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集体备课
本单元围绕“多彩的童年”这一主题,安排了《童年的水墨画》《剃头大师》《肥皂泡》《我不能失信》4篇课文。《童年的水墨画》以诗歌的形式,呈现了乡村儿童生活的多姿多彩、自由自在;《剃头大师》折射出童年生活的纯真与有趣;《肥皂泡》写出了儿童丰富的想象和美好的憧憬;《我不能失信》讲述了宋庆龄小时候诚实守信的故事。
单元语文要素在课文中的梯度序列
内容 童年的水墨画 剃头大师 肥皂泡 我不能失信 习作 课时 2 2 2 1 3 教学要点 1.会认30个生字,会写37个字,正确读写41个词语,读准1个多音字。 2.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默读课文。能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4.能说出课文用“剃头大师”作为题目的好处。 5.能体会文章丰富的想象,说出肥皂泡还有哪些美丽的去处。 1.写一个身边的人,突出人物性格特点。 2.写完后,根据人物特点拟定题目。 1.能结合自己的阅读体验,总结理解难懂的句子的方法。 2.学习一组与海岛、港口有关的词语,认识“旭、屿”等6个生字,语文园地 2 并能根据词语想象画面。 3.体会汉语一词多义的语言现象。 4.能仿照例句,围绕一个意思写一段话。 5.朗读和背诵4句关于“改过”的名言。
18 童年的水墨画
?教学目标
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字,正确读写“水墨画、垂柳”等13个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和林中分别看到的画面。 ?教学重难点
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想象诗歌描绘的意境,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 ?教学策略
1.识字写字
识字:利用偏旁识别“墨、染”是上下结构的字;“碎、浪、溅”是左右结构的字。 写字:11个要求会写的字中,“墨、染、竿、葫、蘑、菇”是上下结构的字;“腾、碎、拨、浪”应注意左右部分的大小和松紧;“爽”是框架结构,写之前要注意观察字形,看清楚各部分在田字格里的占位。
2.朗读教学
通过不同形式的朗读,品味诗中有特点、有意思的诗句;运用联系上下文理解诗句的方法,解读诗句;在反复诵读体验中,联系生活实际,感受童年幸福快乐的生活。在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背诵《溪边》。 ?教学准备
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生活“趣味”照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认识“墨、染、碎”。指导书写“墨、染、竿、腾、碎”等8个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运用多种方法理解难懂的句子。背诵《溪边》。 3.能说出在溪边、江上看到的画面。 ?教学过程
板块一 学习导语,分享快乐
1.默读导语,聚焦“童年”。
师:打开课本,翻到第71页,默读本单元学习的主题和语文要素。(课件出示单元学习主题和语文要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