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下列四种说法中,有错误的是( )。 A、课本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内容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 B、课本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像力来进行联想。而联想是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会与作者的思想相互一致。 C、尽管也要求学生主动地使用课本,但它并不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媒体。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在阅读课本时随时提问,发表感想,获得反馈意见。 D、课本不擅长于连续运动或操作动作的信息传递,对于动作技能的教学存在先天的劣势,需要与其他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来实现有效地教学。
3、选择课本包括这样四个步骤:识别目标、了解学生、审读课本和( )。
A、课本与教学目标相配合
B、对可能学习这门学程的学生做出相当粗略的估计 C、对诸如内容及需要的教学辅助手段等做出评价 D、评估对学生的影响
4、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教学板具有能写、能画、能贴、能擦的功能,是允许教师灵活地用来提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的重要媒体。 B、在教师能够用投影、录像等视觉媒体授课的今天,原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媒体——教学板已成为明日黄花。 C、讲台后面有块黑板,加上教师手中的一支粉笔一本书,是近代教室和近代教学最明显的标志。 D、教师可以用粉笔在黑板上面直观地、方便地表达教学内容,便于学生笔记和复习。
5、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A、为教学专门制作的模型并不都具有使学生感知学习对象的有关形态和结构特征,获得事物表象的功能。 B、模型与实物、标本不同,它不是实际物体的本身,而是根据教学的需要,以实物为原型,经过加工而模拟做成的仿制品。 C、教学模型与实物和标本不易得到,或它们不易带进教室,就可以制成,如地理课的沙盘模型、化学课的分子结构模型、物理课的发动机模型、生理课的人体模型等,因此,{模型是一种三维立体的实物替代晶。 D、物体的模型可以是原型的扩大,也可以是原型的缩小,又:可以是原型的简化,便于学生观察或“解剖”等练习,不仅能够帮助认识事物的外形,而且还能揭示事物的内部结构。
6.下列说法中,不准确的是( )。 A、若满足使用大屏幕投影机对室内环境照度的要求,便不能满足学生看书写字时的环境照度要求
13
B、将教学闭路电视信号接人教室 C、能与计算机校园网相连 D、在课堂上通过网络进行教学或从网中调出自己所需要的信息.并最大限度地获取信息量。 二、判断题 1、教学板具有能写、能画、能贴、能擦的功能,允许教师灵活地用来提示教学内容、增强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感知的重要媒体。甚至在教师能够用投影、录像等视觉媒体授课的今天,人们习称黑板的教学板仍然是班级教学中使用得最为广泛的教学媒体。(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2、课本包含有相对持久的信息。课本的这一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余地,获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点上开始,它能被粗略地浏览或仔细地研习,能被泛读或跳读,允许学生自己控制信息呈示的速度,而不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合。(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3、课本内容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化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来联想这些信息,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很可能会是一种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联想,与作者思想是不同的。(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4、绘制图表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
①正确无误,具有象征意义的科学性;
②简单明确,一幅图表只表达一个主题;图幅尺寸大至全体学生都能毫不费力地看清楚;
③适当利用颜色对比,以增加图表的吸弓[力和分辨率;
④选用质地良好的纸张绘制,有条件的还可以裱糊一下,使其美观和耐用。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5、多媒体是指把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视频等多种媒体信息通过计算机进行数字化采集、获取、压缩/解压缩、编辑、存储等加工处理,再以单独或合成形式表现出来的一体化技术。(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6、声卡用于处理音频信息。它可以把话筒、唱机(包括激光唱机)、录音机、电子乐Qa等输入的声音信息进行模数转换、压缩处理,也可以把经过计算机处理的数字化的声音倌号通过还原(解压缩)、数模转换后用扬声6a放出或记录下来。MIDI是声卡功能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A、完全正确 B、完全错误 C、无错误,但不完备 D、部分错误
三、简答题
14
1、课本的优点。 2、课本存在的缺点。 3、图表内容的专门用途。 4、教学语言的可接受性。
四、论述题
1、常用板书格式。
2、试述课堂教学的非官语性行为。 3、教学语言的类型。
参考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A 2、B 3、D 4、B 5、A 6、A 二、判断题 1、A 2、A 3、A 4、A 5、A 6、A 三、简答题 1、课本的优点是十分突出的。作为特殊的教学语言,可以提供稳定的信息并可靠地传递给读者,容易进行检验、评定和修改。其次,课本包含有相对持久的信息,不像影视或播音之类的媒体,信息呈示较为短暂。课本的这一特点给学生提供了许多选择余地,获取信息可以从任何一点上开始,它能被粗略地浏览或仔细地研习,能被泛读或跳读,因此允许学生自己控制信息呈示的速度。此外,使用课本不需要特殊的环境,其便携、使用简单的特点可使学生随时随地很容易地使用它,只要有阅读条件就可以使用,而不限于专门的时间和场合。 2、课本存在的缺点也是明显的。课本知识的接受取决于学生的理解能力,学习上失败的最大原因也许就是不善于阅读。课本内容往往不能完全确定或详细说明其潜在的各种解释,因为它精简化了客观事物的现象和过程,常常要求学生运用想象力来联想这些信息,这对于不少学生来说,很可能会是一种按照个人经验产生的联想,与作者思想是不同的。尽管也要求学生主动地使用课本,但它并不是能够相互作用的媒体。也就是说,学生不能在阅读课本时随时提问,发表感想,获得反馈意见。课本不擅长于连续运动或操作动作的信息传递,对于动作技能的教学存在先天的劣势,需要与其他教学媒体相辅相成,共同来实现有效地教学。 3、图表在内容上有一些专门的用途:
(1)、分析图:表明某些事实间的联系形式; (2)、统计图:进行多种资料的比较和分析; (3)、地图:显示特定区域的地理现象的;
(4)、系谱表:显示由一定因素共同构成的某种网络结构关系;
15
(5)、程序表:说明特定的组织状况或事件过程;
(6)、编年表:反映历史演变过程中的时间关系;等等。
4、正确使用图表的方法:适时出示图表,用略图辅助主图,图表与语言的结合。
四、论述题
1、常用板书格式有以下几种:
(1)、提纲式。 (2)、词语式。 (3)、表格式。 (4)、线索式。 (5)、图示式。 (6)、演算式。
2、课堂教学的非言语性行为包括:
(1)、位置移动。
(2)、身体的局部动作。 教师身体的局部动作可以对学生的态度、情绪、学习等产生有意义的影响。
①面部表情。 ②眼神交往。 (3)、适宜停顿。 (4)、示范操作。
3、从语言的功能角度划分,教学语言可以分为叙述性说明、描绘性说明、论证性说明、启发性说明和解释性说明五种类型。
(1)叙述性说明。 (2)描绘性说明。 (3)论证性说明。 (4)启发性说明。 (5)解释性说明。
第六、七章 综合练习题及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被认为是教学设计的四个基础理论。 A、系统理论、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B、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C、系统理论、传播理论、教学理论与建构主义学习理论 D、信息技术、传播理论、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与教学理论
16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