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的,其中一个温度计的玻璃泡被湿布包起来,两个温度计的读数不一样,湿泡温度计的读数较 ,这是因为湿布中的水在 时要吸热,在一定的温度下,两个温度计读数的差别越小,表明空气中水蒸气含量越 。
4. 夏天,把一大块冰放在塑料袋中,如图3所示,过一段时间后,冰变成了水,
这是 现象,塑料袋没有漏水,但是在塑料袋外面却出现一层水珠,这是 现象(以上两空均填物态变化名称)。
5. 夏季,农户家常用一种没有烧过的黏土做的茶壶.观察发现,装水后,壶的
外壁总是潮湿的,请分析这种茶壶能使里面的凉茶水变得更凉些的原因是
图3 _______ ____。你认为茶壶放在_________ ___地方变凉效果会更好。
二、选择题
6. 下列是对我们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热现象的解释,其中正确的是 ( )
A.冬天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利用水凝固放热防止菜被冻坏 B.衣柜里的樟脑丸变小是因为樟脑丸蒸发了 C.清晨花草上的小露珠是由空气液化而形成的
D.发烧时在身体上擦些酒精降温是因为酒精的温度低
7. 冬天,有时在教室窗户玻璃的内表面上会附着一层水珠,我们称这种现象为“玻璃出汗”,关于“玻璃出汗”
现象的物态变化是 ( ) A.升华 B.凝华 C.汽化 D.液化 8. 下列物态变化,需要吸热的是 ( )
A.初春,皑皑的白雪开始消融 B.初夏,青青的小草挂上露珠 C.深秋,红红的苹果蒙上白霜 D.严冬,静静的池塘覆上薄冰 9. 根据下表中所列的几种物质的熔点,以下判断不正确的是 ( )
物质名称 固态水银 金 铜 钢 钨 固态氢 固态氧
-39 1064 1083 1515 3410 -259 -272 熔点/℃
A.电灯的灯丝用钨制成,不易熔化 B.纯金掉进铜水中会熔化 C.水银温度计在-40℃时不能使用 D.在-256℃时,氢是固态 10. 图4是今年年初我国南方雪灾中高压电线上结起的冰挂,它严重地破坏了电力设施,冰挂主要是( )
A.由水蒸气液化而成的 B.由水蒸气凝华而成的 C.由水凝固而成的 D.由水汽化而成的
图4 三、实验题
11. 观察电冰箱你会发现很多现象。例如: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立即见到门口“冒出”一股“白气”,
这是空气中的水蒸气遇冷液化而成的雾状水珠。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块,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除此之外,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白色的霜。再打开电冰箱下边冷藏室的门,见到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瘪了,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这些水正流到冰箱底部的容器内。
请你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分析电冰箱内发生了哪些物态变化,并在表二中记录下结果。
33
表二
编号 观察到的现象 物态变化
1 打开电冰箱上面冷冻室的门,
立即见到门口“冒出”“白气”
2 冷冻室内的鱼、肉等都变得硬
梆梆的,冰格子里装着一些冰
3 隔几星期后冰块变少了
4 冷冻室的内壁上还附着一层
白色的霜
5 里面的蔬菜、水果有的变得干
瘪了
6 冷藏室的底部有少量的水
12. 为了从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分离水和酒精,张小同学依据已学过的知识,提出一种方案:依据水和酒精
凝固点不同可将水和酒精分开。为此,他利用家中的电冰箱的冷冻室做了如下实验:他将配有不同比例的水和酒精的混合物放入冷冻室中,并用温度计监测混合液的温度,定时观察,他所测数据和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表: 酒精体积/mL 12.5 12.5 12.5 12.5 12.5 水体积/mL 12.5 30 75 370 750 酒精体积和水体积之比 1:1 1:3 1:6 1:30 1:60 现 象 冷却到-8℃未发现凝固。 冷却到-8℃未发现凝固。 冷却到-8℃发现凝固。 冷却到-6℃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冷却到-4℃混合液开始凝固,酒精并未从水中分离出来。 (1) 仔细看一看表中的数据和记录的现象,张小同学是否能将水和酒精从混合液中分开?
。 (2) 在水中添加酒精对水的凝固点有何影响?
。 (3) 这个结论在实际中有何应用?
。
第三章 光现象 第一节 光的色彩 颜色
一、填空题
1. 首先用实验研究光的色散现象是英国的物理学家_________,光的色散现象说明了 。 2. 我们所看到的不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它 决定的;我们所看到的透明物体的颜色,是由
34
决定的。
3. 太阳能是一种清洁、无污染、可再生能源,在现代生活、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太阳能电池板可以将
光能转化为___________能,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将光能转化为_________能。
4. 用放大镜观察正在播放节目的彩电屏幕,你将能看到 、 、 三色
方框。
5. 如图1所示,为色光三原色的示意图,图中区域1应标 色,区域2应标 色.
