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体育教案-三级跳远 - 高中体育教案 - 模板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 6:47:2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体育教案-三级跳远_高中体育教案_模板

三级跳远课的设想一.指导思想 根据高中学生思想较成熟,对运动技术的掌握能力增强,对自身运动项目具有一定的选择性这一特点及体现“健康第一”、发挥“双主”优势这一指导思想,较为灵活地安排该节课,旨在创造轻松活泼的课堂气氛,愉悦身心,曾强体质,提高技术。 二.教材分析

该节课是三级跳远单元的第一节课。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初步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体会出三级跳远的三步节奏。三级跳远的技术对于高中生来说已不再是高难度的运动技术,关键是学生愿不愿学和教师如何去引导其学的问题。解决了上述问题,该目标就不难实现。另外三级跳远对下肢的爆发力及人体的协调性和心理素质的要求较高,所以采取各种方式的跳跃练习来增强体质、发展力量、提高跳跃能力、增强协调性、锻炼意志品质、愉悦身心是这节课的又一重要目标。 三.教学步骤

1.通过“五官移位”这一趣味性的游戏,将学生注意力集中到课堂,然后听着音乐根据个体差异选择做四肢、腰腹及牵拉韧带的徒手操,这样会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克服以往徒手操的整齐划一的教学模式,避免了单调、呆板的缺陷,以调动学生的运动兴趣。通过竞赛的形式有针对性地进行跨步跳和单足跳练习,在为主要内容作好准备的同时又调动了学生参与运动的兴趣和积极性,同时还培养了学生争强好胜,奋勇拚搏的体育精神。

2.因该节课为三级跳远的第一节课,所以就将场地设在宽阔的跑道上进行。由示范讲解、出示教学挂图开始,使学生对三级跳远有个完事的初步认识。原地跳跃练习和4-6步行进间跳跃练习,促使学生掌握三级跳远的基本技术,再通过跳过实心球练习来掌握“三步”的节奏,最后进行完整的动作练习。另外,期间要多注意学生的反馈信息,适时加以引导。 3.设置各种跳跃练习的场地,要求学生自由分组和选择运动项目,发挥个人跳跃特长,提高特长项目的技术水平和终身体育能力,提高下肢爆发力,增强协调性。通过自主组织些跳跃游戏(斗鸡、跳绳等)来增强体质的锻炼和培养学生群体意识及团结协作的集体主义精神,达到愉悦身心,增进健康的目的。 三 级 跳 远 课 教 案

班级:高二(7)班 时间:03学年第二学期第六周星期一 授课者 章 成 教材

1. 三级跳远教学:助跑与起跳相结合、第一跳与第二跳、第二跳与第三跳相结合技术。 2. 发展跳跃特长项目练习 教学任务

1. 基本掌握三级跳远的技术动作:对三级跳远的完整技术有初步的了解,能体会出三级跳远的动作节奏。

2. 通过各种跳跃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协调性,发展下肢力量及爆发力。 3. 培养学生勤守纪的自觉性及跳跃特长,提高运动锻炼的兴趣。 部分 课的内容

主 导 作 用 主 体 作 用 练习分量 次数

时间 强度 开始部分

一.集合整队、宣布课的内容,查人数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 集中注意力 练习:五官移位。方法:听口令做动作。 1. 向学生问好 2. 安排见习生 3. 宣布的内容

1. 发口令:眼、耳、鼻、口、脸等 2. 要求学生两人一组练习

提示:可引导学生按照不同要求做动作,如发口令者做与口令相悖的诱导动作,要示对方要按口令做出正确动作等。 1. 体育委员集合

[1] [2] [3] [4] [5] [6] 下一页 教 材

头手倒立向前滚翻成蹲立(男) 肩肘倒立向前滚动成蹲立(女)

难点:控制身体重心、掌握身体平衡的能力 重点:动作自然协调、稳定性强,滚动圆滑。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学生知道做头手倒立和肩肘倒立时控制身体重心平衡的方法。

能力目标:学生能基本独立完成头手倒立和肩肘倒立,并难维持3秒钟,在帮助下完成向前滚翻成蹲立动作。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克服困难,相互学习帮助的优良品质。 教学过程() 教学内容

教 师 活 动 时间

学 生 活 动 练习次数

教师提前到场,准备好场地、器材,等候上课。

体育委员带领全班同学按约定地点集合,检查到班人数并向老师汇报出勤情况。 开

始 部 分 一 课 堂 常 规

1、 在集合地点观察学生,并检查学生人数及服装。

2、“同学们好!”

