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合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8 3:58:3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合集

第七章 力

第1节 力

教学目标:

1、认识力的作用效果。 2、知道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3、知道力的三要素,能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重点

1、力的概念和力的单位。 2、力的三要素,用示意图表示力。

教学难点

1、力的概念

2、认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并解释有关现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让学生描述生活中要用到力的例子(例如:提起一桶水、踢足球、推动物体等等) (二)讲授新课 1.力的作用效果

学生探究活动:实验器材:橡皮筋、弹簧、乒乓球。体会对这些器材施加力时,这些器材有什么变化?

结合课本里的插图,让学生讨论总结出力的作用效果 (1)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改变物体的形状) (2)力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3)力的单位:牛顿,简称牛,符号用N表示

补充一些常见的例子让学生了解力的大小:托起两个鸡蛋所用的力大约为1N,一个质量为50kg的同学对地面的压力大约为500N。

2.力的大小、方向、作用点(即力的三要素)

学生探究活动:(1)用不同大小的力去拉弹簧,观察弹簧是否不同 (2)用不同方向的力弹击乒乓球,观察乒乓球的运动是否不同

(3)用同样大小的力向下压一端固定在桌面上的钢尺,每次手的位置离桌面的距离都不同,观察钢尺的形状改变是否不同

引导学生从实验总结得出: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都会影响到力的作用效果

3.力的示意图:用一根带箭头的线段来表示力。线段的末端画箭头表示力的方向;线段的长度可以表示力的大小;线段的起点或终点表示力的作用点。

练习:画出木块受到的水平向右的拉力

4.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即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学生活动:

(1)拉开弹簧时,是否感觉到弹簧也在拉自己的手? (2)乒乓球打在桌面上,有没有被弹起? (3)观察书本图,能得到什么启示? (4)游泳分析

组织学生讨论,引导学生归纳得出结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一个施加力的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

让学生列举生活中体现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例子并进行解释。

强调:产生力的作用时,物体之间不一定直接接触,并且至少要有两个物体。 (三)课堂小结

1.力的作用效果有哪些? 2.力的有哪三个要素?

3.怎样体现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四)布置作业

第2节 弹力

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弹力,弹力产生的条件。 2、了解弹簧测力计的原理。

3、会正确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教学重点: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教学难点:自制弹簧测力计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日常生活中,用力压尺子,尺子发生形变,撤去压力后恢复原状,把橡皮筋拉长,橡皮筋变长,松手后,橡皮筋恢复原状。引入“弹性”概念

二.新课教学

(一)弹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弹性形变:能完全恢复原状的形变。

(二)塑性:物体受力发生形变,不受力不能恢复原来形状的特性。 弹簧的弹性有一定的限度,超过这个限度,物体不能恢复原状。

(三)弹力:物体由于发生弹性形变而产生的力。常说的压力、支持力、拉力、推力等,实质就是弹力。

弹力产生的条件:物体发生弹性形变。 (四)弹簧测力计的制作原理: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伸长跟受到的拉力成正比。

实验:自制弹簧测力计。弹簧的一端挂在木板上,另一端挂不同重力的钩码,分别作标记。 提问:为什么弹簧称的刻度是均匀的? (五)使用测力计时应注意的事项:

(1)所测的力不能超出测力计的测量范围(量程); (2)认清分度值;

(3)使用前调整指针对准零刻线;

最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全册教案合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6ll47xg60fvqu4yw276b8ve00zsa00v66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