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全国卷选择题总结 - “市民阶层”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23:05:0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全国卷选择题总结——“市民阶层”

一、“市民阶层”概念分析

在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研究中,所谓的“市民阶层”主要是指平民等级中的商人与手工业者。与其他等级相比,“市民阶层”在经济基础与政治地位上有其相对的独立性,他们的社会地位低下,但在宋清之际其经济实力有所增强。

从政治上看,中国古代市民的政治能力是低级的,在政治格局中处于相当边缘的地位, 从这种角度讲,中国古代市民阶层也不可能成为“国家一一社会”两元格局中的“市民社会”。 从意识形态上看,明中叶以后,由于新经济因素的增长,商品经济日益发达,以商贾和 百工为主体的市民阶层逐渐壮大,社会影响日益扩大。市民阶层所要求的商业社会的原则和 封建传统体系产生冲突,既有经济基础的矛盾,又表现在上层建筑方面,从而影响到晚明社 会的整体风貌。

市民阶层在意识形态层次的作用,筒一先表现在十林风气上。封建社会“学而优则仕”是读书人唯一的出路,“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成了士人标榜的信条。到了明季,仕途未明而弃儒经商者比比皆是。

其次,市民阶层兴起对晚明学术的影响,晚明学术一大特点是启蒙思潮对人性的解放。 如果说欧洲文艺复兴时代的哲学文艺是市民阶层的产物,那么晚明的新思潮可以看作是知识 阶层和市民阶层互相交流融汇的结果。中国的启蒙思想家李赞、王夫之、黄宗羲、顾炎武等人都从各自的角度阐释新的经济条件下对上层建筑、意识形态的变革要求。他们把学术同 时政相联系,提出“经世致用”的思想,与市民阶层要求参政议政的社会思潮相一致。 除反抗封建礼教这点之外,市民阶层的思想意识具有“对友谊和忠义的崇拜”、“劝善戒 恶的道德观”等特点。市民阶层的意识形态已在相当程度上突破了主流的儒家思想与宗法文 化,即使简陋,毕竟开始构建自己的价值系统。

最后,市民阶层兴起促使世俗文学的发展。大夫文人长期盘桓于都会市廖,混杂于市井 众生之间。久之耳闻目染下,他们的生活方式、人生态度、价值观念、审美情趣,渐渐与市 民阶层有更大的接近。这一时期世俗文学的创作达到了高峰,说明了知识分子把更多的注意 力投向市民阶层,了解市井百姓的生活状况,生活情趣,熟悉大众的语言,甚至商业行情。 叶伟颖在《试论宋代市民意识的觉醒及其表现》中指出,宋代商品经济的繁荣、较为宽 松的社会环境和传统价值观念的转变促使以城市工商业者为主体的市民阶层日趋活跃。在这 样的社会背景下,市民意识开始觉醒,具体表现为市民享乐意识、自I-:意识与商业意识的觉醒。随着市民意识的觉醒,人们的生活力一式与价位观念也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给传统社会注入了新的活力。

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市民阶层研究的一般认为:中国古代的市民阶层只是集权专制体系中被统治的对象;在政治上处于边缘地位;专制政府只允许工商业者在有限的范围内发展;工商业者

搜索更多关于: 全国卷选择题总结 - “市民阶层” 的文档
全国卷选择题总结 - “市民阶层”.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10r86t553fre38hic91cf865breu010k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