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古诗词三首
《宿新市徐公店》是南宋诗人杨万里的诗作,此诗主要描写乡村田园风光。诗中写篱落、儿童、黄蝶、菜花等景物,运用细节描写,表明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全诗语言清新,形象鲜明,富有情趣。 《四时田园杂兴(其二十五)》是南宋诗人范成大描写初夏江南的田园景色的诗作。诗的前两句用梅子黄、杏子肥、麦花白、菜花稀,写出了文本分析 夏季南方农村景物的特点,有花有果,有形有色。诗的第三句从侧面写出了农民劳动的情况,最后一句以动衬静,更显其静。 《清平乐·村居》是南宋词人辛弃疾描写农村生活的词作。全词分上、下两片,作者通过对村居的环境描写,对翁媪及其三个儿子的形象刻画,给我们展示了一幅清新秀丽、朴素恬静的农家生活画面。全词语言浅显朴素、清新淡雅、朗朗上口。 学习古诗词重在诵读感悟。教学中,将感性悟与理性学相结合,让学生先自读自悟,借助文字想象诗词中的画面,联系已学诗句,明析必要文言知识,在诵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定能使古诗词学习理趣并存,从而感受到古诗词语言的魅力。 教学目标 1.会认6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积累重点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默写《宿新市徐公店》。 3.学习借助注释的方法理解古诗词的大意,并能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 4.品读古诗词,激发学生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好生活的热爱。 教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品读古诗词,领悟优美课3课时 学背诵课文;理解古诗词的学的乡村田园风光,激发学生时重大意,读出古诗词中蕴含难对劳动人民的敬重和对美安点 的画面美。 点 好生活的热爱。 排
《宿新市徐公店》
1.会认“徐、篱、疏”3个生字,会写“宿、徐、篱、疏、蝶”5个生字,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并默写古诗。
2.理解古诗描绘的美丽景色,想象儿童在花丛中捕蝶的快乐,体会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1.掌握多种形式的朗读,体会诗句含义。 2.学习根据诗句想象画面,说故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课件出示《初夏荷塘图》,请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图上的景色。 2.看图背诵。
图上的景色让你想起了哪首诗?请背诵给大家听。 (1)学生背诵《小池》:
小池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2)师问写这首诗的诗人是谁?——(生接)杨万里。(课件出示作者简介)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吉水县)人。南宋大臣,著名文学家、爱国诗人,与陆游、尤袤、范成大并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被誉为一代诗宗。其诗歌大多描写自然景物,也有不少反映民间疾苦、抒发爱国情感的作品。著有《诚斋集》。
3.揭题。
今天,我们要跟随南宋诗人杨万里去欣赏暮春时节的乡村景色。(板书:宿新市徐公店)
(1)认读“宿、徐”。
明确:“宿”是多音字,可读“sù”——住宿,“xiǔ”——一宿,“xiù”——星宿,在这里读“sù”;“徐”读“xú”。
(2)师问学生在哪里见过这两个字,再引出题目的意思。
预设:①学生在招待所、小旅馆等的招牌上见过“宿”,引导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的意思;②在学生等人的姓名中认识了“徐”,引导理解“徐公店”指一位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公:古代对男子的尊称。);③说出题目的意思:投宿在新市姓徐的人家开的客店。
4.读诗题。
在明确题目的意思后请把诗题读正确。(指导根据意思停顿,读好诗题) 预设:学习古诗,部分学生存在一定的畏难情绪。让学生回忆原有知识是一种快乐的展示过程,从这样的兴趣点出发引入新诗的学习能减轻学生的心理负担。而让学生把对诗题生字的学习与生活经验相联系,有利于激励学生在生活中识字,培养能力,同时也降低了对诗题理解的难度。
二、看图初读,感知大意
1.故事入诗。
导语:那一天,杨万里吃过早饭,走出客房,漫步来到徐公店后门外,欣赏周围的自然景色。他看到了怎样的景色呢?请同学们自己去读读课本中的诗句,把生字圈出来,把字音读正确。(读后交流,再把诗句读正确。指名读,齐读)
2.了解景物。
自由读,杨万里在诗中写到了哪些景物,在诗中做上记号。再看看图,说说图上有哪些景物。
预设:(1)从诗句里发现写到的景物有“篱”“树”“儿童”“黄蝶”“菜花”;从图中还能看到田边小路。
(2)根据学生交流情况指导理解:“篱落”是指篱笆;“树头”是指树枝上;小路就是诗中所写的“小径”,可联系《山行》中的“远上寒山石径斜”。
3.再读诗句,读通顺。
预设:故事导入为下一步的学生编故事做了一个很好的示范与情境营造,也为学生打开了学习古诗“欣赏风景”的小窗。从诗中找景,再与图对应,能使学生快速把握诗的主景,领略诗中风光,在潜意识中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
三、难点理解,明析诗意
1.这些景物分别是怎样的呢?看看图,说一说。
( )的篱落 ( )的小径 ( )的儿童 ( )的蝴蝶 ( )的菜花 ( )的树 2.读诗句,说一说诗句分别是怎样描写这些景物的。
讨论交流:(1)指导图文对照了解“疏疏、深”;(2)看图并根据语境强调“走”在古时指的就是跑;(3)“无处寻”,用你自己的话该怎么说?在学过的哪些诗句里也有“无”是“没有”的意思?(回想诗句:荷尽已无擎雨盖、泉眼无声惜细流、乡音无改鬓毛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