3、宣布本课的学习内容,揭示目标和要求。 1、

[1] [2] [3] [4] [5] [6] 下一页

教材内容篮球: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课的目标1、认知目标:进一步建立运球,双手胸前传接球动作概念。

2、技能目标:巩固提高运球、传接球技术动作和对球的控 制和支配 能力,发展灵敏、速度、耐力等身体素质。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勇敢、机智、果断、胜不骄、败不

馁的优良 品质和团结一致、密切配合的集体主义精神。场地器材篮球41只;录音机1台;篮球场一个。课的部分教学内容及手段组织教法开始部分2’1、体育委员整队,清点人数。并向教师报告。

2、师生问好,宣布本课的教学内容和目标,

以及注意事项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如图示一:

要求:精神饱满,注意力集中。准备部分8’一、配乐游戏:小渔网(4’)

方法:游戏开始,担任“小渔网”的同学在场内用手触及正在跑动的其他同学,其他同学用各种躲闪、摆脱动作在场内积极跑动,被触到者加入“小渔网”,等“小渔网”扩大到四人时,重新组成二个“小渔网”进行活动。以此类推,逐渐组成许多“小渔网”直到剩下最后一名时游戏结束。 规则:(1)“小渔网”不得松手触人。

(2)在游戏过程中不得逃出界外,被迫出界者作被触到论处。 二、熟悉球性(4’)

方法:球绕肘转、绕腰、膝转、“8”字绕环,指尖拨球,各种姿势的抛接球等。一、组织:如图示二:教法:讲解,示范,师生按规则集体练习。

要求:“鱼”要机智、灵活、勇敢。“鱼网”要动脑筋、协力、果断、快速。 二、组织:散点练习

教法: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 要求:球尽量不要落地。基本部分30’一、运球:(6’)

A、高低运球,B、单手前后左右运球,C、左右手交替运球,D、体前变向运球,E、胯下运球,F、急停急起运球。

重点:运球的手型,按拍球的部位、力量。

要求:原地和行进间交替进行。护球尽量眼睛注意前方。 二、抢运球(5’)

方法:在整个篮球场上进行。一半同学持球,另一半同学无球。游戏开始,持球同学在场内运球,在运球中要躲避无球同学的抢断,无球同学则用合理的动作进行抢断球,一旦抢到球后互换。

规则:A、无球者不得用推、拉等犯规动作抢球,B、发生被迫运球出界或违例情况,按被抢断论处。

重点:对球的控制与掌握 难点:技术要准确熟练

三、原地二人一球传接球(3’)

重点:上下肢协调配合四、原地二人一球运球、传球(2’) 重点:技术的衔接连贯

五、4 人一球,行进间运球后传球(4’) 重点:弧线运球、跑动、双手胸前传接球。 六、4人一球,一人防守,三人传接球。

要求:双手传接球,进攻队员可运球移动,防守队员抢断球积极。 七、接龙传球接力比赛(6’)

方法:分两组进行,左右间隔2-3米,前后间隔4-5米,“接龙”传球20只球,以完成时间和成功率多少定胜负。

重点:传接球的快速能力和准确性。一、组织:在篮球场内散点练习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指导学生自由模仿、创造练习。教师巡视、指导、纠错。二、组织:同上在球场内散点

教法:教师讲解、示范、学生练习。

要求:先进行一对一的“抢运球”练习,然后共同“抢运球”严格按照规则进行。三、四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三教法:讲解、示范、纠错,教师巡视指导。 五、六练习的组织如图示四 七练习的组织如图示五:(略) 教法:讲解、示范,练习,比赛。

要求:先练习,后比赛。结束部分5’一、整理运动:配乐伸展放松操 二、小结,收回器材。组织:散点

教法:听音乐,教师讲解、示范,学生模仿练习。

组织:成四列横队集合。课的预计1、练习密度:55%左右; 2、运动负荷:中上; 3、平均心率:120次/分左右

4、最高心率:180次/分。 心率曲线(略)

第二课时:达芬奇与《蒙娜丽莎》

----用高中生心理学指导美术课教学 课 型:高一美术欣赏课 授课班级:高一、一班

授课时间:1课时 设计思路: 二十一世纪,伴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的不断深入,人才特别是儿童青少年成才问题越来越突出 ,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制约因素。社会要求人才不仅应具备良好的科学文化素质,而且人才应一专多能,并具备良好的身心素质。本课的教学,就是在这样的指导思想下,用心理健康教育思想和高中生心理学来指导美术欣赏课教学,试图寻求学科教学与心理教育的最佳结合点,使学科大综合,找到一种师生互动、平等轻松且创新性、实践性很强的课型。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欣赏、总结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其名作《蒙娜丽莎》,并能结合现代社会的发展去评价和联想。

2、情意目标:提高学生审美情操,对世界文化的热爱之情;培养学生开放的心理、主动和积极的参与心态,自信及成功的体验。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独立学习、思考、实践的能力,协作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美术欣赏能力和评价能力。

教学重、难点:

1、达芬奇艺术生平及名作《蒙娜丽莎》的欣赏、总结。

体育教案-三级跳远 - 高中体育教案 - 模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je32ex3d3fre38hic91cf865brly010la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