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葫芦艺术 主备人: 学科:美术 年级:八年级 课型:造型.表现 课时:1课时 课题背景:
我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的美誉,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物,以葫芦为题材的民间故事不胜枚举。古代,在吉祥物上赋诗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在葫芦上刻画和装饰的艺术称为“葫艺”。葫芦艺术作品大多出于民间艺人之手,在创作时全凭纯朴的感情与直觉的印象。因此,形成葫芦艺术浑厚、单纯、简洁、明快的特殊风格。葫芦是由圆构成的,象征着和谐美满。中国的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博大精深,葫芦文化经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以其独特的历史渊源,深厚的文化内涵以及广泛的群众基础,在现代文化中仍占有重要的地位。千百年来,葫芦作为一种吉祥物和观赏品,一直受到人们的喜爱和珍藏,是中华吉祥文化的代表象征。因此,我们作为中华文化的传承者有责任将这一民间艺术继承并发扬光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欣赏葫芦作品,了解葫芦由形状、图案、色彩表现出来的造型美、艺术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欣赏能力。
能力目标:理解和掌握彩绘葫芦、雕刻葫芦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德育目标: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将民间葫芦艺术发扬光大。通过欣赏、交流和设计活动,增强学生对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善于动手、
乐于创新的精神。
教学重点:葫芦的美化方法和步骤。
教学难点:根据葫芦的形状选择适合的造型并涂上适合的颜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葫芦范作、丙烯颜色、水粉颜色、毛笔、铅笔、调色盘等 学生准备:葫芦、水粉颜色、毛笔、铅笔、调色盘。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一、媒体导入 二、探究学习 教师活动 播放课件,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活动 观看课件 我国民间,葫芦素有“宝葫芦”生:葫芦,有福的美誉,葫芦一直被视为吉祥禄的说法。 物,以葫芦为题材的民间故事不 胜枚举。古代,在吉祥物上赋诗 作画,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形式。 在葫芦上刻画和装饰的艺术称 为“葫艺”。想要做好一个葫芦 首先要从选材开始,下面我们就 来看一段视频,学习一下怎样选 取葫芦,怎样为葫芦去皮。 教师强调: 如果是手工打皮的葫芦最好在学生欣赏视频 碱水中攒一下,碱水中要放一些
盐,不管用哪种方法,都会有葫芦漏气,干燥后葫芦变形的情况发生,这是正常现象。晾晒葫芦要找通风的地方,这里所说的通风不是用风抽干,而是阴干,不要暴晒,可吊挂在屋顶或是长绳上,也可以按顺序排列摆放在屋顶或院内,最好不要接触地面。 用干葫芦打皮,成功率高,不足之处是老葫芦外皮大多都会阴皮。这种葫芦的打皮方法是将葫芦外皮用水浸湿,然后用铁刨花将其擦除。一旦浸湿,只需刮掉表皮,冲洗干净。不要用砂纸来清除外皮,那样会擦伤外壳。葫芦外皮清理干净后,需要将葫芦晾干后才能开始加工。如果发现葫芦表皮上的图案很吸引人,也可以原样保留它。刷一层透明漆或其它保护剂来防止不让葫芦表皮松散脱落。
流 三、欣赏交课件展示一组图片。 生:有雕刻。还有绘画。 生:还有烙画。 生很好奇。 师:刚才欣赏的葫芦工艺品,你能发现是从哪几种方法进行装 饰美化葫芦的吗? 师:因为材料的限制,我们就来 学习葫芦的几种制作方法。 1、 烙画和贴画葫芦 图片展示
2、 彩绘葫芦 有谁能告诉我彩绘葫芦的制作 方法吗? 生:原来还可以师:下面我们就来通过视频共同在葫芦上贴画学习彩绘葫芦的制作方法。 视频播放 教师总结: (1 )调底色 啊。 因葫芦壁较滑,在葫芦上着色与 在纸上着色有很大的差别,颜料 可调得稍粘稠些。颜料在笔尖 上,不快速下滳就可以了。 (2)上底色 颜色调好后,在准备好的葫芦 上均匀的涂上一层底色,要注意 的是在给葫芦上底色的时候,毛 笔不要来回的在一个地方反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