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色彩基础知识复习题 一、单项选择题
1、色是( A )刺激人的视觉器官后所产生的一种生理感觉。 A、光 B、颜色 C、颜料
2、下列波长中( D )为可见光波长。 A、= 3.7×102nm B、λ= 8.5×102nmC、λ= 5.2×103nmD、λ= 4.9×102nm 3、自然界的日光,以及人造光源如日光灯、白炽灯、镝灯所发出的光都是( A )A、复色光 B、单色光 C、无色光 D、 白光 4.物体固有色是物体在(D )光源下的颜色。 A、荧光灯B、白炽灯C、标准照明体D65D、日光
5、当光源的( B )确定时,光源的颜色特性即被确定。
A、光谱密度的部分值B、相对光谱能量分布S(λ) C、辐射能的大小 D、红光含量 6、光源的色温表示的是(B )
A、光源的温度B、颜色的特性C、颜色的温度 D、色光的温度 7、观察印刷品使用的光源其色温度为下面哪一个。 ( C )
A、4000K左右B、5000K左右C、6500K左右D、7000K 左右 8、色温低的光源( C )光成分少,( C )光成分多。 A. 红,绿 B. 蓝,绿 C. 蓝,红 D. 红,蓝
9、同一颜色印刷品在色温3800K和6500K光源照射下观察会出现怎样结果。 ( B )A、纯度不同 B、色相不同 C、光泽不同 D、亮度不同
10、如果某物体能将入射光按不同比例吸收,并有部分光反射出来,那么这种物体色就是(D )
A、白色B、黑色C、红色D彩色
11、实地密度随着墨层的增加,( B )。
A、是无限度增大的;B 、不是无限度增大的; C、是无限度减少的;D、不是无限度减少的
12、实地密度只能反映油墨的( D ),不能反映出印刷中网点大小的变化。 A、黑度; B、灰度; C、饱和度; D、厚度 13、彩色物体形成的颜色是由( C )所决定的。
A、光谱的不同波长被等量吸收 B、光谱的不同波长全部吸收 C、光谱对不同波长的选择吸收 D、光谱的所有波长均未被吸收 14、人眼睛的明适应和暗适应时间大致是( A ) A、明适应时间快 B、暗适应时间快 C、两个一样
15、彩色是指在视觉中有( B )的颜色。 A、明度 B、色相 C、饱和度 D、明度与饱和度
16、颜色的明度高低是由物体表面的( D )大小来表示的。
A、光谱分布率 B、光的波长 C、光的反射 D、光的反射率
17、印刷色彩表示法中用哪种颜色模式表示比较符合人的视觉感受,让人觉得更加直观一些。( D )
A、RGB B、CMYK C、Lab D、HSB 18、由于印刷品上反射的色光在到达人眼时,产生了加色效应,引起了( D )。
A、视觉的变化 B、明度的变化 C、饱和度的变化 D、色相的变化
19、在相同的单位面积里印同一种颜色,通过网点覆盖率的变化会产生颜色在( C )上的变化。
A、色相、明度 B、色相、饱和度; C、明度、饱和度;D、色相、明度、饱和度 20、印刷过程中( B )不会使印刷油墨的饱和度降低。
A、不适当地加入辅助剂冲淡墨色 B、选用不同性质油墨 C、油墨乳化量过大
21、在色光三原色红、绿、蓝中,最亮最纯的颜色是( B ) A、红B、绿C、蓝 22、原色是可混合生成所有其它色的三基色。其中加色混合色为:( C )。
A、红、黄、蓝; B、黄、品红、蓝; C、红、绿、蓝; D、黄、品红、青
23、三原色等量混合呈( B )。A、黑光 B、白光 C、紫光 D、黄
24、补色是加色混合后成( B )的两个互补色光。
A、黑色或灰色; B、白色或灰色; C、黑色; D、白色 25、消色是指( C )。
A、自然界的所有色 B、黑白色 C、黑、白及各种灰色 D、消灭颜色
26、雨后天空中悬挂着的彩虹,就是阳光照射在无数小水珠的曲面上产生(B)现象
A、光谱功率分布 B、光的色散 C、光的反射 D、光的折射
27、彩色电视机中彩色图像的形成是( C )加色混合的结果
A、视觉器官内 B、视觉器官外 C、色光 D、色料
28、下列颜色不构成互补色的是( B )
