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理学院
单片机课程设计
题目:用51单片机实现电子时钟
院 部 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专 业 名 称 电子信息科学与技术 班 级 1111 姓 名 杨庆月 学 号 2011111136 指 导 教 师 李刚
2013年12月09日
目录
摘要-------------------------------------------------------------1 1 单片机的相关知识 -------------------------------------------1
1.1 单片机的简介---------------------------------------------------1 1.2 单片机的特点---------------------------------------------------1 1.3 89C52单片机的基本特点-------------------------------------------2
2 电子时钟---------------------------------------------------3
2.1电子时钟的基本特点-----------------------------------------------3 2.2电子时钟的原理--------------------------------------------------4
3 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 ----------------------------------------4
3.1单片机型号的选择------------------------------------------------4 3.2 lcd1602工作的原理----------------------------------------------4 3.3 键盘电路的设计-------------------------------------------------6
3.4 复位电路设计--------------------------------------------------------6
3.5 时钟电路设计--------------------------------------------------7 3.6 整体电路原理图------------------------------------------------7
4 控制系统的软件的设计 -------------------------------------8
4.1程序的设计-----------------------------------------------------8 4.2程序源代码-----------------------------------------------------8
5 仿真结果和实物图----------------------------------------------19
5.1仿真结果-------------------------------------------------------------19 5.2实物图---------------------------------------------------------------19
6 总结-----------------------------------------------------------------------------------------------20
参考文献 -------------------------------------------------------21
摘要:单片计算机即单片微型计算机。由 RAM ,ROM,CPU构成,定时,计数和多种接
口于一体的微控制器。它体积小,成本低,功能强,广泛应用于智能产业和工业自动化上。而 51系列单片机是各单片机中最为典型和最有代表性的一种。这次课程设计通过对它的学习,应用,从而达到学习、设计、开发软、硬的能力。
本设计主要设计了一个基于 AT89C52单片机的电子时钟。并在 1602上显示相应的时间。并通过一个控制键用来实现时间的调节和是否进入省电模式的转换。
具有时钟和日历的功能,年限显示范围是2013-2099(可修改),且具有闰年自动修正功能
关键字:单片机;子时钟;键盘控制;LCD1602。
1 单片机识的相关知识 1.1 单片机简介
MCS-51是 INTEL公司在成功推广的 MCS-48单片机基础上加以改进而成的 8位单片机。
这种单片机大约是上世纪 70年代末推出的,内部程序可重写的为 8751,外扩程序的是 8031,一次性生产,不可改变程序的是 8051。外形一般为 DIP40封装。不久又推出了增强型的 8052,其资源更加丰富。以后又采用 CHMOS技术推出了 80c51,耗电大大降低。到了 90年代,INTEL公司把精力放到更赚钱的计算机上,将 51单片机技术转让给了一此其它公司,如 ATMEL Philips等半导体制造公司,使 51系列单片机的市场份额不断扩大。
尽管十多年前就有人认为 51单片机会很快淘汰,但事实证明 51单片机经过不断的改进后,由于技术成熟,使用方便,至今在 8位单片机市场仍然拥有庞大的用户。特别是 MCS-51技术的 20年专利期限到期后,大量的兼容型号不断推出。从上世纪 90年代后期开始,美国 ATMEL公司在掌握快速擦写的存储器后,推出了 AT89C系列,此系列在中国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在此之前,由于可擦写的 8751价格昂贵,国内长时间采用 8031+27C64这样的外扩存程序储器方式。
51单片机最初只有 DIP40这种很古老的封装,后来推出了 CHMOS工艺的80C51后开始有了 PLCC44这种相对较小的方形封装。AT89C系列中开始有 20脚的 DIP20的精简型封装,这极大方便了在一些相对简单的单片机应用,缩小了 PCB的体积。20脚的有 AT89C1051、AT89C1051、AT89C1051,对应程序存储器分别为 1K、2K、4K。
标准的 51为 4K程序空间,128字节的 RAM,32条端口,5个中断,2个定时/计数器,12个时钟周期执行一条基本指令,最长的除法为 48个周期。52为 8K程序空间,256字节的 RAM,32条端口,6个中断,3个定时/计数器。AT89S51是可在板上直接下载程序的改进型号,并增加了看门狗功能,AT89C51只能在编程器下写入程序,所以经常会有人在 PCB上安装 IC插座,以便取下来编程更新程序。
AT的 51系列后来也推出了单周期的 51,但价格没什么优势,国内很少使用。最近几年宏晶在国内大量推广 STC51系列单片机,最近又推出不少所谓 1T的单
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