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精品:【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1 7:47:11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一、语言文字运用(12分,每小题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意无误的一项是( )

A.慰藉(jiè) 狗彘(zhì) 暮霭(ǎi) 前合后偃(yǎn) ....B.驽钝(nǔ) 孱头(càn) 顷刻(qǐng) 羌管弄晴(qiāng) ....C.属文(shǔ) 蹩进(biē) 旄节(máo) 磕头贺喜(kē) ....D.国粹(cuì) 脑髓(suí) 广袤(mào) 遥岑远目(chén) ....【答案】A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字音题考核的内容有多音字、形似字、音近字、形声字、统读字、生僻字、方言误读七类,

命题形式主要有,找出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项,找出读音全部相同(或不同)的一组三类。复习时分类整理记忆,以记忆为主,训练、记忆相结合。如本题 “藉”“属”属于多音字,多音字记忆要找规律,结合词义、词性、运用场合等记忆。例如本题中的“属” 【 shǔ 】1.同一家族的:亲~。眷~。烈~。2.类别:金~。吾~。3.有管辖关系的,归类:~于。~下。~地。归~。直~。附~。隶~。4.生物群分类系统上,“科”下有“属”,“属”下有“种”。5.系,是:~实。纯~谣言。6.用十二生肖记生年:~相。【 zhǔ 】1.连缀,接连:~文。~和(hé)。2.(意念)集中于一点:~仰(注视仰望)。~望。~意。3.古同“嘱”,嘱咐,托付。4.倾注,引申为劝酒:“举酒~客”。5.恰好遇到:~京师乱。题中的 “脑髓”“ 驽钝”考生很容易读错。 2.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 )

A.哈姆雷特说过:无论我们怎样辛苦图谋,我们的结果却早已有一种溟溟中的力量把它布置好了。 B.地也,你不分好歹何为地!天也,你错堪贤愚枉做天!哎,只落得两泪涟涟。

C.父爱的本质是,顺从是最大的道德,不顺从是最大的罪孽,不顺从者将会受到失去父爱的惩罚。 D.糊涂的人一生枯燥无味,燥动不安却将全部希望寄托于来世。 【答案】C

【试题分析】题干问“下列各句中,无错别字的一项是”这是对字形考查。A.溟溟-冥冥B.错堪-错勘D.燥

动-躁动。

【考点定位】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字形。能力层级为识记A。

【技巧点拨】汉字的字形考查内容主要包括正确把握字形、不写错别字和工整书写两个方面。高考的考查

重点多为音近字、形近字和音、形相近字。首先,我们必须做到:1.书写时,不写不规范的汉字——“繁体字”“异体字”已经淘汰的“简化字”。2.要注意音、形、义三者相结合,特别是意义。3.对形似字进行整理,形成表格,集中突破。其次,要注意以下方法:1.语义辩识法,通过掌握、分析词语的意义来辨析书写是否正确。例如题中“错勘”中的“勘”是核对;注定的的意思,所以应该用“勘”。

3.下下列各项中,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1)调查显示,70%的网友对二手房个税增至20%的新政觉得差强人意,不满意的主要原因是这一政....策对于需要改善住房条件的中低收入者不公。

(2) 麓山风景独特,秀色可餐。别的不说,单那?万山红遍、层林尽染?的景致就够令人神往,深....秋时节前来观赏红叶的游客日渐增多。

(3)时下商业竞争愈演愈烈,情形十分复杂,实力强弱固然是决定双方胜负的重要因素,但调查市场,调整结构也是出奇制胜对手的重要手段。 ....

(4)在?2015年暖风行动?大型公益性招聘会上,工会领导面对记者的采访振振有词,作为招聘活动....组织方,必须首先替职工群众认真把好入口关。

(5)在德国队的欢呼声中,火爆月余的世界杯终于尘埃落定,意大利,西班牙提前回家,巴西则遭?血....洗?,而一场场爆冷让球迷大呼意外。

(6)沈从文以他的独特审美视角构建了一个恬静淡远,风格独具的?湘西世界?。 翠翠是这个世界养育出的一个天真可爱,淳朴善良,玲珑剔透的小姑娘。 ....

