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部版
表1.2-2基础承载网传输工程建设和投资规模统计表
管道(孔公里) 硅管(孔公里) 50 0 0 0 0 0 0 0 0 0 0 50 新建杆路(公里) 36 66.15 管道加挂光缆杆路(公(公里) 里) 25 242.4 563 69 41.4 55.2 59.8 27.6 46 36.8 50.6 41.4 32.2 1023 杆路光缆(公里) 管线投资金额(万元) 传输设备投资(万元) 180 1147 124 113 201 69 174 207 209 53 256 2733 分县投资总额(万元) 序号 县市 光交(个)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总计 市公司 61 308.55 91.2 910.3 1370.415 822.249 1090.3 2517.415 946.249 1209.332 1388.693 617.166 1087.61 937.888 1213.971 875.249 895.527 12779.4 莲都 76.65 南城 45.99 青田 61.32 缙云 66.43 云和 30.66 松阳 51.1 39.69 145.44 52.92 193.92 57.33 210.08 26.46 44.1 96.96 161.6 185.13 54.72 246.84 72.96 1096.332 267.41 79.04 1187.693 123.42 36.48 205.7 60.8 548.166 913.61 730.888 遂昌 40.88 龙泉 56.21 庆元 45.99 景宁 35.77 511 35.28 129.28 48.51 177.76 39.69 145.44 30.87 113.12 477 1641 164.56 48.64 226.27 66.88 1004.971 185.13 54.72 143.99 42.56 2118 608 822.249 639.527 10046.4
1.2.2骨干、汇聚机房建设
根据省公司建设指导意见,2012年全省100%以上的县市具备第二骨干机房,做到重要设备双节点主备保护,提高网络安全性。县市机房将采用2+N(第二骨干机房+汇聚机房)模式进行建设。 1.2.2.1机房选址要求
(1)机房的选址宜设置在管道资源丰富,光缆进出便利,骨干/汇聚应选择同时具备两个或两个以上进出局路由的区域,接入机房宜具备两个光缆进出局路由。
(2)节点机房的选址需要考虑后期建设和维护的便利性,选择合适的区域和方案进行建设。
(3)第二骨干机房应选择在县市主城区或近郊区域(开发区、新区),设置于主城区时与原骨干节点的距离宜不超过5km,面积较大的县市将第二骨干机房设置在开发区或新区时与原骨干节点的距离宜控制在15km以内。
(4)第二骨干机房必须在原有骨干光缆的沿途路由附近,避免引起对现有汇聚、
9
内部版
接入层网络的较大调整(网络结构,环路路由长度等)。
(5)可考虑将已有的条件较好的汇聚/接入层机房进行改造升级为第二骨干机房,也可考虑结合办公用房、营业厅等的建设进行选择。
(6)每个全业务区内应只设置一个全业务汇聚机房(或综合汇聚机房)。 (7)全业务接入区内如原传输汇聚机房因地域面积受限无法升级为综合汇聚机房时,且在该区域内暂时无法建设新的全业务汇聚机房满足业务接入需求时,宜在该用户接入密集而条件适合区域设置接入机房便于业务的接入。
(8)当全业务接入区内,部分固定有线接入密集区域用户与汇聚机房的OLT设备直接相连的衰耗超出设备允许范围,宜在该区域条件适合处建设接入机房解决用户需求。
(8)接入机房的交流电源引入要求引入一路较为可靠的市电电源,交流引入开关宜从楼层一级配电箱内引接,最低不低于二级配电箱引接。 1.2.2.2节点机房建设策略
各类型节点机房在满足业务需求的前提下,依据实际建设情况,有以下几点建设策略:
(1)各类型节点机房的建设方式:骨干机房优选自建的建设方式,次选购买条件较好的楼房,再次选择能长期租用且条件较好的楼房,骨干机房采用自建方式时可考虑和办公楼、营业厅合建,机房建议采用双层结构,上层布放设备,下层布放电源配套和设置光缆进线室;汇聚机房的建设方式优选自建,次选购买或能长期租用的条件较好的房屋。
(2)节点机房的规划策略:骨干机房每个县市设置2个,全业务汇聚机房每个全业务区设置1个,依据全业务接入需求合理设置接入机房。
