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瓦斯爆炸事故的综合预防
瓦斯是煤矿最严重的危害。煤矿所发生的重特大事故中绝大多数是瓦斯爆炸事故。历年来,煤矿重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的起数和死亡人数每年均占全国的80%左右。 众所周知,引起瓦斯爆炸的三要素是足够量的瓦斯、足够量的空气和引爆火源。三要素中足够量的瓦斯应该是最重要的因素。井下作业场所瓦斯达不到爆炸浓度,再有足够的空气和引爆火源也不会引起爆炸。所以,讨论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爆炸,首先应该讨论作业场所瓦斯的积聚。
笔者在多次参加煤矿重特大瓦斯事故的调查和分析过程中体会到,造成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瓦斯积聚和超限的原因和条件是非常复杂的,不是仅通过通风管理和瓦斯监控就能够解决的。作业场所的瓦斯积聚不但与周边地质构造和瓦斯地质状况有关,同时与所在采区的巷道布置、巷道状况,作业场所所处的工作状态,开采工艺的变化和调整,甚至矿井的开拓部署和采煤方法的变革等,都有着密切的联系。造成煤矿井下作业场所的瓦斯积聚具有其多元性和复杂性。
某国有重点煤矿1994年一采煤工作面发生过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该工作面开采的15号煤层,煤厚9米,倾角8度,为高沼气煤层。该矿属煤与瓦斯突出危险矿井。该区的15号第一分层刚刚采过,现采煤工作面沿底板使用单体液压支柱绞接顶梁,利用放顶煤的方法开采上部煤炭。分析该工作面瓦斯积聚和超限的原因,归结于积聚在采空区的瓦斯涌入工作面及通风管理混乱是一个方面,必须充分考虑到当时工作面所处的特定情况:
(1)事故前工作面自开切眼起始仰采了12米,事故时工作面恰好到达变为正倾斜开采的拐点位置,处于采空区的斜上方,整个采空区的瓦斯会向工作面空间汇集,成为采场内瓦斯的重要
(2)采用单体液压支柱和绞结顶梁配合的非正规的方式进行放顶煤开采,瓦斯难于控制,安全又无保证;
(3)工作面上出口10米向下左右的位置上有一个断层,将下部有突出危险的18号煤层抬起,局部暴露在工作面,为18号层的瓦斯大量涌入采场创造了条件; (4)当班为采煤班,采一趟帮后拉平底板,不但增加了工作面的瓦斯量,而且揭露了有瓦斯突出危险的煤层。
某地方煤矿(系高沼气有突出危险矿井)采煤工作面发生了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爆点通常应在工作面的上隅角,但在现场实际勘察时发现爆点在工作面入风侧的运输顺槽外部溜煤眼口上方,从正常的瓦斯涌出量和瓦斯积聚条件都无法解释。因此,进一步分析该工作面所处的特定情况:
1、该工作面所采煤层一般厚度在7~8米,而工作面运输顺槽溜煤眼正处在地质构造带,煤层变厚为20米,且无支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