是吸收CO2的主力军。马丁设想:向海洋投放水溶性铁能促进浮游植物吸收CO2进行光合作用,降低CO2浓度,从而减缓温室效应。针对以上介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元素和CO2中的C、O均是大量元素 B. 铁以化合物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 C. 铁元素是构成浮游植物叶绿素的组成成分 D. 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 2. 长郡中学高三生物兴趣小组为了研究pH对某种酶活性的影响,设置

a、b、c三组实验,各组pH条件均不同,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测定各组在不同反应时间内的产物量,结果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a组的pH可能高于b组的pH

B. a组pH条件下,该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能最多 C. 在c组pH条件下比较适宜保存酶

D. 实验要求“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减小实验误差 3. 有甲、乙、丙、丁四种信息分子,它们运输到靶细胞后,检测发现: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

多糖;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丁与靶细胞结合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増大,腺体分泌物增多。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C. 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是由根尖端向根近茎端运输

D. 用人工合成的生长素类似物处理植物比用天然生长素更长效

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9.0分)

7. 将A、B两种长势相同的植物置于相同的、温度适宜且恒定、光照

恒定的密闭小室中,测得每个小室内CO2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25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当时间在10~20min时,A、B两种植物中,CO2利用率较高的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2)若将A、B植物单独种植在干旱程度不同的土壤中,更适合生活在干旱土壤中的植物是______,理由是______。

(3)夏季睛朗白天中午12:00时,植物叶片的光合速率会降低,A、B植物降低较快的是______。

(4)叶片吸收的CO2需先______(填“还原”或“固定”)成为C3,才能转变为糖类。 8. 马尾松作为一种常绿乔木,其用途非常广泛。但是马尾松单纯林中,松毛虫常常会产生暴发性的危害。

回答下列问题。 (1)使用黑光灯诱捕成虫的方法可降低下一代松毛虫的密度,对于松毛虫而言,黑光灯对其传递______信息。

(2)松毛虫危害松类、柏类、杉类,自然界中松毛虫的天敌种类很多,但是马尾松单纯林中松毛虫却常常会产生暴发性的危害,其原因是______。建立马尾松与泓森槐混交林后,松毛虫的天敌灰喜鹊等进入该生态系统,泓森槐为灰喜鹊提供了______的场所。由马尾松、松毛虫、灰喜鹊构成的食物链中,三种生物同化的能量从大到小依次为______,请绘出三种生物构成的生物数量金字塔。______。 (3)受气候和病害等因素的影响,马尾松在某一年的碳储存里没有发生变化,如果该年马尾松通过光合作用固定的能量用a表示,因呼吸作用消耗的能量为70%a,假设只有松毛虫采食马尾松,采食的能量用b表示,粪便中的能量用ε表示,则该年马尾松流向分解者的能量值为______。

9. 2018年俄罗斯世界杯是第21届世界杯足球赛。比赛在俄罗斯举行,共有来自5大洲足联的32支球队

进行了激烈的对抗比赛,最终法国队夺得冠军,比赛过程中运动员体内进行了各种生命活动的调节。回答下列问题。

(1)足球运动员在奔跑抢球的过程中会消耗大量的葡萄糖,机体内的______(填神经器官)和______(填内分泌腺)参与了维持血糖含量稳定的调节。

(2)足球运动员的骨骼肌细胞会产生很多热量,这些热量来自细胞中有机物的______;机体在大量排汗维持体温恒定的同时,也会______(填“促进”或“抑制”)抗利尿激素的释放,以减少尿液的形成。

(3)足球飞向球门的一刹那,守门员必须迅速作出判断以救球,在这个反射过程中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在神经纤维上______(填“双向”或“单向”)传导,并通过最高级中枢______的参与,对外界信息迅速作出正确的判断。

(4)运动员间对抗非常激烈,有的运动员受伤并出现伤口感染,此时机体首先通过______免疫阻止病原体对机体的侵袭。如果还有未清除的病原体存在,主要由______借助血液循环和淋巴循环而组成的防线发挥作用。

10. 马鹿体色由常染色体上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基因型和表现型如表。回答下列问题:

A. 甲可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 C. 生成丙的反应只能发生在无氧环境下 B. 乙的合成和分泌离不开溶酶体

D. 丁引起的反成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

4. 雄蝗虫体细胞中有23条染色体,其性染色体组成为XO型,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型。下列有

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

B. 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1条 C. 雄蝗虫的精原细胞在形成过程中,可观察到11个四分体 D. 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均为雌性

5. 图中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的示意图。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与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碱基配对方式是U-A

B. 根据图中多肽的氨基酸数可以判断处终止密码子是UCU C. ①→②中会产生图中④代表的物质,且④中含有氢键 D. 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①的复制

6. 下列有关植物激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所有植物激素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 B. 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不等同于不生长

