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2 0:57:18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 32-2=22,原式错误. 故选D. 4.A 【解析】

分析:连接PO,在直角坐标系中,根据点P的坐标是(2,7),可知P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7,然后利用勾股定理即可求解.

∵点P的坐标是∴点P到原点的距离=详解:连接PO.(2,7),=3. 故选A.

2?722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勾股定理、坐标与图形性质的理解和掌握,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明确点P的横坐标为2,纵坐标为7. 5.B 【解析】 如图所示: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AB∥CD, ∴∠B+∠C=180°, ∵∠B:∠C=1:2,

第 6 页

∴∠B=

1 ×180°=60°, 3故选B. 6.B 【解析】

根据倒数的定义求解. 【详解】 -2的倒数是-故选B 【点睛】

本题难度较低,主要考查学生对倒数相反数等知识点的掌握 7.C 【解析】

菱形的性质;含30度角的直角三角形的性质. 【详解】

如图所示,根据已知可得到菱形的边长为2cm,从而可得到高所对的角为30°,相邻的角为150°,则该菱形两邻角度数比为5:1,故选C.

1 2

8.B 【解析】

由正方形的性质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得出∠BAE=150°,AB=AE,由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和内角和定理得出∠ABE=∠AEB=15°,再运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即可得出结果. 【详解】

解:∵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

∴∠BAD=90°,AB=AD,∠BAF=45°, ∵△ADE是等边三角形, ∴∠DAE=60°,AD=AE,

第 7 页

∴∠BAE=90°+60°=150°,AB=AE, ∴∠ABE=∠AEB=

1(180°﹣150°)=15°, 2∴∠BFC=∠BAF+∠ABE=45°+15°=60°; 故选:B. 【点睛】

本题考查了正方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三角形的外角性质;熟练掌握正方形和等边三角形的性质,并能进行推理计算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9.3 【解析】

?x?2y?3?0?x?1,可解得?,然后代入x?y即可求出. 根据非负数的非负性质可得??2?y?0?y?2【详解】 解:由题意可得:

?x?2y?3?0, ?2?y?0?解得??x?1,

?y?2所以x?y?1?2?3.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非负数的非负性质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解决本题的关键是要熟练掌握非负数的非负性和解二元一次方程组. 10.x≤2 【解析】

根式有意义,被开放式要大于等于零. 【详解】

解:∵2?x有意义, ∴2-x?0, 解得:x≤2, 故填x≤2.

第 8 页

【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属于简单题,熟悉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 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条件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值线索截,结论是:内错角相等.将条件和结论互换得逆命题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可简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向北或向南;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即可确定答案. 【详解】

解:解:如图,AB=80米,BC=BD=60米,AC=AD=100米, 根据602+802=1002得: ∠ABC=∠ABD=90°,

∴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向北或向南,

故答案为:向北或向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图形. 13.120°,60°.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且邻角互补,通过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C, 3∠B+∠C=180° ∴3∠B=180°

第 9 页

∠B=60° ∴∠D=60°

∴∠A=∠C=60°+60° =120° (2). 60° 故答案为(1). 120°14.23 【解析】

在直角三角形AED中,AD=2,AE=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E=3,所以菱形ABCD的面积=

AB?DE?2?3?23,故答案为 23. 15.(1)23(2)43?【解析】 【详解】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1)原式=43?23?36?2 24383=23; ?33 (2)原式 =43?36?2?3?3?3?1 =43?36?3?3?3?1 236?2. 2 =4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6.-1 【解析】 【分析】

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解题. 【详解】

第 10 页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题附答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axf055ed47le14lopx1jxus0hkxz00vzg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