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地理探究性作业课题总结[1] 2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1/22 10:37:4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知识源于实践,更应用于实践,结合新学的知识去探索和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社会问题,解释周围生活中的一些现象,可以让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地理自然环境的意义,体验学习地理的乐趣。我们精心设计实践活动,培养了学生对自然环境的认识和感知。

由于地理课外实践活动的大力开展,我们的学生表现出充满自信,主动探索,勇于创新,他们好奇、好问、求知欲强,他们主动参与,深入探索。

2、教师的科研热情不断提高。

为深入有效地开展本课题的研究,课题组定期举办教育科研知识讲座,提高教师们的科研水平。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教师们通过学习探索,能自觉地探索数学活动的方法途径,在课题研究中增长了才干,取得了成果。现在我校地理教师参加教科研的热情不断高涨,自觉性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1名教师成为县级地理学科教学能手,2名教师在市县及教学大奖赛中均获二等奖,多篇教育教学、教案设计在有关省市县级获奖或发表。 3、培养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首先,允许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活动方式。《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应尊重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倡合作方法的多样化。鼓励学生做法多样化,能很好的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因为他们不再是单纯的依赖模仿与机械记忆,而是主动地进行观察、调查、参观、访问、交流等有效的学习活动。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自主探究,自主体验,自主感悟,自主获取结论。

其次,让学生挑自己喜欢的内容先完成。在布置课外作业时,让学生先挑自己最喜欢的作业内容,自己选择活动形式,不懂的再通过同桌、小组、教师帮助解决。由于都是由学生自己喜欢的开始,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很高,再学习过程中能够主动的进行探究学习,对于不懂的问题就有兴趣去解决。

4、教给探索学习的方法。

探究性学习指的是通过设置问题情境让学生自主的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学习方式和学习过程。地理探究性作业是解决课堂教

学改革重点的有效途径之一。实践使我们体会到,探究性作业的设置,能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发挥自主探索的主动性。规律让学生自主发现,方法让学生自主寻找,思路让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让学生自主解决。 (1)学生由被动学习向主动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切实提高。

在知识经济和信息化时代,教育的首要任务已经由传授知识、培养具有一定知识技能的人转向培养“学会学习”的人。只有学会自主学习,才能成为有终身学习能力的学习者。自主学习的教学模式,贯彻 “教是为了不教”、“学会转向会学”的原则, 改变了原有的教学观和学习观,强调发现知识的过程,而不是简单地获得结果使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得到切实提高,掌握了基本的学习策略。 (2)、由独立学习向合作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团体协作意识得到初步培养。 (3)、由机械学习向探究学习方式转变,学生的探索创新能力得到切实增强。

通过实施探究式的作业方式,提出适合全体学生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特点的探索性问题,善于为学生创设问题解决的情景,能够和学生一起为解决问题而进行探索式学习,从而提高教学活动的探索性。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探索知识的形成、规律的发现、问题的解决等过程。从而使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得到有效的提升。 八、探究实验中存在的问题

课外探究性作业是地理教材中一种新型的作业形式。布置课外探究性作业,引导学生开展课外实践活动的意义众所周知,实践活动开展得好,将强化地理知识的学习和自然生活的联系,使学生切实体验到身边有地理,用自然知识可以认识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从而对地理产生亲切感,增强学生对地理知识的应用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等。但由于教师教育观念转变的滞后及一些现代教学技能、素养的欠缺,影响了活动效果。

从现有的活动形式看,单调、老套的形式无异于传统的课堂授课,在教师“规矩、听话、安静”的要求下,学生的活动兴趣被压抑,学生的创造潜能得不到开发。从活动内容看,内容单一,仅局限于教材上每册两次的现成的实践活动内容,学生在如此少得可怜又不能充分自主的实践活动中的收益也是很有限的。如何丰富和开发、利用各类实践活动资源,是摆在我们教师面前的首要问题。另外我们还没有规划好与学生身心发展相关的地理学习的阶段性和连续性,有时出现随心所欲地决定地理实践活动的教学内容,导致活动过难或过易、活动交叉重复等状况,影响了学生在活动中积极性和主动性的真正发挥。从活动形式看,我们有时组织和指导乏力,学生只是兴致勃勃、热热闹闹地进行调查、参观、访问等活动,而忽视思考其中蕴含的地理问题。我们能放却不能收,整个活动过程有时如同一盘散沙,在学生盲目的“主动”中,学生只“玩”未“学”,活动目标难以落实。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制约了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另外,由于家长对探究性作业认识不到位,对学生的活动不关心、不过问,督促力度不够,学生的活动流于形式,没有起到预期的实际效果,再加上评价形式过于单一,这都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搜索更多关于: 地理探究性作业课题总结[1] 2 的文档
地理探究性作业课题总结[1] 2.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ngp3cv2m4mg6283wbc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