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计算机系统概论习题答案1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6 8:14:5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论习题答案

1、答:

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部分组成。

硬件即指计算机的实体部分,它由看得见摸的着的各种电子元器件,各类光电、机设备的实物组成,如主机、外设等。

软件时看不见摸不着的,由人们事先编制成具有各类特殊功能的信息组成,用来充分发挥硬件功能,提高机器工作效率,便于人们使用机器,指挥整个计算机硬件系统工作的程序集合。 软件和硬件都很重要。

2、答:

从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来看,它通常可有五个以上的不同级组成,每一个上都能进行程序设计。由下至上可排序为:第一级微程序机器级,微指令由硬件直接执行;第二级传统机器级,用微程序解释机器指令;第三级操作系统级,一般用机器语言程序解释作业控制语句;第四级汇编语言机器级,这一级由汇编程序支持合执行;第五级高级语言机器级,采用高级语言,由各种高级语言编译程序支持合执行,还可以有第六级应用语言机器级,采用各种面向问题的应用语言。

3、答:

机器语言由0、1代码组成,是机器能识别的一种语言。汇编语言是面向机器的语言,它由一些特殊的符号表示指令,高级语言是面向用户的语言,它是一种接近于数学的语言,直观,通用,与具体机器无关。

4、答:

计算机组成是指如何实现计算机体系结构所体现的属性,它包含了许多对程序员来说是透明的硬件细节。

计算机体系结构是指那些能够被程序员所见到的计算机系统的属性,即概念性的结构与功能特性,通常是指用机器语言编程的程序员所看到的传统机器的属性,包括指令集、数据类型、存储器寻址技术、I/O机理等等,大都属于抽象的属性。

5、答:

特点是:

(1) 计算机由运算器、存储器、控制器和输入设备、输出设备五大部件组成 (2) 指令和数据以同等的地位存放于存储器内,并可以按地址寻访 (3) 指令和数据均可以用二进制代码表示

(4) 指令由操作码和地址码组成,操作码用来表示操作的性质,地址码用来表示操作数所在存储器中的位置

(5) 指令在存储器内按顺序存放。通常,指令是顺序执行的,在特定情况下,可根据运算结果或根据设定的条件改变执行顺序

(6) 机器以运算器为中心,输入输出设备与存储器的数据传送通过运算器。

6、答:

见下图 存储体 CU控 ACC MQ 制单元 I/O MAR IR ACC ALU PC X MDR CPU 主存储器

运算器用来完成算术和逻辑运算,并将运算的中间结果暂存再运算器内,它内部各部分用途如下: ACC:累加器,用于存放操作数,如被加数及和,被减数及差,乘积高位、被除数及系数等。 MQ:乘商寄存器,用于存放乘数及乘积地位、商。

X:操作数寄存器,用于存放加数、减数、被乘数、除数。 ALU:算逻部件,用来完成算术逻辑运算。

控制器用来控制,指挥程序和数据的输入,运行以及处理运算结果。它内部各部分用途如下:

CU:控制但愿,用来分析当前指令所需完成的操作,并发出各种微操作命令序列,用以控制所有被控对象。

PC:程序计数器,用来存放当前欲执行指令的地址,而且具有计数功能。 IR:指令寄存器,存放当前指令。

存储器: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它内部各部分用途如下: MAR:存放欲访问的存储但愿和地址。

MDR:存放从存储体某但愿取出的代码或者准备往某存储单元存入的代码。 硬件的主要技术指标:

(1)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的寄存器位数有关

(2) 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和辅存容量,存放二进制代码的总数=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 (3) 运算速度:主频、Gibson法、MIPS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CPI执行一条指令所需时钟周期数、FLOPS每秒浮点运算次数

7、答:

主机:中央处理器,CPU与主存储器合起来称为主机。 CPU:运算器合控制器合起来称为中央处理器。

主存:是存储器子系统的一类,用来存放程序合数据,可直接与CPU交换信息。 存储单元:由若干个连续的存储元件构成,是组成存储体的单位

存储(基)元:即存储元件,是构成存储单元的单位,每个存储(基)元只能寄存一位二进制代码0或1。 存储字:一个存储单元可存储一串二进制代码,称这串二进制代码为一个存储字。 存储字长:存储字所对应的二进制代码的个数称为存储字长。

