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护理应知应会 - 图文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5 3:12: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手术后,手术部位感染及术后可能发生的全身性感染。

(2)外科手术预防用药基本原则:根据手术野有否污染或污染可能,决定是否预防用抗菌药物。

①清洁手术:手术野为人体无菌部位,局部无炎症、无损伤,也不涉及呼吸道、消化道、泌尿生殖道等人体与外界相通的器官。手术野无污染,通常不需预防用抗菌药物,仅在下列情况时可考虑预防用药:A.手术范围大、时间长、污染机会增加;B.手术涉及重要脏器,一旦发生感染将造成严重后果者,如头颅手术、心脏手术、眼内手术等;C.异物植入手术,如人工心瓣膜植入、永久性心脏起博器放置、人工关节置换等;D.高龄或免疫缺陷者等高危人群。腹股沟疝修补术(包括补片修补术)、甲状腺疾病手术、乳腺疾病手术、关节镜检查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手术、颅骨肿物切除手术和经血管途径介入诊断手术患者原则上不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清洁手术预防使用抗菌药物的比率不得超过30%。 ②清洁一污染手术:上、下呼吸道、上、下消化道、泌尿生殖道手术,或经以上器官的手术,如经口咽部大手术、经阴道子宫切除术、经直肠前列腺手术,以及开放性骨折或创伤手术。由于手术部位存在大量人体寄生菌群,手术时可能污染手术野引致感染,故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③污染手术:由于胃肠道、尿路、胆道体液大量溢出或开放性创伤未经扩创等已造成手术野严重污染的手术。此类手术需预防用抗菌药物。

术前已存在细菌性感染的手术,如腹腔脏器穿孔腹膜炎、脓肿切除术、气性坏疽截肢术等,属抗菌药物治疗性应用,不属预防应用范畴。 ④外科预防用抗菌药物的选择及给药方法:

抗菌药物的选择视预防目的而定。对具有预防使用抗菌药物指征的,参照((常见手术预防用抗菌药物表))(见内医院字[2 013] 112号)选用抗菌药物。也可以根据临床实际需要,合理使用其他抗菌药物。 为预防术后切口感染,应针对金黄色葡萄球菌(以下简称金葡菌)选用药物。预防手术部位感染或金身性感染,则需依据手术野污染或可能的污染菌种类选用,如结肠或直肠手术前应选用对大肠埃希菌和脆弱拟杆菌有效的抗菌药物。选 用的抗菌药物必须是疗效肯定、安全、使用方便及价格相对较低的品种。

⑤给药方法:接受I类切口手术者,在术前0.5—2小时内给药,或麻醉开始时给药,使手术切口暴露时局部组织中已达到足以杀灭手术过程中入侵切口细菌的药物浓度。预防用药情况由手术麻醉科负责记录在手术麻醉记录单上。如果手 术时间超过3小时,或失血量大( >1500 ml),可手术中给予第2剂。抗菌药物的有效覆盖时间应包括整个手术过程和手术结束后4小时,总的预防用药时间不超过24小时。手术时间较短(<2小时)的清洁手术,术前用药一次即可。接受清 洁一污染手术者的手术时预防用药时间亦为24小时,必要时延长至48小时。污染手术可依据患者情况酌量延长。对手术前已形成感染者,抗菌药物使用时间应按治疗性应用而定。

⑥严格控制氟喹诺酮类药物作为外科围手术期预防用药。 四、药品不良反应相关内容 1.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是指合格药品在正常用法用量下出现的与用药目的无关的有害反应。

药品不良反应包括:一般的不良反应,新的不良反应及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 2.什么是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

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和监测,是指药品不良反应的发现、报告、评价和控制的过程。

3.药品不良反应报告原则是什么? 可疑即报。

4.发生药品不良反应后应如何处置、报告?

各科室发现药品不良反应(一般、新的、严重的)或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积极进行临床救治,做好医疗记录,如实记入病历中;保存好相关药品及物品的留样;填报《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表》,并通知药学部对事件进行及时的调查及分析,联系电话 , 5.什么是严重药品不良反应?

是指因使用药品引起以下损害情形之一的反应: (1)导致死亡: (2)危及生命;

(3)致癌、致畸、致出生缺陷:

(4)导致显著的或者永久的人体伤残或者器官功能的损伤; (5)导致住院或者住院时间延长:

(6)导致其他重要医学事件,如不进行治疗可能出现上述所列情况的。 6.什么是新药的不良反应?

是指药品说明书中未载明的不良反应。说明书中已有描述,但不良反应发生的性质、程度、后果或者频率与说明书描述不一致或者更严重的,按照新的药品不良反应处理。

新药的不良反应必须进行及时的调查、分析。 7.什么是药品群体不良事件?

是指同一药品在使用过程中,在相对集中的时间、区域内,对一定数量人群的身体健康或者生命安全造成损害或者威胁,需要予以紧急处置的事件。同一药品:指同一生产企业生产的同一药品名称、同一剂型、同一规格的药品。 8.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如何报告? 药品生产、经营企业和医疗机构获知或者发现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后,应当立即通过电话或者传真等方式报所在地的县级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和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机构,必要时可以越级报告;同时填写《药品群体不良事件基 本信息表》,对每一病例还应当及时填写《药品不良反应/事件报告表》,通过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信息网络报告。 9.新药的不良反应如何报告?