(3)节点机房市电引入策略:鉴于各类型传输骨干/汇聚机房远期的市电引入需求较大,申请有难度且初期业务需求的市电引入容量不大,宜采取两阶段市电容量申请方式。即在机房建设时依照初期业务需求的市电容量进行申请,当业务发展到后期时再依照远期需求进行市电引入增容的申请。同时,为了减少市电增容改造时的工程,宜在初期建设时,用于市电引入的交流电缆依照远期引入市电容量选择规格。各类型机房初、远期市电引入的具体需求如下:
表1.2-2传输骨干/汇聚机房市电引入需求表
机房类型 骨干机房(基站共站建设) 骨干机房(非基站共站建设) 数据汇聚机房(基站共站建设) 初期市电引入需求 远期市电引入需求 >40KVA >25KVA >20KVA 10
>75KVA >50KVA >40KVA 进线电缆规格 RVVZ1000 4*50 mm2 RVVZ1000 4*35 mm2 RVVZ1000 4*25 mm2 内部版
机房类型 数据汇聚机房(非基站共站建设) 综合汇聚机房(基站共站建设) 综合汇聚机房(非基站共站建设) 初期市电引入需求 远期市电引入需求 >10KVA >25KVA >18KVA >18KVA >50KVA >25KVA 进线电缆规格 RVVZ1000 4*16 mm2 RVVZ1000 4*35 mm2 RVVZ1000 4*16 mm2
1.2.2.3机房建设规模和投资
城区骨干、汇聚机房规划建设规模按照县市维度划分,结合全业务建设区块,2012年机房建设规模和投资如下。
表1.2-3 骨干汇聚机房建设和投资规模统计表
县市 莲都(基建办) 南城 青田 缙云 云和 松阳 遂昌 龙泉 庆元 景宁 全市 第二骨干机房(个) 0 0 1 1 0 1 1 0 1 1 6 汇聚机房(个) 9 2 5 5 4 3 5 9 4 4 50 小计 9 2 6 6 4 4 6 9 5 5 56 节点机房投资金额(万元) 850 100 395 480 230 330 395 510 465 465 4220
1.3全业务规划建设
1.3.1全业务接入建设原则和指导思想
全业务接入项目遵循“面向需求、注重投资效益,整体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集中优势资源,积极稳妥推进项目建设。接入网管线建设要遵循“租、购、建、合作共享”相结合,掌握关键核心网络资源、合作共享用户资源的原则。
(1)根据政企客户部政企客户市场综合接入业务营销指导意见的要求进行全业务接入的政企客户预覆盖和政企客户接入,并按物理楼宇进行梳理,优先进行重要物理楼宇的覆盖。
(2)在小区建设上,要充分利用共建共享的政策,采取与其他运营商或资源所有
11
内部版
方合作、共建、共享、租用、置换等方式,快速获取小区管线资源和用户线资源的使用权。老小区或不具备改造条件的小区,不考虑强行予以接入;对于具备后期业务发展条件的新建小区的管线覆盖要逐步跟进,除满足无线系统小区室外覆盖、电梯覆盖和地下室覆盖外,同步开展小区家庭客户接入和家庭综合业务的推广。
(3)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园区,主要需考虑区内大中型企业和重要客户的全业务接入建设需求。跟进建设新区、开发区和工业园区等园区管道,在建设规模上,需考虑全业务接入建设需求和自建基站传输的建设需求,一般按主干道路全部覆盖、次主干道路基本间隔覆盖、其他道路选择覆盖的原则。为方便管线接入,需根据园区的规划,在企业和重要客户门口预留手孔、横穿管道等。
(4)加快高校园区综合接入项目建设,实现传输节点到校区楼宇的光纤预覆盖。对于已建有校园网的学校,建议采用谈判合作方式实现有线宽带快速接入。对于未建校园网的学校,建议采用共建共享、租用管线等方式进行校园网建设。
1.3.2全业务接入建设规模和投资
结合“无线城市.移动光网”,奋战180天劳动竞赛活动,建设以PON为主的全光网络:重点保障政府、事业单位、企业集团语音和宽带接入需求,满足政务公开、信息惠民等物联网应用的聚集需求;实现八县市城区、重要乡镇光纤到户,行政村村村通光纤,全市有线接入覆盖率达到85%,自建有线宽带用户接入率达到17%。
2012年GSM合计投资17928万,各县市建设规模和投资见下表。
表1.3-1 全业务网络建设和投资规模统计表
县市 市公司 莲都 南城 缙云 青田 云和 庆元 龙泉 遂昌 松阳 景宁 全市 建设户数(万户) 政企3250户+校园 4 0.5 4.2 4.4 1.45 1.45 3 2.2 3.4 1.4 26.00 12
投资金额 8828 1400 175 1470 1540 507.5 507.5 1050 770 1190 490 1792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