A、品红和绿 B. 品红和黄 C.青和红 D. 黄和蓝 29、在色料减色法中,下列( C )的减色规律是对的。
30、CMYK表色法是减色表色模式,遵循色料混合规律。C、M、Y、K表示印刷中的( B ) 四种原色。
A、红、绿、蓝、黄B、青、品红、黄、黑 C、中黄、桃红、天蓝、黑
31、一个理想的( D )油墨,应该吸收三分之一的色光,而完全反射其它三分之二的色光。
A、黄色; B、品红色; C、青色; D、三原色 32、没有网点角度和线数概念的是( C )网点。 A、调幅 B、链形 C、调频
33、在网点角度排列中主色版大多采用( B )的网点角度。 A、 90° B、 45° C、 15° D、75° 34、印刷中无龟纹的网点是( B )。
A、方形点 B、调频网点 C、圆形点 D、链形点
35、中间调指图像中明暗相交的部位,在印刷品中其网点在( B )之间。
A、30~70% B、40~60%C、20~50% D、40~70%
36、图像色彩处理时,一般暗调基本色的网点阶调值范围多少。( D ) A、5%~10% B、10%~30% C、30%~60% D、70%~90% 37、在四色版中,网点角度置于90度的色版是( D )。 A、K版B、M版 C、C版 D、Y版 38、使用调幅网点印刷时,网点线数越( B ),表示图像的基本单元越( B ),图像的细微层次表达越精细。
A、高,大B、高,小 C、低,大 D、低,小
39、调频加网技术是通过改变网点在空间分布的( C )实现的。 A、振幅 B、大小 C、频率 D、深度 40、印刷时网点增大最严重的部位是( D )。
A、50%的网点B. 中间调 C. 65%的网点 D. 网点搭角处
41、下列哪种网点排列时网点中心距始终不变,而网点大小变化( B ) A、调频网点 B、调幅网点 C、混合网点 D、线条网点
42、当印刷品网点面积率增加时,对调子密度影响最大的是( C )部分。 A、高调;B、中调;C、低调; D、高光
43、( A )是指彩色原稿上的图像经过分色、加网、印刷,再现在印张上的工艺过程。
A、色彩还原; B、印刷生产;C、电子分色; D、色彩复制
44、照相分色是通过滤色片达到分解色彩的目的,用( B )滤色片分色时,制取品红版阴片。
A、红; B、绿; C、蓝紫; D、黄
45、测定品红油墨的密度时其密度计内滤色片是什么颜色。( C ) A、紫兰色 B、红色 C、绿色 D、青色 46、网点并列呈色遵循( B )。
A、减色法原理 B、减色法与加色法原理 C、加色法原理 D、叠色法原理
47、印刷品成色过程中,网点并列发生最多的部位是( B ) A、暗调 B、亮调 C、中间调
48、印刷品的暗调部分一般采用( B )来呈现颜色。 A、网点并列 B、网点叠合 C、网点交叉D、网点结合
49、为了比较准确、客观地评判原稿色彩是否正确,常把图像中( C )作为评价标准。 A. 红色 B. 白色 C. 中性灰色 D. 绿色
50、灰平衡是由青、品红、黄三原色网点不同的百分比阶调值构成的,其中( B )原色的百分比阶调值大于其他两个原色的百分比。 A、黄 B、青 C、品红
51、灰平衡的意义是通过对画面灰色部分的控制,来( C )整个画面上的所有色调。
A、直接控制; B、检验分析; C、间接控制; D、间接反映
52、只要印刷品上( D )三块色版网点配比是正确的,其它颜色的三块色版网点配比也就可以肯定它是正确的。
A、红色部分;B、绿色部分; C、蓝色部分;D、灰色部分
53、为了使印刷品能很好地进行色彩还原,要求三原色油墨理想的色彩应该是(D )。
A、色偏少、灰度低和反射效率低;B、色偏少、灰度高和反射效率低; C、色偏少、灰度高和反射效率高;D、色偏少、灰度低和反射效率高 54、调配油墨时,要提高饱和度,则需要加入( B )。 A、白墨 B、原色油墨 C、黑墨 D、树脂油墨 55、CMYK颜色空间的色域要( C )RGB颜色空间。 A、大于 B、等于 C、小于 D、超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