新药监测期内的国产药品应当报告该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其他国产药品,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进口药品自首次获准进口之日起5年内,报告该进口药品的所有不良反应;满5年的,报告新的和严重的不良反应。 10.药品不良反应报告的时限?

新的、严重的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15日内报告,其中死亡病例须立即报告;其他药品不良反应应当在30日内报告。有随访信息的,应当及时报告。 11.药品不良反应如何上报?

医护人员或患者→各科室药品不良反应监测员→填写药品不良反应报告表→医院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药学处),由相关工作人员审核后报告至国家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

12.冰箱储存药品管理要求有哪些?

(1)温度计应有校准记录,在温度记录表上标注即可: (2)温度记录本应在冰箱附近,记录温度应真实、准确; (3)有特殊温度要求的药品应按照药品说明书要求储存,并应注意检查效期; (4)应采取措施防止冷藏药品结冰:

(5)为保证药品在适宜的温度下保存,不宜将药品码放在冰箱门架子上: (6)药品码放时,应与冰箱四壁留有空隙,药品间应留有空隙,保证冷藏质量;

(7)药品码放时,标签应向外,不得混放,避免取错;

(8)冰箱应常备完全冷冻的冰袋,以备停电时较长时间维持低温。停电时非必须情况下,不得开启冰箱门;

(9)取用冰箱内药品时,应尽量迅速,防止开门时间过长。

第五章 医院感染管理基本知识

以下为医院感染管理相关知识节选,完整内容请见院感相关手册。 一、医院感染相关知识 1.什么是医院感染?

指住院病人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间发生的感染和在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者入院时已处于潜伏期的感染。医院工作人员在医院内获得的感染也属医院感染。 2.哪些情况属于医院感染?

(1)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时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期后发生的感染为医院感染。 (2)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

(3)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它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

(4)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

(5)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 (6)医务人员在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3.什么是医源性感染?

指在医学服务中,因病原体传播引起的感染。 4.什么是特殊病原体的医院感染?

指发生甲类传染病或依照甲类传染病管理的乙类传染病的医院感染。 5.什么是感染链?

感染在医院内传播的三个环节,即感染源、传播途径和易感人群。 6.什么是医院感染暴发?

是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发生3例以上同种同源感染病例的现象。

7.什么是疑似医院感染暴发?

指在医疗机构或其科室的患者中,短时间内出现3例以上临床症候群相似、怀疑有共同感染源的感染病例;或者3例以上怀疑有共同感染源或感染途径的 感染病例现象。

8.当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医院感染暴发时如何处置?

医院发生疑似医院感染暴发或者医院感染暴发,应当及时采取有效处理措施,控制感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积极实施医疗救治,保障医疗安全;同时,应

当及时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环境卫生学检测以及有关的标本采集、病原学检查等工作。

9.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部门有哪些? 重症监护病房( ICU)、手术室、新生儿室、血液净化室、内镜诊疗中心(室)、消毒供应中心、治疗室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部门。 10.医院感染管理工作的重点环节有哪些?

各种手术、注射、插管、内镜诊疗操作、无菌操作、手卫生、消毒药械的管理、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管理、灭菌物品的管理、消毒灭菌效果的监测、医院感染病例的监测、抗生素的合理应用、感染性疾病患者的管理以及医疗废物的管 理等均是医院感染管理的重点环节。 二、手卫生相关知识 1.什么是手卫生?

为医务人员洗手、卫生手消毒和外科手消毒的总称。 2.什么是洗手?

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去除手部皮肤污垢、碎屑和部分致病菌的过程。

3.什么是卫生手消毒?

医务人员用速干手消毒剂揉搓双手,以减少手部暂居菌的过程。 4.医务人员洗手方法是什么?

(1)在流动水下,使双手充分淋湿。

(2)取适量洗手液,均匀涂抹至整个手掌、手背、手指和指缝。 (3)认真揉搓双手至少1 5秒钟,应注意清洗双手所有皮肤,包括指背、指尖和指缝,具体揉搓步骤为:

①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揉搓。

②手心对于背沿指缝相互揉搓,交换进行。 ③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指缝相互揉搓。

④弯曲手指使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⑤右手握住左手大拇指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⑥将五个手指尖并拢放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揉搓,交换进行。 (4)在流动水下彻底冲净双手,擦干,取适量护手液护肤。 5.什么是外科手消毒?

外科手术前医务人员用肥皂(皂液)和流动水洗手,再用手消毒剂清除或者杀灭手部暂居菌和减少常居菌的过程。使用的手消毒剂可具有持续抗菌活性。 6.外科手消毒应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先洗手,后消毒;

(2)不同患者手术之间、手套破损或手被污染时,应重新进行外科手消毒。7.外科洗手方法与要求有哪些?

(1)洗手之前应先摘除手部饰物,并修剪指甲,长度应不超过指尖。 (2)取适量的清洁剂清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并认真揉搓。清洁双手时,应注意清洁指甲下的污垢和手部皮肤的皱褶处。 (3)流动水冲洗双手、前臂和上臂下l/3。

(4)使用于手物品擦干双手、前臂和上臂下1/3。 三、消毒与隔离相关知识 1.什么是标准预防?

搜索更多关于: 护理应知应会 - 图文 的文档
护理应知应会 - 图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d6fe9u0816vudb8bhn079ew80o94h00sfu_10.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