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管理缺陷简析
一、 缺乏战略规划 1、
会使员工没有“共同目标”(不知道明年干什么?这个项目
干完以后干什么?)和不稳定、不安全感,而导致凝聚力下降、丧失团队精神; 2、 3、
金融结构“客户评价”低,难以引进投资;
最可怕的是总经理都不清楚企业的SWOT,不知道企业明
年、后年干什么?产销目标?市场份额目标?是否进入异地发展?计划进入哪些城市?如何进入? 二、 法人治理结构不完善
1、《公司章程》不规范,与实际不符,没有及时、适当修正; 2、缺乏与《公司章程》相配套的“细则”、“规则” 如“股东大会议事规则”“董事会会议议事规则”等; 4、
没有预防性的配套制度
如“关联交易细则”“增资扩股方案”等。 三、 组织机构不合理
组织机构的含义:一是目的、层级、关联性。二是组织。包括:企业战略、核心能力、部门的使命和职责、岗位的设置和职责,清晰的责权利体系,明确组织决策和冲突解决的规划和制度,建立部门的考核和激励机制,梳理工作流程、管理流程和决策流程,并建立内部协调和控制体系。
1
问题现象: 1、 2、 3、
过分简单粗略;
过于理想化,套用不切实际;
职权划定不充分。没有会商和统筹的职权设计,重复和
遗漏在所难免; 4、
职权规定不合理。对岗位和部门赋予充分权利的同时应
规定合理有效的约束机制,并严肃执行; 5、 6、
职责衔接不明确,易导致有利争着管,麻烦相互推; 没有支持性的配套管控体系。如《组织章程》《会议制
度》《请示制度》等。
四、 管理制度不健全
管理制度是企业“法制”的具体体现,是组织工作的依据。 1、 2、 3、
制度的全面性差,覆盖率低,尤其缺乏管理和业务流程; 制度的适宜性差;
制度的完整性差。制度的内容一般应该包括:目的、适用
情况和范围、职责分配、流程、奖惩措施、相关文件等; 4、 5、
制度繁简无度;
制度的时效性差。在保证制度稳定、连续的情况下实行动
态管理; 6、
制度预见性差。
五、 制度执行不到位 不执行等于没有制度。
2
1、 2、
执行松紧随意无度; 执行力差
① 制度可执行性差; ② 领导带头不执行;
③ 忽略过程,只强调结果。事实上,过程是结果的必要条件,结果是过程的必然反映。 ④ 执行成本高而不执行;
⑤ 制度执行尺度不一致,导致制度形同虚设; ⑥ 缺乏监督导致不执行; ⑦ 强度衰减导致不执行。 六、 企业管理方法不当
不同发展阶段有不同的管理重点,应当采取不同的管理方法。 七、 缺乏企业文化的培养和造就
文化力可以体现为制度的“流畅性”和“执行力”等刚性的一面,有利于挖掘制度的“人性化”和“自觉性”等柔性的一面。 小企业往往存在“家族式”和“江湖式”模式,靠个人热情和自觉性随机管理的通病,因此没有企业文化认同,缺乏凝聚力、团队合作意识和精神,一旦遇到较大的困难就会崩溃,作鸟兽散; 八、 没有管理费用预算
既没有压缩节约目标,也没有改进方案; 九、 无视企业管理问题
投资人小富即安,取得一点成绩沾沾、自喜忘乎所以;
3
管理者不想正视,怕被看作管理水平和能力不够; 一般人员在“受害者”和“受益者”之间纠结,最终用“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说服自己,得过且过;
总之,管理者和一般工作人员因为“打工者”的临时思想,不可避免的存在一定的惰性,因此战略目标指导下的管理目标必不可少。
4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