存储容量:存储单元个数×存储字长,存储容量包括主存容量合辅存容量。 机器字长:指CPU一次能处理数据的位数,通常与CPU寄存器位数有关。

指令字长:一条指令在计算机中用一串二进制代码表示,此二进制代码的个数称为指令字长。

8、答:

CPU: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中央处理器 PC: program counter 程序计数器

IR: instruction register 指令寄存器 CU: control unit 控制单元

ALU: arithmetic logic unit 算术逻辑运算单元 ACC: accumulator 累加器

MQ: multiplier-quotient register 乘商寄存器 X: 操作数寄存器

MAR: memory address register 存储器地址寄存器 MDR: memory data register 存储器数据寄存器 I/O: input/output equipment 输入与输出设备

MIPS: million instruction per second 每秒执行百万条指令 CPI: cycle per instruction 执行一条指令所需的时钟周期数

FLDPS: floating point operation per second 每秒浮点运算次数来衡量运算速度。

9、答:

主要有以下步骤: (1) 取X到ACC (2) 加1存于ACC

(3) 除2存于MQ,又[MQ]→主存单元m (4) 取X到ACC

(5) 将y1从m中取出,执行[m]→X,[ACC]÷[X]→MQ,得x/yn (6) [MQ]→ACC,执行yn+x/yn,即[ACC]+[X]→ACC (7) 除2得结果于MQ,又[MQ]→ACC,[MQ]→m

(8) [ACC]-[X]→ACC,然后判断[ACC]与ε的大小,若|[ACC]|≦ε则到(9),否则返回(5) (9) 打印[m] (10) 停机

10、答:

在取指阶段从存储器取出的信息即为指令,在执行阶段从存储器取出的信息为数据。

第三章 系统总线习题部分答案

1、答:

① 总线是连接多个部件的信息传输线,是个部件共享的传输介质。

② 总线传输特点:在某一时刻,只允许有一个部件向总线发送信息,而多个部件可以同时从总线上接受相同的信息。

③ 为减轻总线上的负载,各种I/O设备要通过I/O接口接在总线上,而且还要通过三态门挂在总线上,没有数据交换时置成高阻态。

2、答:

①分类:按数据传输方式,可分为并行传输总线和串行传输总线。 按使用范围,可分为计算机总线,控制总线,网络通信总线。 按连接部件,可分为片内总线,系统总线,通信总线。

②系统总线指CPU,主存,I/O各大部件之间的信息传输线,按系统总线传输信息的不同,分为数据总线,地址总线,控制总线。

数据总线:用来传输各功能部件之间的数据信息,是双向传输总线,其位数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有关,一般为8位,16位或32位。

地址总线:用来指出数据总线上的源数据或目的数据在贮存单元的地址,是单向传输的,其位数与存储单元的个数有关(几次幂的关系)

控制总线:用来发出各种控制信号的,对任意控制线,是单向的;对与机器字长,存储字长,存储单元无关系。

3、答:

常用的总线结构有单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三总线结构,四总线结构。

① 单总线结构:将CPU,主存,I/O设备都挂在一组总线上,允许I/O之间或I/O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因为所有的传送都通过这组共享总线,极易形成计算机系统的瓶颈,不允许两个以上部件在同一时刻向总线传输信息,必然会影响系统工作效率的提高,其结构图见课本图3.2ISA.EISA总线是单总线结构

② 双总线结构:双总线结构的特点是将速度较低的设备从总线上分离出来,形成主存总线与I/O总线分开的结构,见课本图3.5。途中通道是一个具有特殊功能的处理器,CPU将一部分功能下放给通道,使其对I/O设备具有统一管理的功能,系统的吞吐能力可以相当大。如果将不同速率的I/O设进行分类,然后将它们连接在不同的通道上,将成为总线结构。

