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的企业主要集中在民营企业、外资企业、三资企业、被改制的国有企业等具有现代企业制度的企业。
3.2 价格竞争策略
根据市场营销学的原理,一般来说,企业的市场竞争策略可以分为两种,即价格竞争策略和非价格竞争策略。所谓的价格竞争策略是指企业以产品(服务)低价赢得顾客或市场而采取的竞争策略;非价格竞争策略是指企业在产品(服务)、销售渠道、促销等方面为赢得顾客或市场而采取的竞争策略。
价格是决定顾客购买的重要因素。企业产品(服务)的价格能否被消费者接受,直接影响产品(服务)的销售量和产品在整个市场的份额,进而影响产品(服务)的竞争力。在市场竞争激烈时,第三方物流企业为了维持和提高产品的竞争力,以低价策略吸引消费者,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可行和有效的竞争策略,但是,低价策略也并非灵丹妙药,并非总是可行和有效。首先,追求利润是市场经济的法则,价格的下跌,并非总能保证销售收入和利润的增加。根据经济学原理,只有那些需求价格弹性大的商品,才能保证价格降低使销售收入增加,而利润是否能增加,不仅取决于销售收入的增加,还取决于增加服务供给所带来的成本的增加。所以,是否采取降价策略以及降价幅度的大小,取决于第三方物流企业服务的性质(需求弹性的大小)以及在现有技术水平下的投入产出关系等。
3.3 一对一营销策略
所谓一对一营销,就是商家愿意并能根据客户的特殊需求来相应调整自己的经营行为。这些特殊需求可能是客户主动提供的,也可能是商家主动从各种各样的渠道搜集到的。第三方物流企业在创业之时,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这个时候,选择合适的服务领域就至关重要。选择服务领域时应当注意以下几点:“不熟不做”;“由点及面”地拓展市场;“重点客户,重点服务”;创新“延伸服务”的服务品种;技术创新“精益求精”。“一对一营销”策略可以帮助企业发现并留住客户,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第三方物流企业能够逐步积累经验与资本,在一对一营销的基础上,发展更多的客户把市场做大。
3.4 客户资源整合策略
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是现代物流企业运作的基础。虽然现代物流企业运作强调服务的个性化,但是无论什么样的个性化,同一物流企业为不同的客户提供的物流运作资源却是基本相同的,不同的客户是可能的,但是可以在相同的资源基础上同时运作。第三方物流企业的规模化经营不仅是企业自身经营行为的需要,同时也是其承载不同客户、以更低的操作成本实现运作资源共享市场的表现。因此,从这个角度上讲,不同的客户在运作中是完全可以连接在一起共同运作的,但前提条件是资源的承载能力能予支持。客户资源整合就是基于上述分析得出的定论。
客户资源整合的方式和渠道包括客户资源匹配、运作资源匹配和信息资源匹配三种不同的方法。具体运作时,第三方物流企业更关注资源的合理匹配和低成本运行的操作实践,我认为整合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低附加值+高附加值”客户的整合;“大客户+小客户”的整合;“去程+返程”客户的整合;不同客户间的共同配送;不同运作时间的客户整合;不同
运作方式和流通渠道的客户整合。
3.5 品牌建设策略
品牌建设的总体设想是:在总体战略目标的指引下,打造第三方物流企业的品牌,增加企业的无形资产,使企业品牌在目标受众的潜意识中扎根,从而极大地促进企业在目标市场的销售和客户的维护。
3.6 营销创新策略
物流企业市场营销的创新没有固定的模式,市场营销人员企图在一夜之间就使商议中的客户与之合作是不可能的,但有一点是值得我们肯定的,那就是假如我们的物流营销人员能够树立客户服务思想,树立一切为客户着想的理念,千方百计为客户降低成本,优化客户的供应链,提供更优质、更完善、更低价的服务,那么我们物流市场营销就能获得不断创新的动力,就一定能够在物流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如果说市场调查、走访客户是一种“动态”的业务开发活动,那么报纸、杂志、电视、网络以及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关注和收集新近的业界信息,应该是一种“静态”的业务开发活动,由此我们就可以建立一个合理的快速的物流业务收集渠道,按照产品、行业、规模、区域等对客户市场进行细分,逐一分析、筛选,合理确定出开发对象。从这个角度而言,这些实际上就是物流市场营销的创新工作。企业在物流市场营销的创新中应该做到以下几点:熟悉市场行情;彻底地、充分地进行客户市场调研,了解客户的真正需求和动机所在;运用各种优化方法,进行运作资源、客户资源的整合,从而为客户降低成本,达到双赢的目的;将工业企业的一些营销方法嫁接到物流行业中来。
4. 结论
总之,第三方物流企业应根据市场与政策的变化,定期调整企业整体的市场营销战略和策略,通过多种活动提高企业在物流行业中的知名度与美誉度。提高操作质量,以信誉取胜;强化营销效果,提高知名度,打造企业品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