(1)当基因A不存在且______时,马鹿体色表现为白色;若已知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均为纯合子,请写出野生赤褐色无斑马鹿的所有基因型______。

(2)现有已知基因型的野生雌雄赤褐色无斑马鹿(纯合)若干头,请你设计一最佳实验方案,探究A/a与B/b基因是否位于同一对同源染色体上(不考虑交叉互换,写出实验方案与预测结论)。______

第1页,共8页

11. 端午节家家都会挂艾草。艾草中含有特殊的艾草精油,艾草精油是从艾草的叶子、茎中提取的挥发性

芳香物质。回答下列问题:

(1)传统的提取方法-一水蒸气蒸馏法

艾叶研细十水→水蒸气蒸馏→油水混合物→分离油层→除水→艾草精油

①向油水混合物中加入______,可使油水分层更明显。分离出油层后,一般加入______以吸收油层中的水分。

②除水后要进行______的实验步骤,以除去______。 ③水蒸气蒸馏时间不能过短,原因是______。 (2)新技术新工艺-一超临界CO2萃取法

超临界CO2萃取法是利用超临界CO2对某些特殊天然产物具有特殊溶解作用,通过变超临界状态下的CO2流体对有机物溶解度的特殊影响进行的,具有产量高、成本低等特点。其过程如下: 艾草粉碎,干燥→通入超临界CO2,萃取→精油粗产品→无水乙醇→真空抽滤→艾叶精油

①一般的萃取剂应具有______沸点,以充分溶解提取物。萃取过程中通常采用水浴加热,这是因为______。

②一般的溶剂萃取法不可避免地会引起组成成分的改变,而超临界CO2萃取技术可克服上述不足,同时,用超临界CO2替代有机溶剂,还有一个突出的优点,就是能避免______。

12. 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于2018年5月24日宣布,经过基因改造的黄金大米可以安全食用。据此,饱受

非议的黄金大米终于得到公众的认可。已知维生素A缺乏会导致夜盲症,β一胡萝卜素会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黄金大米是通过基因工程向水稻细胞转入三种酶基因(如图38),其中的酶A基因和酶B基因可使水稻胚乳富含β-胡萝卜素而呈现金黄色。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酶A基因来自细菌,酶B基因来自玉米,酶D基因来自其他植物,与细菌基因相比,植物基因特有的结构是______;图示三种基因的本质区别是______。构建上述基因组合,需用到的酶是______。

(2)提取农杆菌的Ti质粒,将上述结构导入Ti质粒的相关片段中就可整合到水稻染色体DNA上,原因是______。已知农杆菌对多数单子叶植物没有感染能力,那么如何使农杆菌感染单子叶植物水稻呢?______。

(3)将成功导入上述基因的水稻细胞置于培养基上培养,经过______两个过程可获得幼苗,幼苗在长大成熟后,所结种子的胚乳将富含______。该技术的成功,说明了______。

第2页,共8页

答案和解析

1.【答案】D

【解析】

解:A、甲与受体结合后,肝脏加速合成多糖,说明甲是胰岛素,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而与斐林试剂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是还原糖,A错误;

B、乙与受体结合后,靶细胞上的钠离子通道开放,说明乙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的合成和分泌与溶酶体无必然的联系,B错误;

C、丙生成后,通过体液运输到靶细胞,与受体结合后,人体的呼吸运动增强,说明丙是CO2,人体中的CO2是通过有氧呼吸产生的,即生成丙的反应只能发生在有氧环境下,C错误; D、丁与靶细胞结合后,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增大,腺体分泌物增多,说明丁是过敏原再次进入机体时、导致相应的细胞释放的组织胺等生物活性介质,丁引起的反应是过敏反应,过敏反应具有明显的个体差异,D正确。 故选:D。

内环境又叫细胞外液,由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组成。内环境稳态是指正常机体通过调节作用,使各个器官,系统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的相对稳定状态。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内环境是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媒介。

该题考查学生对血糖调节、兴奋在神经细胞间的传递、体液调节、过敏反应等相关知识的识记

解:A、铁是微量元素,A错误;

B、铁以离子的形式被浮游植物吸收,B错误; C、叶绿素的组成元素是C、H、O、N、Mg,C错误;

D、海水温度的高低会影响浮游植物酶的活性,影响细胞呼吸,影响细胞的能量供应,从而影响浮游植物吸收铁,D正确。 故选:D。

无机盐主要以离子的形式存在,有些无机盐是细胞内某些复杂化合物的组成成分,许多无机盐对于维持细胞和生物体的生命活动具有重要作用,有些无机盐对于维持酸碱平衡和渗透压具有重要功能。

对于无机盐的存在形式和功能的理解和识记是本题考查的重点。属于基础题。 2.【答案】C

【解析】

解:A、图中a曲线表示的反应速率高于b曲线,a组的pH可能高于b组的pH,A正确; B、a组pH条件下,该酶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可能最多,可能a组对应的是酶的最适pH,B正确;

