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县域高质量发展的路径研究
作者:王丹丹 戴彧 王威
来源:《中国经贸导刊》2020年第08期
摘 要:县域城镇化已经成为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如何避免县域成为城乡二元割裂发展的分割线,正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智慧城市是目前国际公认的解决城市发展难题、提升城市品质和竞争力的重要途径,县域需顺应发展形势,有效发挥信息化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作用,以智慧城市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智慧城市 县域发展 信息化 新型城镇化 一、智慧城市推动县域发展的机制分析 (一)信息技术提升城市基础设施供给能力
从1978年到2018年,我国的城镇化率从17.8%提高到59.58%,城镇常住人口由1.7亿人增加到8.3亿人[1],大量人口短时间内涌入城市,为城市供给能力带来巨大压力,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进新型城镇化已成为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客观要求。
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重点任务分工中明确提出,要统筹建设综合基础设施,加快市政基础设施智能化转型。随着新型智慧城市的发展,信息技术在城市基础设施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大大提高了城市基础设施的供给能力。通过移动通信技术、物联网技术等,城市建筑、桥梁、道路、管网、灯杆等公共基础设施可实现“被感知”,海量感知数据被自动采集并上传至城市运营服务中心,经过统计、分析和处理,可以帮助城市管理者合理地配置和远程控制市政基础设施资源,从而达到管网扩容、节约能源、疏解交通等目的。 (二)数据资源提高城市治理科学精细水平
对于縣域来说,在短期爆发式的城镇化过程中往往忽视城镇建设规划,边建设、边规划,规划赶不上变化,很多县域城镇化甚至延续“摊大饼”的方式全面铺开,严重影响城市建设的系统性、科学性,也为城市管理带来了巨大的挑战。同时,随着近几年一二线城市产业结构加速调整,大量污染企业向位于城市群、都市区以外的县级单元迁移,对县域城市治理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时隔37年,2015年12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再次召开。会议提出要提升管理水平,着力打造智慧城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入推进城市执法体制改革 改进城市管理工作的指导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