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有限元基础知识归纳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1 12:50:26 本文由追梦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有限元知识点归纳

1.、有限元解的特点、原因?

答:有限元解一般偏小,即位移解下限性

原因:单元原是连续体的一部分,具有无限多个自由度。在假定了单元的位移函数后,自由度限制为只有以节点位移表示的有限自由度,即位移函数对单元的变形进行了约束和限制,使单元的刚度较实际连续体加强了,因此,连续体的整体刚度随之增加,离散后的刚度较实际的刚度K为大,因此求得的位移近似解总体上将小于精确解。

2、形函数收敛准则(写出某种单元的形函数,并讨论收敛性)P49

(1)在节点i处Ni=1,其它节点Ni=0;

(2)在单元之间,必须使由其定义的未知量连续; (3)应包含完全一次多项式; (4)应满足∑Ni=1

以上条件是使单元满足收敛条件所必须得。可以推证,由满足以上条件的形函数所建单元是完备协调的单元,所以一定是收敛的。

4、等参元的概念、特点、用时注意什么?(王勖成P131)

答:等参元—为了将局部坐标中几何形状规则的单元转换成总体(笛卡尔)坐标中的几何形状扭曲的单元,以满足对一般形状求解域进行离散化的需要,必须建立一个坐标变换。即: 为建立上述的变换,最方便的方法是将上式表示成插值函数的形式,即:

其中m是用以进行坐标变换的单元节点数,xi,yi,zi是这些结点在总体(笛卡尔)坐标内的坐标值,Ni’称为形状函数,实际上它也是局部坐标表示的插值函数。称前者为母单元,后者为子单元。

还可以看到坐标变换关系式和函数插值表示式: 在形式上是相同的。如果坐标变换和函数插值采用相同的结点,并且采用相同的插值函数,即m=n,Ni’=Ni,则称这种变换为等参变换。

5、单元离散?P42

答:离散化既是将连续体用假想的线或面分割成有限个部分,各部分之间用有限个点相连。每个部分称为一个单元,连接点称为结点。对于平面问题,最简单、最常用的离散方式是将其分解成有限个三角形单元,单元之间在三角形顶点上相连。这种单元称为常应变三角形单元。常用的单元离散有三节点三角形单元、六节点三角形单元、四节点四边形单元、八节点四边形单元以及等参元。

6、数值积分,阶次选择的基本要求?

答:通常是选用高斯积分

积分阶次的选择—采用数值积分代替精确积分时,积分阶数的选取应适当,因为它直接影响计算精度,计算工作量。选择时主要从两方面考虑。一是要保证积分的精度,不损失收敛性;二是要避免引起结构总刚度矩阵的奇异性,导致计算的失败。

1

1有限元法的基本原理

是一种工程物理问题的数值分析方法,根据近似分割和能量极值原理,把求解区域离散为有限个单元的组合,研究每个单元的特性,组装各单元,通过变分原理,把问题化成线性代数方程组求解。 分析指导思想:化整为零,裁弯取直,以简驭繁,变难为易

单元位移函数应满足什么条件

a、 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刚体位移 b、 位移模式必须能反映单元的常量应变

c、 位移模式应尽可能反映位移的连续性,相邻单元间要协调

刚度矩阵具有什么特点

A、

刚度矩阵是对称矩阵

B、 每个元素有明确的物理意义

C、 刚度矩阵的主对角线上的元素总是正的 D、

刚度矩阵是一个稀疏矩阵

E、 刚度矩阵是一个奇异阵 1.

单元分析(平面桁架单元、平面梁单元、平面3节点三角形单元、平面4节点四边形单元、平面8节

点四边形单元)

整体平衡方程中约束条件的处理

A、

划行划列法:零位移约束条件、非零位移约束条件

B、 乘大数法

13. 有限元分析的基本步骤

(1)将结构进行离散化,包括单元划分、结点编号、单元编号、结点坐标计算、位移约束条件确定 (2)等效结点力的计算

(3)刚度矩阵的计算(先逐个计算单元刚度,再组装成整体刚度矩阵) (4)建立整体平衡方程,引入约束条件,求解结点位移 (5)应力计算

14. 形函数的性质

a、形函数Ni在结点i上的值等于1,在其他结点上的值等于0 b、在单元中的任一点,三个形函数之和等于1

c、在三角形单元边界ij上一点(x,y),有形函数公式Ni(x,y)?1?x?xix?xi??1 Nj(x,y)

xj?xixj?xi Nm(x,y)?0 d、形函数Ni在单元上的面积积分和边界ij上的线积分公式为

??Nidxdy?AA 3?ijNidl?1ij 2ij为ij边的长度

2

15.平面问题中的应力分量应满足哪些条件

A、平衡微分方程、相容方程、应力边界条件、多连体中的位移单值条件 B、代入相容方程,不满足相容方程,不是可能的解答

C、代入相容方程,不满足相容方程,由此求得的位移分量不存在

6、 位移函数的收敛性条件(协调元、非协调元)及单元协调性的判断

影响有限元解的误差:1)离散误差 2)位移函数误差 ?

