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关上浸出器进料斗及进料绞笼的门和盖板。 (11)启动风机F304B。 3.10.3 程序3 提示:
(1)再次检查以确保所有的须用蒸汽的观察门、人孔盖、视镜、法兰均已装回原处,无需关上排污阀、堵头及单向阀。
(2)确保要熏蒸的设备及管线的进出口阀门均开着,以便蒸汽进入。
(3)务必小心地使用蒸汽软管,切莫伤害自己和别人,在操作过程中应戴皮手套。
(4)喝大量的水以防缺水。
(5)主要的容器至少要蒸24小时,泵及管道于少要蒸4小时,要检查管道是否发热,必须确保管道上没有堵头,必要时增加临时软管。
(6)小心别使保温设备太热,我们曾因油贱在保温材料上引起火情。 (一)第一步
(1)停冷却泵。
(2)V310底部阀门打开并接入的临时管线并通汽。
(3)从二蒸加热器(E306)仪表口接临时蒸汽管线至其管程并通汽。
(4)在二蒸(E307)底部排污处接临时管线,这样可加热二蒸和二蒸加热器的壳程并通汽。
(5)坏油泵接临时蒸汽管线。
(6)坏油罐(TK502)底部接临时蒸汽管线。
(7)L301临时蒸汽管线,将软管放于其尾部并通汽,这样蒸汽可通至DTDC的室内。
(8)从压力表接头处接临时蒸汽管线至浸出器的水力旋流器并通汽。
(9)从混合油罐底部排污口接临时蒸汽管。
(10)从底部排污口接临时蒸汽管并通蒸汽至矿物油吸收塔。 (11)接通蒸汽至矿物油加热器(E316)的油程和换热器(E315)及冷却器,小心切勿使其换热片温度太高以免受到破坏。
(12)接临时蒸汽管线至新鲜溶剂泵和浸出器视镜冲洗线。确保蒸汽能从溶剂加热器和其他所有相关的管线进入浸出器。
(13)接通蒸汽至冷凝泵(P308)。
(14)接临时蒸汽管线至溶剂脱水泵(P304)。 (15)接临时蒸汽管线至PU345、PU350。
(16)接临时蒸汽管线至浸出器及各级循环泵P301A-F&P301IA/B,每四个小时轮换。
(17)接通蒸汽至V312地下排污口。
(18)接通蒸汽至浸出器底部排污口,至少通汽四小时。 (19)从DC加热器接通临时蒸汽管至地下溶剂罐的溶剂线。 (20)吊起浸出器安全阀,以免溶剂残留其中,确保蒸从其中通过。
(21)检查所有的液位镜、液体控制器、传感器、流量表均完全通过吹扫。 (三)第三步
(1)用LEL表测量水化罐顶部,如>10%LEL则用空气吹扫。 (2)用LEL表测量毛油罐顶部,如>10%LEL则用空气吹扫。 (3)用LEL表测量胶罐顶部,如>10%LEL则用空气吹扫。 (4)再次检查以确保有溶剂的地方已用蒸汽吹扫过。 3.10.4 程序4 (一)第一步
(1)至少需24小时后关闭浸出车间蒸汽。 (2)保持原状自然冷却6小时。 (3)保持F304A、F304B、F303运行。 (4)启动冷却塔风机(高速)。
(5)启动冷却水泵,注意冷却回流水温度不得超过40℃,否则将有损于冷却塔。
(6)让车间继续冷却2小时。
(7)用LEL仪表四处检测,因溶剂蒸汽比空气重,故所有的低洼处,如发现任何溶剂则执行程序3,必须毫无疑问地仔细检查每一处。
(8)如果未发现溶剂则执行程序4的第二步。 (二)第二步
(1)停风机F304B,重新连接浸出器底部视镜临时风管,打开L302的观察门和浸出器进料斗,启动风机F304B。
(2)打开旁通阀,将废水池排空,捞出底部的物料等*进入胶先用仪器测氧气浓度)。
(3)将浸出器内所有的物料收集运出。 (4)在地下溶剂罐安全阀上安装盘状盲板。 (5)将所有的装矿物油的桶移至安全的地方。 (6)如果蒸汽热则须留意地下溶剂罐和桶内的压力。 (7)收拾好所有的蒸汽软管和临时接头。
(8)现在是测试雨淋系统的好时机,同时可以清洗车间,测试完后切记将雨淋系统复位。
(9)打开DTDC所有的门。
(10)拆除一蒸的盲板,观察并清洗。 (11)卸堵头,开排污阀将蒸汽冷凝水排出。 (12)拆除V310的人孔,检查并清洗。 3.11 浸出车间焊接与切割操作规定及操作规程
3.11.1 全部门的区域管理人员都应牢记如下几点:开始工作前,应有动火许可证。
3.11.2 确信喷淋装置正常工作。
3.11.3 确信地板打扫干净,易燃物被润湿或被金属片覆盖。堵起地板和墙上所有的洞,包括管道。
3.11.4 确信易燃液体被去除,油污清理干净。
3.11.5 确信易燃材料被移运载10米以外,不能移走的应用阻燃材料覆盖。
3.11.6 确信带有输送水软管或灭火器的火焰观测器已安装使用,以防止火花燃烧。
3.11.7 确信不在装过易燃液体的密闭的罐内工作,除非其经过彻底的吹扫。
3.11.8 确信易燃物已从管道和密闭的设备中去除,筛子和袋子也被清除干净。
3.11.9 完成工作后,确信在这个地方有人观察数小时,在相关区域楼板上下都要检查有无暗火。
3.11.10 工作完成后所有卡都归还至管理者手中,保存在安全部门的档案中。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