颜料的三原色是指______、______、_______三种颜色。 图1 二、选择题
6. 下列四个词语所描述的光现象中,表示能自行发光的是 ( ) A.金光闪闪 B.红光满面 C.火光冲天 D.波光粼粼
雨过天空出现的彩虹,这是由于 ( ) A.太阳直接发出的 B.光的色散
C.人的视觉出现偏差 D.空气透过的色光不同
7. 使各种色光几乎都全部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 ( ) A.白色 B.黑色 C.无色的 D.彩色的
8. 使各种色光几乎都不反射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 ( ) A.白色 B.黑色 C.无色的 D.彩色的
9. 透过红玻璃看蓝纸是黑色的,这是因为 ( ) A.红玻璃将蓝纸反射的色光染成黑色
B.蓝纸反射的光透过红玻璃与红玻璃发出的红光混合成黑色光 C.红玻璃几乎全部吸收掉蓝纸反射的色光,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图2 D.红玻璃将蓝光全部反射,因而没有光透过红玻璃 10. 如图2所示,将一个圆板按一定的比例分成七个扇形,依次涂上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颜色。
当圆板迅速转动起来后可以看到圆板呈现 ( ) A.黑色 B.仍是原来的七色 C.白色 D.无法确定
11. 在没有其他光照的情况下,舞台追舞灯发出的红光照在穿白色上衣、蓝色裙子的演员身上,观众看到她
A.全身呈蓝色 B.全身红色 ( ) C.上衣呈红色,裙子呈蓝色 D.上衣呈红色,裙子呈黑色
12. 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合成的,电灯光是单纯的 B.白光和红光通过棱镜都是能发生光的色散现象
C.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透过的色光决定的,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吸收的色光决定的
D.白色光激过三棱镜在白纸屏上形成一条彩色的光带,这一现象叫光的色散,光带称光谱。此实验说明了白光是由多种色光组成的
13. 在“人面桃花相映红”这句诗中,用光学知识解释桃花红的原因是 ( ) A.桃花自己能发出红光 B.桃花吸收红光 C.桃花反射红光 D.以上说法都不对
14. 绿色植物里叶绿素是绿色的,所以 ( ) A.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有利 B.绿色光对植物生长最不利 C.一切色光对植物生长的作用相同 D.有些绿色植物适宜于绿色 三、实验题
15. 小宇为了研究不同颜色物体的吸热本领,他做了如下的实验:将质量、温度都相同的水分别倒入两个牛
奶瓶中,用白纸和黑纸分别将瓶子包起来(如图3所示),然后将两个瓶子放在太阳光下,每隔3分钟测一测瓶中水的温度,经过半个小时的实验,小宇得到的两瓶中的水温变化情况如下表所示: 日照时间(分)
0 3 6 9 35
12 15 18 21 24 27 30 白纸瓶水温(℃) 23 黑纸瓶水温(℃) 23 24 25 25 27 25 27 26 28 27 29 27 30 28 31 29 32 29 33 30 34 小宇对上述的实验数据进行了分析,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以上结论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请举出一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图3
图4
16. 小丽把一只装水的玻璃杯放在阳光普照的窗台上,如图4所示,你将会看到:__________________。这
种现象叫光的_________。面对这种奇妙的光现象,你最想知道什么? (提出一个或几个合理的问题)
四、阅读题
17. 黑色花为什么很少见
我们生活在姹紫嫣红,色彩缤纷的花的世界里,但是我们看到的黑色花却很少。
植物学家对四千多种花的颜色进行了统计,发现只有8种黑色花,而且还不是纯正的黑色,只是偏紫色而已.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原来花的颜色与太阳光及花瓣反射、吸收光有关.太阳光是由七种色光(红、橙、黄、绿、蓝、靛、紫)组成.光的颜色不同,其热效应不同.有色不透明物体反射与它颜色相同的光,吸收与它颜色不相同的光,黑色物体吸收各种颜色的光.花瓣比较柔嫩,为了生存,避免受高温伤害,它们吸收热效应较弱的光,而反射热效应较强的光.这就是我们看到红、橙、黄色花多,而蓝、紫色花较少的缘故.若吸收七种色光,受高温伤害就更大,花也更难生存,所以黑色花很少.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红花反射什么颜色的光,吸收什么颜色的光。
(2)材料中提到“光颜色不同,热效应不同”,请你比较红色光与蓝色光的热效应强弱。
(3)材料中没有提到白花,请你推断白花反射、吸收色光的情况。
第二节 人眼看不见的光
一、填空题
1. 人眼能感觉到特定范围内的光,人们称为____________,还有一些人眼无法觉察的光称为__________,
例如 、 。
2. 太阳光色散区域中,红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做 ,紫光外侧的不可见光叫 。 3. 红外线能使被照射的物体发热,具有 效应。
4. 自然界的所有物体都不停地向外辐射红外线,物体的温度越________(高/低),辐射的红外线越强。在
3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