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图示区域与灯光强度指数空间分布相似的地理要素最可能是( )
A.气温 C.人口密度 12.南非西部地区( ) A.人类活动较少 C.河流、湖泊密布
B.交通线路密集 D.草原牧场广布 B.降水 D.矿产资源
答案:11.C 12.A 解析:第11题,灯光强度主要取决于人口活动,在人口分布密集区灯光强度大。据此判断正确答案。第12题,结合图示信息,根据上题分析不难得出结论。
二、综合题
13.下图为我国东南部某地等高线地形图。某校高中学生时期在图示地区进行了野外考察活动。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地区地形、地势的特点。 (2)说出a-b段河流的流向,并估算其长度。
(3)图示区域内最大高差△H1范围为________,图中陡崖的相对高差△H2范围为________。
(4)下面四幅地形剖面图中,能正确反映上图中PQ一线地势起伏状况的是________。
(5)说出同学们在M处附近考察时容易遇到的地质灾害类型,并说明判断的理由。
答案:(1)地形以低山丘陵为主。地势从中部向四周降低(或地势从中部分别向南、向北降低)。(2)a-b河段流向为自东向西。a-b河段长度约为30千米。(3)450米<△H1<550米 150米≤△H2<250米 (4)A (5)滑坡和泥石流。M处等高线较密集,坡度较陡;该地
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降雨集中,所以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
14.下图为我国华北某地区等高线地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甲村的气温为20℃,则虎山的最低气温不会低于________℃。
(2)简述图示地区地形的基本特征。 (3)分析B、C两地降水量的差异及其原因。
(4)分析乙村比甲村多地质灾害(泥石流),清晨多雾的原因。 答案:(1)15.8 (2)该区属于山地地形,北、东、南多山,三面地势较高,中部为谷地,地势较低。(3)B地降水多,位于夏季风的迎风坡;C处降水少,位于夏季风的背风坡。(4)乙村位于出山口附近,地表径流和土石容易汇集至此,所以多泥石流;甲村位于河谷中部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泥石流很难到达。乙村地形封闭,水汽不易扩散,容易成雾;甲村地形开阔,水汽容易扩散,很难成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