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3份试卷合集】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9 21:33:46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1)在试管Ⅰ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 (2)在试管Ⅱ里加入的试剂是_____;

(3)为了制得白色 Fe(OH)2 沉淀, 在试管Ⅰ和Ⅱ中加入试剂,打开止水夹,塞紧塞子后的实验步骤 是_____。(4)这样生成的 Fe(OH)2 沉淀能较长时间保持白色,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推断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3.(8分)以淀粉为主要原料合成-种具有果香味的物质C和化合物d的合成路线如下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B分子中的官能团名称为_______________。 (2)反应⑧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反应⑤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 (4)反应⑥用于实验室制乙烯,为除去其中可能混有的SO2应选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

(5)己知D的相对分子量为118,其中碳、氢两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0.68%、5.08%,其余为氧元素,则D能发生酯化反应,且分子中只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则D的结构简式______________。

(6)请补充完整检验反应①淀粉水解程度的实验方案:取反应①的溶液2mL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 实验中可供选择的试剂:10%的NaOH溶液、新制Cu(OH)2悬浊液、碘水. 五、综合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10分)

24.(10分)球比赛中当运动员肌肉挫伤或扭伤时,队医会迅速对运动员的受伤部位喷射一种药剂——氯乙烷(沸点为12. 27℃)进行局部冷冻麻醉应急处理。

(1)乙烯和氯化氢在加热及催化剂的条件下反应生成氯乙烷的反应方程式为____,其反应类型是 ___。 (2)氯乙烷用于冷冻麻醉应急处理的原理是____。 a.氯乙烷不易燃烧 b.氯乙烷易挥发 c.氯乙烷易溶于有机溶剂 d.氯乙烷难溶于水

参考答案

一、单选题(本题包括2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D 【解析】 【详解】

A项,图甲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随着H2O2浓度的增大,单位时间内H2O2浓度变化量越大,其分解速率越快,故A项错误;

B项,图乙表明,其它条件相同时,随着NaOH浓度的增大,即溶液pH的增大,单位时间内H2O2浓度变化量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快,故B项错误;

C项,由图丙可知,少量Mn存在时,1.0mol/LNaOH条件下对应的H2O2分解速率要小于0.1mol/LNaOH时的分解速率,因此并不是碱性越强,H2O2分解速率越快,故C项错误;

D项,由图丁可知,pH相同的碱性条件下,Mn浓度越大,H2O2分解速率越大,故D项正确; 综上所述,本题选D。 2.C

【解析】根据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推知元素a、b、c、d、e分别为O、Na、Al、Si、Cl, A. c元素的离子Al3+半径比e的离子Cl-少一个电子层,半径小,选项A正确;B. H2SiO3酸性比HClO4弱,选项B正确;C. b、c、d三种元素对应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NaOH、Al(OH)3、H2SiO3中Al(OH)3与H2SiO3不反应,选项C 错误;D. a与b两种元素可形成既有离子键又有非极性共价键的化合物Na2O2,选项D正确。答案选择C。

点睛: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周期律的知识,根据原子半径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可推知元素a、b、c、d、e分别为O、Na、Al、Si、Cl,据此分析解答。 3.B

【解析】分析:根据X、Y、Z物质的量的变化判断反应物、产物,利用物质的量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确定化学计量数,据此书写化学方程式;t0时达到平衡。

X、Y的物质的量增大,Z物质的量减小,X生成1.8mol,详解:由图可知,为生成物,为反应物,到平衡后,Y生成1.2mol,Z反应1.8mol,X、Y、Z的化学计量数之比=1.8:1.2:1.8=3:2:3,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Z

3X+2Y,是可逆反应,故A正确;B、化学平衡时各组分的浓度不再随时间变化而变化,故X、

2+

2+

Y、Z的质量也不再改变,但反应仍在进行,正速率等于逆速率,但不等于0,故B错误;C、根据图象L-1,D、可知平衡时Z的浓度为1.8mol/2L=0.9mol·故C正确;t0时,Z的转化率为(3.0-1.2)/3×100%=60%,故D正确;故选D。 4.B 【解析】 【详解】

