符号意识,我引导同学们尝试着把文字语言转化为符号语言。
学生知识的掌握是通过“学得”和“习得”而来的,所以下面我给出了一道例题,和两个练习题。带领同学们进入第五个环节,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环节5:巩固新知,学以致用
这道例题是基本型的,直接利用结论,目的是强化学生对结论的理解。解题的关键点在公共边的发现上。我将在黑板上板书这道例题的正确解题格式,同时让同学们明确了,判段两个三角形全等的推理过程,叫做证明三角形全等。
接下来的第一道练习题,是例题的变式考察。目的是让学生感到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传达了数学中的转化思想,培养学生把间接条件转化为直接条件的能力。
第二道练习题,是实际应用问题,让同学们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的辩证思想。
因为良好的课堂小结设计可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产生画龙点睛、余味无穷、启迪智慧的效果。所以接下来带领同学们进入第六个环节,温故反思,任务后延
环节6:温故反思,任务后延
在课堂接近尾声时,我和同学们一起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回顾。再次点出重点、难点。让学生通过知识性内容的小结,把所学的知识纳入到自己已有的知识结构中去。通过数学思想方法的小结,使学生更深刻的理解数学思想方法在解题中的地位与应用,并且逐渐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品质。
然后我针对学生素质的差异设计了有层次的作业题,留给学生课后自主探索,这样既使学生掌握了知识点,又使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所提高,从而达到拔尖和减负的目的。
六、学习评价
在探究活动中,通过一系列环节的设计,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导学为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教学当中,我将通过“课堂观察、课外作业、课后访谈、以及日后的书面测验等多种方法对学生进行全面评价,在学生小组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是否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是否愿意与他人合作交流,能否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思考过程,在对学生知识技能、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各方面的表现进行评价的同时,注重对学生学习过程的整体评价,
并根据评价结果调整自己的教学内容和方法,使学生真正的成为课堂的主人。
七、板书设计
板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由于借助了多媒体辅助教学,我的板书将分为3个区域,这样设计既体现知识,又体现方法,清晰直观,便于学生理解记忆,体现教学过程与教学目标的统一。
以上就是我对《三角形全等的条件》这一课的设计说明,有不足之处请评委老师们指正,谢谢大家。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