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DNA复制与转录、翻译、PCR的区别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6:18:1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DNA复制、转录、翻译以及PCR技术比较

DNA复制(细胞内复制) DNA复制是指DNA双链在细胞分裂以前进行的复制过程,复制的结果是一条双链变成两条一样的双链(如果复制过程正常的话),每条双链都与原来的双链一样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 DNA分子中的两条链 解旋酶、DNA聚合酶等(DNA连接酶) K|S|5U(转 录 DNA分子首先解开双链以DNA的一条链为模板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合成RNA的过程 细胞核、线粒体、叶绿体 K|S|5U翻 译 以mRNA为模板,以tRNA为运载工具.合成具有一定氨基酸顺序的蛋白质的过程 K|S|5U整理:李秀志 编号: PCR技术(体外DNA复制技术) PCR技术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片段的核酸合成技术。 概念 场所 原料 模板 酶 能量 过程 细胞质(核糖体) K|S|5U体外 4种游离脱氧核苷酸 目的基因(或目的基因的两条链) K|S|5U4种游离核糖核苷酸 K|S|5U20种游离氨基酸 K|S|5UDNA中的一条链 K|S|5UmRNA K|S|5U解旋酶、RNA聚合酶等 ATP 1、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解开双螺旋;2、以解开的一条DNA链为模板,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游离的核糖核苷酸与脱氧核苷酸配对,3、核糖核苷酸间通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RNA(mRNA,tRNA,rRNA) 不要求氨基酰tRNA合成酶、氨肽酶等 ATP mRNA从核孔进入细胞质,与核糖体结合,从起始密码子(AUG)开始翻译。tRNA一端携带氨基酸进入核糖体.另一端的反密码子与mRNA上的密码子配对,两氨基酸间形成肽键。核糖体继续耐热DNA聚合酶(Taq酶) 不需要ATP,能量来自外界加热 1、变性:即加热至高温使得目的基因的双链打开(解旋,但不需要解旋酶);2、退火 (复性):降温使得解开的两条链分别与引物结合;3、延伸:在Taq酶的作用下,按碱基互补配对原则,脱氧核苷ATP 1、解旋:在解旋酶作用下,利用ATP释放的能量解开双螺旋;2、在DNA聚合酶的作用下,按照碱基互补配对原则,把游离的脱氧核苷酸连接到模板链上,并使脱氧核苷酸之间过磷酸二酯键连接;3、沿着模板链不断延伸,最终形成两个一模一样的DNA分子。 沿mRNA 移动,每次移动一个密码子,酸之间过磷酸二酯键连接成新链。重复至终止密码结束,肽链形成 上述三步,就能获得大量的目的基因。 扩增后,模板链与新合成的子链形成具有双螺旋结构的目的基因 一条mRNA可与多个核糖体结合翻译成多条相同的多肽链 1、半保留复制;2、快速大量复制 模板 去向 特点 复制后,模板链与新形成的子链形成双螺旋结构 1、边解旋边复制;2、半保留复制 转录后,模板链与非模板链重新形成双螺旋结构 边解旋边转录 分解成核糖核苷酸 产物 形成两个完整的DNA分子 三种单链RNA 蛋白质(多肽链) 短时间内形成大量的目的基因 二、在基因过程的各种检测和鉴定:

1、标记基因:为了检测目的基因(目的基因表达载体)是否导入受体细胞; 2、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插到染色体DNA上(工具:基因探针) 3、用DNA分子杂交法:检测目的基因是否转录出mRNA(工具:基因探针); 4、用抗原—抗体杂交法:检测mRNA是否翻译出蛋白质; 5、鉴定:个体水平鉴定:比如抗虫实验。

搜索更多关于: DNA复制与转录、翻译、PCR的区别  的文档
DNA复制与转录、翻译、PCR的区别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ct3c1jox557eja0pt8b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