A. H2O的分子构型为V型,三点可以确定一个面,即H2O的三个原子共处一面,A不符合题意; B. CH4的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则其5个原子中,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B符合题意;

C. C2H4的空间构型为矩形,由于碳碳双键不可扭转,其6个原子形成了平面矩形, C不符合题意; D. 苯环可以看成是单双键交替的六元环,由于碳碳双键不可扭转,所以6个C共平面,则6个H也在该平面上,即苯环的12个原子共平面,D不符合题意; 故合理选项为B。 【点睛】

对于原子共平面的问题,要先想象并熟记分子的空间结构,再去判断有几个原子共平面。其中碳碳双键、碳碳三键、苯环的构成原子及与其直接相连的原子一定共平面。 5.C 【解析】 【分析】 【详解】

A项,为避免浪费和污染环境,应该回收、利用废旧金属,故A项正确; B项,提炼金属要经过矿石的富集、冶炼、精炼三步,故B项正确;

C项,大部分活泼金属可通过电解其熔融盐制得,但制备铝要采用电解氧化铝的方法,故C项错误; D项,可以利用焦炭、一氧化碳、氢气或活泼金属等还原剂通过热还原法冶炼金属,故D项正确。 答案选C。 6.C 【解析】 【分析】 【详解】

Na+、Mg2+、O2- 和F-离子核外电子排布都是2、8的电子层结构。对于电子层结构相同的离子来说,核电荷数越大,离子半径就越小,所以离子半径最大的是O2-,选C。 7.A 【解析】 【分析】

【详解】

反应速率通常用单位时间内浓度的变化量来表示,由生成物B的浓度在10 s内从1.5 mol/L变成2.0 mol/L,则这10 s内B的平均反应速率是8.D

【解析】试题分析:A、氨气容易液化,转化成气体时,从外界吸收热量,常作制冷剂,故说法正确;B、氧化性和浓度有关,浓度越大,氧化性越强,故说法正确;C、铵盐见光受热易分解,因此密封且阴凉处保存,故说法正确;D、硝酸是氧化性算,和金属反应不产生氢气,故说法错误。 考点:考查氮及其化合物的性质等知识。 9.C 【解析】

分析:装置为原电池,M棒变粗为原电池正极,正极上金属离子得电子生成金属单质;N棒变细为原电池负极,据此分析判断。

详解:A.锌做负极,溶解变细,即M变细,A错误;

B.锌做负极,失电子溶解变细,M电极生成氢气不会变粗,B错误;

C.锌做负极,溶解N电极变细,银作正极,溶液中银离子得到电子析出铜,M变粗,C正确; D.Fe做负极,失电子发生氧化反应变细,铜做正极,正极上铁离子得电子生成亚铁离子,N极不变,D错误; 答案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了原电池原理,明确正负极的判断方法、电极反应类型即可解答,题目难度不大,侧重于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应用能力。注意原电池工作原理的应用,尤其是判断正负极时要结合电解质溶液的性质分析。 10.C

【解析】试题分析:A.乙酸能够溶解在乙醇中,不能使用分液的方法获得,错误。 B.溴苯容易容易苯中,不能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错误。C.乙酸乙酯和Na2CO3溶液是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可以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得到,错误。D.葡萄糖与果糖混合液是互溶的物质,不能使用分液的方法分离得到,错误。 考点:考查混合物能用分液法分离的判断的知识。 11.A 【解析】 【分析】

两种液体不能相互溶解,混合后分层,则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以此来解答。 【详解】

A.水和苯不互溶,混合后分层,则能用分液漏斗进行分离,选项A选; B.水与酒精混溶,应利用蒸馏法分离,选项B不选;

2.0mol/L?1.5mol/La=0.05 mol/(L?s)。故选A。

10s

【3份试卷合集】河南省焦作市2019-2020学年化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学业质量监测模拟试题.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d8ad84nq347hq70zb090vngk58yn6010dr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