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2018年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8/10 6:41:2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1952年,赫尔希和蔡斯用32P或35S标记嗤菌体并分别与无标记的细菌混合培养,保温后经过搅拌、离心得到了上清液和沉淀物,并检测放射性。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实验所获得的子代噬菌体不含35S而部分可含有32P B.若搅拌不充分会使35S标记组沉淀物的放射性偏低 C.若保温时间过长会使32P标记组上清液的放射性偏高 D.该实验说明DNA分子在亲子代之间的传递具有连续性 【答案】B

2.生物膜上常附着某些物质或结构以与其功能相适应,下列相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内质网和核膜的外膜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 B.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C.细胞膜上附着ATP水解酶,有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 D.线粒体内膜上附着与细胞呼吸有关的酶,有利于[H]的彻底氧化 【答案】A

【解析】内质网上附着核糖体有利于对多肽链进行加工,但核膜外膜上附着的核糖体不是为了对多肽链进行加工,A错误。绿藻类囊体膜上附着有光合色素,有利于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B正确。细胞膜上有ATP水解酶,可以有助于主动吸收某些营养物质,C正确。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是在线粒体内膜上进行,其上附着的酶有利于[H]的彻底氧化分解,D正确。学#科网

3.脊髓灰质炎是由脊髄灰质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主要症状是发热、全身不适,严重时肢体疼痛,发生瘫痪。脊髓灰质炎病毒主要侵染脊髓中的传出神经元。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通过被动运输进入细胞后,脊髓灰质炎病毒可在宿主细胞核糖体上合成蛋白质

B.浆细胞在受到脊髓灰质炎病毒的直接刺激后,可产生能与该病毒特异性结合的抗体 C.脊髓灰质炎患者的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通常不会出现感觉障碍 D.脊髄灰质炎病毒属于寄生生物,呼吸类型为无氧呼吸 【答案】C

【解析】脊髓灰质炎病毒吸附在宿主细胞表面后,将遗传物质注入受体细胞,蛋白质外壳留在受体细胞外部,不属于被动运输,A项错误;浆细胞不能直接识别脊髓灰质炎病毒,B项错误;传出神经元受损,效应器不能发生反应,某些非条件反射可能消失,但传入神经元正常,仍可在大脑皮层形成感觉,C项正确;脊髄灰质炎病毒必须寄生在活细胞中,单独不表现生命现象,没有呼吸作用,D项错误。

4.某实验小组在室温条件下,将紫色洋葱鱗片叶外表皮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某溶液中,测得细胞液浓度与该溶液浓度的比值(P值)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该溶液可以是一定浓度的KCl溶液 B.细胞在t1时刻开始从外界溶液中吸收溶质 C.t1?t2时间段内,液泡体积有所增大 D.若降低温度,则t1?t2时间段会变长 【答案】B

5.下图为真核细胞内某基因(15N标记)的部分结构示意图,该基因全部碱基中A占2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基因的特异性表现在碱基种类上 B.DNA聚合酶催化①和③处化学键的形成

C.该基因的一条核苷酸链中(C+G)/(A+T)为3/2

D.将该基因置于14N培养液中复制3次后,含15N的DNA分子占1/8 【答案】C

6.小龙虾的神经系统中有一种特殊的突触,这种突触间隙极小,仅有2?3nm。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下列相关说法错误的是 A.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方向可能是双向的

B.该突触结构可能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 C.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 D.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依赖于细胞膜的流动性 【答案】D

【解析】由于突触间隙极小,且带电离子和局部电流可通过相邻细胞膜上的蛋白质通道直接传递信号,则信号在该突触中不需要转换为化学信号,因此传递方向可能是双向的,A正确。由于信号在突触间传递无需转换,则信号的传递速度快,时间短,因此该突触结构可能有利于动物对伤害性刺激快速做出反应,B正确。该信号的传递中所利用的蛋白质通道,属于两个细胞间所形成的进行信息交流的通道,体现了细胞膜具有信息交流功能,C正确。信号在该突触中的传递未体现胞吞、胞吐、细胞融合等现象,因此未体现细胞膜的流动性,D错误。学%科网

7.我国科学家合成了4条酿酒酵母染色体,合成的染色体删除了研究者认为无用的DNA,加入了人工接头,

总体长度比天然染色体缩减8%,为染色体疾病、癌症和衰老等提供研究与治疗模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合成人工染色体需要氨基酸和脱氧核苷酸作为原料 B.通过荧光标记染色体上基因可以知道基因在染色体的位置 C.染色体上的DNA某处发生了个别碱基对增添属于基因突变 D.酿酒酵母可能会发生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 【答案】C

8.用一定浓度的赤霉素(GA)溶液分别处理棉花植株的受精花(受精幼铃)与未受精花(未受精幼铃),24h后在叶柄处注射含32P的磷酸盐溶液(见下图),一段时间后取样测定两种幼铃的32P放射性强度并统计两种幼铃的脱落率,实验结果如下表。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H2O处理组在该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 B.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没有影响

C.GA处理后32P放射性在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中的强度差异不明显 D.H2O处理后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无关 【答案】D

【解析】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赤霉素对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脱落率与营养物质运输的影响,H2O处理组在该实验中作为空白对照,A正确;据表可知,H2O处理和GA处理受精幼铃脱落率相同,说明GA处理对受精幼铃脱落没有影响,B正确;GA处理后32P放射性在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中的强度分别为14242cpm、14399cpm,差异不明显,C正确;受精幼铃可以合成生长素,促进果实发育,促进含32P的磷酸盐向棉铃的运输,H2O处理后受精幼铃与未受精幼铃的放射性强度差异与内源激素有关,D错误。

9.在寒意阵阵的隆冬季节人们既感觉到寒冷又容易感觉到饥饿,但人体的体温却保持相对稳定,下列相关

说法错误的是

A.当寒冷刺激温度感受器时,受刺激部位的细胞膜内外两侧的电位变化为外负内正 B.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血液中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的含量都会增加 C.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人体需要释放大量热量以维持体温,从而容易形成饥饿感

D.当人体感觉到寒冷时,下丘脑受到刺激后发出信号,导致汗腺分泌减少,毛细血管舒张,减少散热 【答案】D

10.下图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中部分物质变化途径,其中①?④代表有关生理过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过程③、④不在生物膜上进行 B.过程①、②、④都有ATP生成

C.过程③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H2O和CO2 D.过程④产生的间[H]不全都来自于C6H12O6 【答案】C

【解析】过程③表示光合作用暗反应中C3的还原过程,发生在叶绿体基质中;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分别发生细胞质基质和线粒体基质中,都不在膜上进行,A正确;过程①表示光合作用的光反应阶段,有ATP生成,过程②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有ATP生成,过程④表示有氧呼吸的第一、二阶段,有ATP生成,B正确;光合作用在光反应阶段将H2O光解产生O2和[H],故过程③暗反应产生的C6H12O6中的氧来自CO2,C错误;有氧呼吸的第一阶段葡萄糖分解成丙酮酸和[H],第二阶段丙酮酸水解产生[H]和CO2,故过程④产生的[H]来自葡萄糖和水,D正确。学&科网 11.下列对实验试剂及其实验效果的分析,错误的是

专题06 考前必做难题30题-2018年高考生物走出题海之黄金30题系列(解析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axea22gs65kaxd91bwp423gj8gje700l33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