C、在c组pH条件下酶的空间结构改变,永久失活,比较适宜保存酶的条件是低温,C错误; D、实验要求“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目的是控制无关变量,减小实验误差,D正确。 故选:C。

影响酶促反应速率的因素主要有温度、pH、底物浓度和酶浓度,温度能影响酶促反应速率,在最适温度前,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增强,酶促反应速率加快;到达最适温度时,酶活性最强,酶促反应速率最快;超过最适温度后,随着温度的升高,酶活性降低,酶促反应速率减慢。另外低温不会使酶变性失活,而高温会使酶变性失活。

此题主要考查影响酶促反应的因素,意在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掌握,难度适中。 3.【答案】D

【解析】

和理解能力,以及获取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4.【答案】A

【解析】

解:A、雌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染色体数目相同,A正确; B、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因此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少2条,B错误;

C、精原细胞是通过有丝分裂过程形成的,该过程中不会形成四分体,C错误; D、雄蝗虫产生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后,发育的子代有一半为雌性,D错误。 故选:A。

1、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1)间期:进行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2)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3)中期:染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4)后期:着丝

第3页,共8页

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两极;(5)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2、减数分裂过程:

(1)减数第一次分裂间期:染色体的复制。

(2)减数第一次分裂:①前期:联会,同源染色体上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②中期:同源

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转录和翻译的过程、场所、条件及产物等基础知识,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图中信息准确答题。 6.【答案】A

【解析】

解:A、生长素作用具有两重性,不是所有植物激素作用特点都具有两重性,A错误; B、植物激素的抑制作用不等同于不生长,B正确;

染色体成对的排列在赤道板上;③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④末期:细

C、生长素在根部的极性运输是由根尖端向根近茎端运输,C正确;

胞质分裂。

D、人工合成的具有生长素效应的物质性状稳定,作用效果比天然的植物激素更长效,D正确。

(3)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①前期:核膜、核仁逐渐解体消失,出现纺锤体和染色体;②中期:染

故选:A。

色体形态固定、数目清晰;③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为染色体,并均匀地移向

1.生长素类具有促进植物生长的作用,在生产上的应用主要有:(1)促进扦插的枝条生根;(2)

两极;④末期:核膜、核仁重建、纺锤体和染色体消失。

促进果实发育;(3)防止落花落果。

本题考查细胞的减数分裂,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减数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掌握减数分裂过程中

2.赤霉素的生理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茎秆伸长和植物增高。此外,它还有促进麦芽

染色体行为和数目变化规律,能结合题中信息准确判断各选项。 5.【答案】B

【解析】

糖化,促进营养生长,防止器官脱落和解除种子、块茎休眠促进萌发等作用。

3.细胞分裂素类 细胞分裂素在根尖合成,在进行细胞分裂的器官中含量较高,细胞分裂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分裂和扩大,此外还有诱导芽的分化,延缓叶片衰老的作用。

解:A、①→②为转录过程,该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T-A、C-G、G-C,③→⑤为翻译过程,该过程中碱基配对方式为A-U、U-A、C-G、G-C,因此与①→②相比,③→⑤特有的碱基

4.脱落酸 脱落酸在根冠和萎蔫的叶片中合成较多,在将要脱落和进入休眠期的器官和组织中

配对方式是U-A,A正确;

含量较多。脱落酸是植物生长抑制剂,它能够抑制细胞的分裂和种子的萌发,还有促进叶和果

B、由图可知,密码子UCU编码氨基酸,不是终止密码子,B错误;

实的衰老和脱落,促进休眠和提高抗逆能力等作用。

C、①→②为转录过程,该过程的产物是RNA,包括mRNA、tRNA和rRNA,图中④为tRNA,

5.乙烯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此外,还有促进老叶等器官脱落的作用。

其中含有氢键,C正确;

本题考查植物激素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

D、若该多肽是一种DNA聚合酶,则它会催化物质①DNA的复制,D正确。

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

故选:B。

分析题图:图示为某六肽化合物合成的示意图,其中①为DNA分子,②为RNA,③为mRNA,④为tRNA,⑤为多肽链,⑥为核糖体。

7.【答案】B植物 二氧化碳浓度降低说明二氧化碳被植物吸收利用,10~20min时B植物所在的密闭小室

B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利用率较高 B植物 干二氧化碳浓度下降幅度比A植物的大,说明在10~20min时,

旱会导致植物的气孔关闭,二氧化碳供应不足,B植物在低浓度的二氧化碳时仍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说明B植物种植在干旱土壤中固定二氧化碳的能力较A植物强,因此B植物更适合生活在干旱的土壤中 A植物 固定 【解析】

第4页,共8页

2018-2019学年湖南省长沙市天心区长郡中学高三(下)第一次适应性生物试卷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7vr2sp5a570pk9t8239nplx1m5bx00aj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