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睛】
本题考查了根式有意义的条件,属于简单题,熟悉二次根式有意义的条件是解题关键. 11.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解析】
解:“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的条件是:两条平行线被第三条值线索截,结论是:内错角相等.将条件和结论互换得逆命题为:两条直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如果内错角相等,那么这两条直线平行,可简说成“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 12.向北或向南; 【解析】 【分析】
根据题意作出图形,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判定直角三角形即可确定答案. 【详解】
解:解:如图,AB=80米,BC=BD=60米,AC=AD=100米, 根据602+802=1002得: ∠ABC=∠ABD=90°,
∴小强在操场上向东走了80m后,又走60m的方向是向北或向南,
故答案为:向北或向南.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应用,难度中等,解题的关键是根据题意作出图形. 13.120°,60°. 【解析】
根据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对角相等且邻角互补,通过计算即可得出答案.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B=∠D,∠A=∠C, 3∠B+∠C=180° ∴3∠B=180°
第 9 页
∠B=60° ∴∠D=60°
∴∠A=∠C=60°+60° =120° (2). 60° 故答案为(1). 120°14.23 【解析】
在直角三角形AED中,AD=2,AE=1,根据勾股定理可得:DE=3,所以菱形ABCD的面积=
AB?DE?2?3?23,故答案为 23. 15.(1)23(2)43?【解析】 【详解】
分析:(1)根据二次根式的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2)根据二次根式的乘除法和加减法可以解答本题. 详解:(1)原式=43?23?36?2 24383=23; ?33 (2)原式 =43?36?2?3?3?3?1 =43?36?3?3?3?1 236?2. 2 =43?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明确二次根式的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 16.-1 【解析】 【分析】
直接代入求值即可解题. 【详解】
第 10 页
解:把x=3-1代入代数式3?2x2?4xx2?2x?1 =3-8+43-43+44-23+23-2-1
=-1 【点睛】
本题考查分式的化简求值,属于简单题,解题关键是熟悉掌握代入求值的方法. 17.(1)S△ABC=2.94cm2;(2)AB=3.5cm;(3)CD=1.68cm. 【解析】 【分析】
(1)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进行计算即可; (2)利用勾股定理可得出斜边AB的长; (3)利用面积的两种表达式可得出CD. 【详解】 解:如图所示:
(1)S△ABC=1AC×BC=2.94cm22; (2)AB=AC2?BC2=3.5cm;
(3)
112BC×AC=2AB×CD, 解得:CD=1.68cm. 【点睛】
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及直角三角形的面积,注意掌握三角形面积的不同表示方法.18.433. 【解析】
第 11 页
分析:设BC=x,则AB=2x,再根据勾股定理求出x的值,进而得出结论. 详解:∵在Rt△ABC中,∠C=90°,∠A=30°,AC=2, ∴设BC=x,则AB=2x,
∵AC2+BC2=AB2,即22+x2=(2x)2, 解得x=
23, 3∴AB=2x=43. 3点睛:本题考查的是勾股定理,熟知在任何一个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长的平方之和一定等于斜边长的平方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19.AC=13cm; 【解析】 【分析】
在△ABD中,根据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即可判断AD⊥BC,然后根据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即可得到AC=AB,从而求解. 【详解】
解:∵AD是中线,AB=13,BC=10, ∴BD=
1BC=5 2∵52+122=132,即BD2+AD2=AB2, ∴△ABD是直角三角形,则AD⊥BC 又∵BD=CD, ∴AC=AB=13.
.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勾股定理的逆定理与线段的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关键是利用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证得AD⊥BC.
20.(1)12,123(2)183
第 12 页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