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提倡教师要争当学习型教师、研究型教师,要在日常教学工作中勤于记录自己的课堂,反思自己的教学,在反思中不断成长。教育博客是教师进行教学反思的最佳技术支撑平台,被认为是继Email、BBS、ICQ之后出现的第四种网络交流方式。博客基本上是零技术、零成本、零时间的,教师可利用教育博客的写录、分类、更新、互动等功能,记叙生活感悟、读书笔记、教学设计、教学反思、教学随笔、教研论文等等,为教学研究提供素材、为工作总结准备材料、为管理工作积累经验。在进行知识梳理与积累的同时,阅读其他教师的博文,使自己看到了发生在别人课堂上的事件及他们的思考,实现相互交流、智慧共享,进而开始以一种审视的目光来看待自己的教学,去思考其中的问题与困惑。同时,在充分展示自我、参与交流过程中,促进了教师学习反思能力的提高和良好习惯的形成,提高专业素养。
3、教师通过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是教师成长的摇篮,是一个贴近一线、贴近课堂、贴近教师、贴近学生的学术研讨平台。在研讨和论坛中,教师可以通过阅读版主、网友的帖子或文章,汲取他人的思想精髓,获取最新的教研信息和教学经验;可以提出问题寻求帮助,实现同伴互助;还可以参与各项教研活动及学术讨论,获取专家的引领。在线研讨和教育论坛所拥有得天独厚的交流平台,为老师们创造了一种积极和谐的学习环境,成为越来越多老师耕耘的花园、精神的家园、成长的乐园。当老师将自己遇到的问题发贴到研讨和论坛平台时,阅读者读贴,对帖子所介绍的问题、现象或是询问,或是答复,或是表明自己的观点,这些都利于促进教师的进一步反思,
实现从现象到问题原因的研究,实现同伴互助,共同提高。
4、借助远程研修平台,获取专家的专业引领,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 研修平台是教育行政管理部门组织教师在网络上参与学习的平台,它仿佛一所虚拟的、没有围墙的学院,拥有着遍布全国各地的学员。借助研修平台,教师观看主讲专家的视频讲座、学习课程文本,提交课程作业。基于网络的支持,专家团队与广大教师之间,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跨越时空地平等地互动交流,课程团队能够随时听到教师们的心声,全面了解一线教师的疑问,广大教师也能及时得到专家的回应与引领,提高专业化水平。
五、教学反思
反思是指对已经发生或经历过的事情再度进行回顾、分析、归纳、总结,从中找出其经验与教训,进而重新编制新的方案或策略。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指出:“没有反思的教学是狭隘的教学”。 教学总是一门充满遗憾的艺术,反思教学中的成功和失败,是教师提高教学水平的有效手段。波斯纳认为,教师的成长=经验+反思。反思教学内容一般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备课时遇到什么困难,是否调整教材,其目的在于显现教师的内隐理论;二是课堂中是否发现了预料之外的问题,是怎样处理的,其目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问题;三是下课后感到有哪些满意的地方,有哪些困惑,其目的是通过自我评价,提升教师教学理念。通过教学反思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从而提升自己。当然,无论是运用行动研究法还是比较法,我们都需要学习先进的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水平,达到\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境界。
六、师徒结对帮扶
青年教师是学校的未来,青年老师队伍建设事关学校的长远发展,开展师徒结对帮扶活动,促使青年教师的专业成长,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以研促教,共同提高。例如深圳横岗中心小学要求刚参加工作的老师或者教龄在三年内的老师都要拜师,由教学经验丰富、专业理论知识渊博、业务水平高、敬业乐教的老教师作为指导老师,承担传、帮、带培养任务,组织新教师学习老教师的教学经验,师风师德,让其掌握当好教师的基本功和教学艺术。骨干教师充分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同时对新教师作了明确的要求:每学期新老师听师傅的课不少于20节,每次都要写教学反思,老教师指导性的听课每月不少于4节,每周要进行一次评课交流活动,每学期新老师要上一节公开课。
七、教学基本功
教师的字就是学生的字帖,一笔一画都给学生起着导航的作用。练好粉笔字是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是教师必备的职业素质。横岗中心小学每周一、二下午放学后都会组织教师进行粉笔字的练习,有专门的书法教师作指导。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