收敛准则:

1)位移函数必须包括常量应变(即线形项)

??u????2??x??x????????????y????v?y????6?——3节点三角形单元为例证明

????????xy???u??v???3??5??x???y2)位移函数必须包括单元的刚体位移(即单元应变?2,?6,?3??5为0时的位移)(即常量项)(平动和转动),

3)位移函数在单元内部必须连续(连续性条件),因为线性函数,内部连续。

4)位移函数应使得相邻单元间的位移协调(协调性条件),(相邻单元在公共边界上位移值相同)。设公共边界直线方程为y=Ax+B,代入位移函数可得:边界上位移为

u??1??0y??v??4??0x?

u??1??2x??3(Ax?B)v??4??5x??6(Ax?B)u,v仍为线性函数,即公共边界上位移连续协调。

综上所述,常应变三角形单元的位移函数满足解的收敛性条件,称此单元为协调单元

注:上述四个条件称为有限元解收敛于真实解的充分条件;前三个条件称为必要条件。满足四个条件的位移函数构成的单元称为协调元;满足前三个条件的单元称为非协调元;满足前两个条件的单元称为完备元。

5、 位移函数的构造方法及基本条件

定义:有限单元法的基本原理是分块近似,对每个单元选择一个简单的场函数近似表示真实场函数在其上的分布规律,该简单函数可由单元节点上物理量来表示----通常称为插值函数或位移函数 1.)广义坐标法——构造一维单元位移函数:

u(x)??0??1x??12x?...?nnx

简记为 u x(??)???{1xx2...xn2}u??1??2x??3y? ?3节点三角形单元的位移函数 v??4??5x??6y???{?0?1?

...?nT}?i为待定系数,也称为广义坐标

3

2.)插值函数法——即将位移函数表示为各个节点位移与已知插值基函数积的和。

u(x)?N1(x)u1?N2(x)u2?...一维:

u(x,y)??Niui二维:

1n ??Ni(x)ui1nv(x,y)??Nivi1n Ni可为形函数

? 选择位移函数的一般原则(基本条件):

1)位移函数在单元节点的值应等于节点位移(即单元内部是连续的); 2)所选位移函数必须保证有限元的解收敛于真实解。

注:为了便于微积分运算,位移函数一般采用多项式形式,在单元内选取适当阶次的多项式可得到与真实解接近的近似解

1、 平面应力/平面应变问题;空间问题/轴对称问题;板壳问题;杆梁问题;温度场;线性问题/非线性问题(材料非线性/几何非线性)等

1.)平面应力问题:如等厚度薄板。弹性体在一个坐标方向的几何尺寸远小于其他两个方向的几何尺寸,

只受平行于板面,且不沿厚度变化的外力(表面力或体积力)。

在六个应力分量中,只需要研究剩下的平行于XOY平面的三个应力分量,即(?z?0,?zx??xz?0,?zy??yz?0)。 一般

?x、?y、?xy??yx

?z?0,?z并不一定等于零,但可由?x及?y求得,在分析问题时不必考虑。于是只需要考虑

三个应变分量即可。

?x、?y、?xy2.)平面应变问题:如长厚壁圆筒(受均匀内压或外压)重力坝

一纵向(即Z向)很长,且沿横截面不变的物体,受有平行于横截面而且不沿长度变化的面力和体力,所有一切应力分量、应变分量和位移分量都不沿Z方向变化,它们都只是x和y的函数。此外,在这一情况下,由于对称(任一横截面都可以看作对称面),所有各点都只会有x和y方向的位移而不会有Z方向的位移,即w = 0这种问题称为平面位移问题,习惯上常称为平面应变问题。量

?z??yz??zx?0只剩下三个应变分

?x、?y、?xy。也只需要考虑

?x、?y、?xy三个应力分量即可。

两种平面问题,几何方程,虚功方程,物理方程相同。弹性矩阵不同。

3.) 空间轴对称问题—即弹性体内任一点的位移、应力与应变只与坐标r、z有关,与?无关

? ? ?

几何形状关于轴线对称; 作用于其上的载荷关于轴线对称。 约束条件关于轴线对称。

轴对称单元的特点(与平面三角形单元的区别) ? ? ?

轴对称单元为圆环体,单元与单元间为节圆相连接; 节点力与节点载荷是施加于节圆上的均布力; 单元边界是一回转面;

4

搜索更多关于: 有限元基础知识归纳 的文档
有限元基础知识归纳.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9tkv22m6x6rgfl162b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