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养成体育习惯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7 19:19:3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俯卧撑、徒手体操等活动。坚持锻炼一个时期以后,您会发现,孩子的自信心得到了增强。

★如果您发现孩子做事不能正常发挥,容易紧张:就多带孩子参加一些公开的、激烈的体育比赛,锻炼孩子冷静沉着应对比赛的能力。

★如果您发觉孩子好逞强、爱自负:可以选择一些难度较大、动作较复杂的技巧、跳水、体操、马拉松等项目进行锻炼,也可以给孩子找几个对手,让孩子懂得“天外有天”的道理。

以上是家庭教育者对习惯形成的一些观点,我想对于我们体育教育者会很有启示,下面回到课标上,看看课标是如何指导我们体育老师养成学生体育锻炼习惯的。在课标的第三部分:课程内容里,仅说出“学生将能够??”,和“如何评价学生行为的方法”,而对教师的具体做法指导,留下了无数空白。细读这些评价要点、方法,里面的内容如:让学生说出??给了我一些的提示,即注重学生的体验和课堂语言表达。在第四部分教学建议中,建议老师“教法与学法的创新”,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关于教学方法,经过教育工作者多年研究与总结,相信每位教师都能结合自己工作说出很多种,再想创新,无非和我们突破一项全国体育比赛记录一样有难度。而关于学生学习体育的学法,我们又能够说出几种呢?新课程一个显著的变化,就是学习方式的转变,自主、富有个性的学习,是本次教育改革的核心任务。看到这里,我发现了打破原有桎梏,促进学生“终身体育”习惯养成的一个突破口:让学生掌握学习体育的方法,换个思路教体育。

三.学习方法之我见

课改的核心任务是转变学习方式,方式和方法有什么区别呢?方式与方法的关系类似于战略与战术的关系,学习方式要稳定,学习方法要灵活。课改提倡发现式学习,把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发现、探究等活动突显出来,使学习过程成为发现问题、提出质疑、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种学习方式的应用下,形成了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方法。其实这些学习方法已经不是新生的了,美国学者、著名的学习专家爱德加·戴尔1946年发现并提出了“学习金字塔”(Cone of Learning)的理论,就说明了学习方法的一些规律。

爱德加·戴尔提出,学习效果在30%以下的几种传统方式,都是个人学习或被动学习;而学习效果在50%以上的,都是团队学习、主动学习和参与式学习。我尝试对照了一下,看看我平时的体育课中,都给学生创造了哪些的学习机会,相应的两周之后,学生还会记住多少我教的内容,结果是让自己很不满意的。

那么体育老师到底应该用什么样的方法来上体育课呢?我们先看看那些成功学校的做法,比如山东杜郎口中学等一些全国教改名校,无论人们对他是盲目崇拜还是尖刻攻击,他们的很多做法非常适合我们体育学科借鉴。

杜郎口中学的“三三六”自主学习教学模式,是说课堂自主学习三特点:立体式、大容量、快节奏;自主学习三模块:预习、展示、反馈;课堂展示六环节:预习交流、明确目标、分组合作、展现提升、穿插巩固、达标测评。以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参与为特色,课堂的绝大部分时间留给学生,老师仅用极少的时间进行“点拨”。他们把这种特色叫做“10+35”(教师讲解少于10分钟,学生活动大于35分钟),或者“0+45”(教师基本不讲),充分引导学生,营造以学生自学为主,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简单谈访学见闻)

如果像他们这么做,会不会一放就散,很多学习杜郎口的学校经历过一些尝试,并纷纷结合自己学校实际形成了很多成功案例。比如江苏的新知中学,形成“自学.交流”学习模式,江西宁达中学“自主式开放型课堂”,安徽铜都学校“三模五环六度”课堂机制等等,他们共同的地方就是:发现目标或问题——预习、自学探究——合作探究——展示、质疑、评价——总结归纳。课堂的大部分时间交给学生,让大多数甚至每个人都能在课堂上有所表达,教师从“主演”变成“编剧”“配角”。

按照这条规律,我对体育教学进行了一些设想。

第一步:设置教学目标,学生尝试学习。因为我们学科不可能给

学生布置预习任务,所以在课堂开始时让学生先当堂自学,如果学生会了教师就不要再浪费时间,提高目标难度或进行下一节的教学进度。如果学生学习效果不好,引导进入下一步。

第二步:引导学生探究、对学、群学。想要学习体育技能或形成一定的身体素质,最好还是让他们形成学习、练习团队,组间同质,组内异质,把体优生和体差生均分到各组,学生在学习时有交流、有帮助、团队荣誉感。每个人都要有任务,可以是不同方面的,就算是体能、技能最弱的学生也要有学习任务,不能保持在原有的沉默接受状态。

第三步:以小组为单位展示。这里要注意的是不是泛化的表演,而是要有一种“教给别人学习”的形式展示。展示的成员也要慎重选择,小组中组长是组织能力强的,学习骨干是本组体优生,语言阐述者应该是本组最弱的,而动作展示者最好是体能技能水平处于中、下位置的学生。

第四步:根据学生暴漏出来的问题,进行全班大诊断。如果上一步展示的效果很好,那么就表扬吧,让学生在收获中形成成就感、幸福感,养成这种学习习惯;如果出现一些问题,那么就全班会诊,组织有序的分析、讨论甚至辩论,这是最好的学习氛围,教师做好主持人的工作好了。

第五步:学生总结归纳学习成果,形成“体育笔记”。控制好上一步“会诊”的进程,教师做知识技能的总结。鼓励学生谈学习体会,就课堂的某一环节、某一事件,而不是“我今天学会了??”就结束,

要养成学生把感受表述出来的能力和习惯,给他们信心,培养敢说、会说的那种心理体验。让各组尝试一下课后记录“体育课堂笔记”,记录的内容也许是他们学习的过程,也许是学习过程中每个人的观点、表现,也许是学习过程中的体验、感悟、联想,如果可能,也许会有一些新兴的体育项目、运动技能会在这里诞生。每个期末,我们也办个“体育笔记”展,让学生们回想一学期的体育课都有哪些收获,巩固他们学过的内容。

既然想把课堂还给学生,那么我们就大胆一些,准备活动轮流领、放松活动轮流带,学生越早锻炼,效果越会明显。教为学服务,教学就是教学生自己去学,教是为了不教。老师们,课改最大的困难不是理念的解读、不是经费、物资的缺乏,而是我们教师自己原有的教学习惯难以舍弃,换个习惯教学生,也许你会觉得更清爽。

以上是我对终身体育习惯形成的一点认识,不当之处欢迎大家和我交流。如果我今天的想法能对您有点点启发和帮助,就是我最大的幸福,如果您想要进行一些尝试或研究,更希望您能告诉我一声,我将和您一起对一些具体教材、课例进行深度探索,或许,您教会我的将会更多。

搜索更多关于: 养成体育习惯 的文档
养成体育习惯.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djt5dzdr1x2cx44eei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