A.(2)(5)(6) B.(3)(4)(6) C.(1)(2)(4) D.(1)(3)(5) 【答案】A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词语的运用,题干问的是“加点的成语使用全都正确的一项是”。答案选择A项。

差强人意: 差:尚,略;强:振奋。勉强使人满意,与(1)句语境“不满意的主要原因”不符;(4)句中“振振有词”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含贬义,这里是褒贬错用;(3)中“出奇制胜” 比喻用对方意料不到的方法取得胜利。与“调查市场,调整结构”语境不合。运用排除法,答案为A项。

【考点定位】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辛弃疾对立有赫赫战功的孙权和刘裕的仰慕和赞扬,正说明了作者人到暮年仍壮心不已的气概激励

着一代又一代的有识之士。

B.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是,科研院所任是研究基础科学的大本营。它的兴盛取决于年轻人能否安心坐

冷板凳。

C.只有新闻工作者走出高楼大院走进基层的广阔天地,才能挖掘到取之不尽的鲜活素材,采写出打动

人心的精品报道。

D.从刀耕火种到声色犬马,从茹毛饮血到锦衣玉食,文明程度越高,人们的需求就越复杂、越多元、

越精细。因此我们只要考察一个时代的生活细节,便可一叶窥秋。

【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语病。先抓典型的语病标志,比如两面词、判断词、并列动词;然后压缩句子,保

留主干,看是否残缺、是否搭配。A.偷换主语,在“气概”后加上“这种精神”;B项,二对一错误,“兴盛”“ 能否”不搭配;C项缺少主语,将“只有”“ 新闻工作者”交换位置; 【考点定位】辨析并修改病句。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5.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的活用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左右欲刃相如 B.怀其璧,从径道 ..C.舍相如广成传。 D.亡其一人夜亡 ..【答案】D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文言实词的词类活用类型。D项“”名词作状语“在夜里”,ABC名词作动词。

【考点定位】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

【名师点睛】名词作状语,就是指名词放在动词的前面,对这个动词起着直接修饰或限制的作用。现代汉

语中,除时间名词外,其他名词一般是不能独立作状语的,但在文言文中,名词(包括普通名词、时间名词和方位名词)作状语的现象却是很普遍的。根据表修饰或限制的不同情况,名词作状语可归纳为下面几种类型。1.表比喻。名词状语起比喻作用,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或状态,可译为“像??那样”。例如: 少时,一狼径去,其一犬坐于前。(《狼》)中的名词“犬”,修饰动词“坐”,比喻“坐”的状态,译为“像狗那样”2.表动作处所。这类名词状语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处所,可译为“在(从)??”。例如: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木兰诗》)中的方位名词“东市”“西市”“南市”“北市”,分别修饰动词“买”,作状语,表示“买”这一动作行为的发生处所3.表动作趋向。这类名词状语也由方位名词充当,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可译为“向(往)??”。4.表动作行为所凭借的工具或所采取的方式依据。这类名词状语的译法,只要在名词前加上介词“用”或“按”等即可。例如: 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愚公移山》)中的名词“箕畚”修饰动词“运”,作状语,表示“运”所凭借的工具,译为“用箕畚??”。5.表动作行为的频率。这类状语也由表时间名词充当,译义可在时间名词加上一个“每”字即可。例如: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伤仲永》)中的时间名词“时”修饰动词“扳”,作状语,表示“扳”的频率,译为“每天”。6.表对人的态度。这类用法的名词状语所表示的是主语对宾语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那样”或“当作??一样”。 (邑人)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以宾客之礼相待。例中的名词状语“宾客” 所表示的是主语“邑人”对宾语“其父”所持的态度,可译为“像对待宾客那样”或“当作宾客一样”。7.表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木兰诗》)中的时间名词“朝”和“暮”分别修饰动词“辞”与“宿”,表示“辞”与“宿”的时间。 6.下列各句的句式不是倒装句的一项是。( )

A.何以汝为见 B.作《师说》以贻之。 C.求人可使报秦者。 D.饰以篆文山龟鸟兽之形 【答案】B

【名师点睛】动词可以带宾语,介词也可以带宾语,在文言文中,宾语前置是有条件的。题中A 项属于宾

语前置第二类。文言文中动词宾语前置,大致有以下四种种情况:(一)否定句中,代词作宾语。否定句中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这个代词宾语一般要放在动词的前面,这是古汉语特有的用法。1.动词前面有“不”“未”“弗”“无”等否定副词的否定句。在这种否定句里,动词的宾语如果是代词,一般放在动词的前面2.古之人不余欺也。(《石钟山记》)译文:“古时候的人没有欺骗我呀。”这是个否定句。动词前面有否定副词“不”,代词宾语“余”,放在动词“欺”的前面。翻译的时候应

精品:【全国百强校】湖南省衡阳市第八中学2015-2016学年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语文试题(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j8z62v6i7f2vc1v0ey6gjog0oh7b0067o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