③ 三总线结构:图3.6:主存总线用于CPU与主存间的传输;I/O总线供CPU与各类I/O之间传递信息,DMA总线用于高速外设(磁盘,磁带等)与主存之间直接交换信息。图3.7:处理器于高速缓冲存储器Cache之间怎叫一条局部总线,Cache可以通过系统总线与主存传输信息,I/O 与主存之间也不必通过CPU。还有一条扩展总线,可以支持相当多的I/O设备。

④四总线结构(见图3.8)在三总线基础上,增加一条与计算机系统机密相连的高速总线,这种结构对高速设备而言,其自身的工作可以很少依赖处理器,同时他们又比扩展总线上的设备更贴近处理器。

4、答:

① 如多个主设备同时要使用总线时,就由总线控制器的判优,仲裁逻辑按一定的优先级顺序,确定那个主设备能使用总线,只有获得总线使用权的主设备才能开始传送数据。

② 常见的集中式总线控制有三种

⑴ 链式查询:其特点是只需很少几根线就能按一定优先次序实现总线控制,并且很容易扩充设备,但对电路故障很敏感。

⑵ 计数器定时查询:其特点是,计数可以从“0”开始,此时设备的优先次序是固定的,计数也可以从终止点开始,既是一种循环方式,此时设备使用总线的优先级相等,计数器的初始值还可以由程序设置,故优先次序可以改变。此外,对电路故障不如链式查询方式敏感,但增加了主控线数,控制也较复杂。

⑶ 独立请求方式:其特点是:响应速度快,优先次序控制灵活(通过程序改变),但控制线数量多,总线控制更复杂。

③ 独立请求方式响应时间最快,链式查询对电路故障最敏感。

第四章 存储器习题部分答案

1、答:

主存:与CPU直接交换信息,用来存放数据和程序的存储器。

辅存:主存的后援存储器,用来存放当前暂时不用的程序和数据,不予CPU直接交换信息。

CACHE:为了解决CPU和主存的速度匹配,提高访存速度的一种存储器,它设在主存与CPU间,起缓冲作用。

RAM:可读可写存储器,是随机存取的,在程序执行过程中既可读出也可写入,而且存取时间与存储单元所在位置无关。

SRAM:静态RAM,以触发器原理寄存信息。 DRAM:动态RAM,以电容充放电原理寄存信息。

ROM:只能对其存储的内容读出,而不能对其写入的只读存储器。 PROM:可实现一次性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EPROM:可擦洗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用紫外线照射进行擦写。 EEPROM:用电气方法进行擦写的可擦洗可编程的只读存储器。 CDROM:只读型光盘,此中光盘内数据程序由厂家事先写入,用户只能读出,不能修改或写入新的内容。 Flash Memory:快擦型存储器,是性能价格比号,可靠性高的可擦写非易失型存储器。

2、答:

计算机中有以下部件可以存储信息:寄存器、缓存、主存、磁盘、磁带等。 速度上:寄存器>缓存>主存>磁盘>磁带 容量上:寄存器<缓存<主存<磁盘<磁带 价格/位:寄存器>缓存>主存>磁盘>磁带

3、答:

(1) 存储器的层次结构主要体现在:缓存-主存和主存-缓存这两个存储层次上。

(2) 从CPU的角度来看,缓存-主存这一层次的速度接近于缓存,高于主存,其容量和位价却接近于主存。从主存-缓存这一层次,其速度接近于主存,容量接近辅存,平均位价也接近于辅存,从而解决了速度、容量、成本这三者间的矛盾。

(3) 主存与缓存之间的数据调动是由硬件自动完成的,CPU不能直接访问辅存,辅存只能与主存交换数据,他们之间的信息调动均由硬件和操作系统来实现。

4、答:

存取周期:是指存储器进行连续两次独立的存储器操作(如连续两次读操作)所需的最小间隔时间。 存取时间:是指启动一次存储器操作(读或写)到完成该操作所需的全部时间。 由概念可知,这两个概念是有很大区别的,通常存取周期大于存取时间。

5、答:

(1) 存储器带宽:每秒从存储器进出信息的最大数量。 (2) 带宽=32bit/200ns=160M位/秒

7、答:

计算机系统概论习题答案1答计算机系统由硬件和软件两大.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bgk42x737yqpo85se79mzf00wron00iuw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