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充满活力和富有效率的统一
4. 基层民主自治实行: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制度。是一种基层自治和民主管理制度,是社会主义民主广泛而深刻的实践
5. 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的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势 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6. 依法治国是社会文敏进步的显著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基本要求。
1) 依法治国是共党执政方式的转变
2) 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保障 3) 发展社会会主义市场经济和扩大对外开放的需要 4) 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
7. 实行依法治国,必须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8. 2010年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基本形成
9.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法治中国”的目标和任务,必须做到 1) 维护宪法法律权威,把全面贯彻实施宪法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2) 深化行政执法体制改革,建立权责统一、权威高效的的行政执法体制 3) 确保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审判权检察权,保证国家法律统一正确实施 4) 优化司法职权配置,健全司法权力运行机制 5) 完善人权司法保障制度
分析题: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要点 要点一:政治体制是一个国家政治得以运行和发挥功能的体制安排,涉及政治制.
度运行的组成体系、功能结构、工作机制和程序安排。
要点二: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是:P301 要点三:我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原则包括:P301
要点四:在当今和今后一个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是:P301 要点五: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了深化政治体制改革的主要任务:P301
第三节: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
生命之魂,体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价值取向
2、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 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3、 十八大首次提出,要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制,倡
导爱国、竟也、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24个字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基本内容,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提供了基本遵循 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 2)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是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 3)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是个人层面的价值准则
4、 要加快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思想道德体系,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加强社会
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教育,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弘扬时代新风。 5、 社会主义道德的集中体现是:诚实守信 6、 社会主义道德建设的核心是:为人民服务
7、 坚持为人民服务的价值取向,关键是要:弘扬爱国主义精神
8、 科学技术作为第一生产力,与已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决定性因素,科技竞争成为国际综
合国力竞争的焦点
9、 教育是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10.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以发展为主题,以改革为动力,以体制机制为创新的重点,
以创造生产更多更好适应人民群众需求的精神文化产品为目标,促进文化事业全面繁荣和文化事业快速发展
11.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始终把社会
效益放在首位,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有机统一。 12. 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 13. 发展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
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第三节分析题: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措施
要点一: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就是以马列主义、毛邓、“三个
代表”、科学发展观为知道,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根本任务,以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发展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社会质疑文化,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弘扬中国文化,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要点二: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
? 必须以马义为指导,这是使馆文化改革发展全局的根本问题, ? 必须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坚持文化发展为了人民,
文化发展依靠人民,文化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 必须坚持自己的民族特色,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文化传统,大力弘
扬中华文化,建设和宗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 必须积极吸收、借鉴外国优秀文化成果,抵制西方腐朽文化的影响。 ? 必须坚持一手抓文化事业、一手抓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
产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要点三: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马义为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构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
要点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措施:所谓文化强国,是指这个国家具有强大
的文化力量。这种力量及表现为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国民,也表现为发达的文化产业,还表现为强大的文化软实力。
?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自信 ? 要大力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 必须加快文化体制改革
第四节: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1、 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
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2、 公平正义:就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利益关系得到妥善协调,人民内部矛盾和其他社会矛盾
得到正确处理,社会公平和正义得到切实维护和实现 3、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
4、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对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紧紧围绕更好保障和改善民
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深化社会体制改革,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促进共同富裕,推进社会领域制度创新,推进基本公共服均等化,加快形成科学有效的社会治理体制,确保社会及充满活力又和谐有序。
5、 十八届三中全会进一步提出:要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健全促进就业创业体制机制,
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续的社会保障制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现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6、 创新社会治理体制: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
矛盾机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
第五节:建设社会主义生态文明
1、 生态文明的核心: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
2、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了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总体要求: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
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等各个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3、 党的十八界三中全会进一步强调:紧紧围绕建设美丽中国深化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加快
建立生态文明制度
4、 生态文明建设总体要求:到2020年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是,生态纹面建设的目标是:资
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循环利用体系初步建立,单位国内成产总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显著减少,森林覆盖率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增强,人居环境明显改善。
第五节分析题: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要点一:党的十八大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
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
要点二:1) 尊重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秉持的首要态度,要求人对自然怀
有敬畏之心,.感恩之情,报恩之意,尊重自然界的创造和存在,绝不能凌驾于自然之上
2)顺应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遵循的基本原则,要求人顺应自然
的客观规律,按自然规律办事
3)保护自然:是人与自然相处时应承担的重要责任,要求人发挥主观
能动性,在向自然界索取生存发展之需的同时,合乎自然没回报自然,保护自然界的生态系统,把人类活动控制在自然能够承载的限度之内。
要点三:建行次节约环境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和基本措施
1)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 2)着力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
3)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空间格局,产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
方式
4)建立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用制度保护生态环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