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完美的生理学重点整理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1 22:37:59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生理学重点整理 1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指细胞直接所处的环境,通常指细胞外液。 2.稳态:内环境的各种物理化学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3.正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同的反馈。 4.负反馈: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的作用相反的反馈。

5.单纯扩散:体液中小分子脂溶性物质顺浓度差通过细胞膜的转运过

程,如氧气和二氧化碳。

6.易化扩散:体液中小分子水溶性物质或离子在某些特殊膜蛋白的帮

助下所进行的顺浓度差运转过程,如葡萄糖、氨基酸和各种离子。

7.原发性主动转运:指细胞直接利用代谢产生的能量将物质逆浓度

梯度或逆电位梯度进行跨膜转运的过程。

8.继发性主动转运:间接利用ATP能量的主动转运过程。 9.静息电位(RP):指细胞在未受刺激时存在于细胞膜内、外侧的电

位差,钾离子外流。

10.极化:在静息状态下内负外正的膜状态。

超极化: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 去极化: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 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 复极化:细胞膜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11.动作电位(AP):可兴奋细胞受到一个有效刺激后,在静息电

位的基础上发生的一次膜两侧电位快速快速而可逆的逆转和复原,钠离子内流。

12. 阈电位:能引起细胞膜产生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1

生理学重点整理 2

13.兴奋:组织或细胞受到刺激后产生的动作电位的现象或过程。 14.横桥周期:横桥与肌动蛋白结合、摆动、复位和再结合的过程。 15.兴奋收缩耦联:把电兴奋和机械收缩连接起来的中介过程。 耦

联物:钙离子。

16. 血细胞比容:血细胞在血液中所占的容积百分比。 17. 血浆渗透压:指血浆具有吸引水分子透过半透膜的力量。 18. 血浆晶体渗透压:由血浆晶体颗粒(主要为Nacl)所形成的渗

透压。

19.血浆胶体渗透压:由血浆胶体颗粒(主要为白蛋白)所形成的

渗透压。

20.红细胞沉降率:指将抗凝血清静置在沉降管中,记录红细胞在

第一格小时末下沉的距离来表示红细胞沉降的速度。

21. 房室延搁:兴奋在房室交界的传导速度缓慢,因此兴奋由心房

传到心室要经过一段延搁。其意义:使心房和心室不会发生重叠收缩。

22. 每搏输出量(SV):一侧心室每次收缩时所射出的血量。 23. 心输出量(CO):一侧心室每分钟所射出的血量。 24. 心指数(CI):每立方米体表面积的心输出量。

25. 血压(BP):指血管内的血液对单位面积血管壁的侧压力。 26. 中心静脉压(CVP):即右心房和胸腔内大静脉的血压之和称为

CVP。

27. 微循环:微动脉与微静脉之间的血液循环。 28. 潮气量(TV1):每次呼吸时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2

生理学重点整理 3

肺容量 = 潮气量 + 补吸量 + 补呼量 + 残气量。 补吸量: 平静吸气末再尽力吸气所增加的吸入量。 残气量:最大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无法呼出的气量。 功能残气量:平静呼气后肺内残留的无法呼出的气量。 29.肺活量(VC):尽力吸气后,从肺内所能呼出的最大气体量。 30. 时间肺活量:单位时间内呼出的气体量占肺活量的百分比。 31.肺通气量(PV):指每分钟吸入或呼出的气体量。

肺通气量 = 潮气量 * 呼吸频率

32. 肺泡通气量(AV):每分钟吸入肺泡的新鲜空气量。

肺泡通气量 = (潮气量 – 无效腔气量 )* 呼吸频率 33. 通气/血流比值(Va / Q):每分肺泡通气量与每分肺泡血流量

的比值。

Va / Q ↑:肺泡无效腔增大; Va / Q↓:功能性动静-脉短路; 正常值:0.8

34. 氧解离曲线(HbO2解离曲线):表示血液的PO2与血氧饱和

度关系的曲线。

35. CO2解离曲线:表示血液中CO2含量与PCO2关系的曲线。 36. 肺牵张反射(黑伯反射):由肺扩张或肺萎陷引起的吸气性抑

制或吸气性兴奋的反射。

37. 基本电节律或慢波电位(BER):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自动产

生周期性去极化和复极化的节律性电位波动。

3

生理学重点整理 4

38. 胃肠激素(GH):由胃肠黏膜的内分泌细胞所分泌的激素。 39. 黏液-碳酸铵盐屏障(MBB):表面黏液细胞在受到食物的化

学或机械刺激时可分泌大量黏液,形成松软的凝胶层,覆盖于胃粘膜表面,表面黏液细胞分泌的HCO3ˉ也渗入到此凝胶层中,形成厚约0.5-1mm的屏障。作用:1润滑;2防止事物机械性损伤;3防止胃黏膜和胃蛋白酶被强酸破坏。

40. 受容性舒张:进食时迷走神经感受器可反射性地引起胃底和胃

体肌肉的舒张。 机制:迷走-迷走反射调节,末梢释放神经肽或NO。

41. 胆盐的肝肠循环:胆盐随胆汁排入小肠后,约95%在回肠末端

被吸收入血,经门静脉进入肝脏,再进入胆汁排入肠内 胆盐作用:利胆、中和胃酸,促进脂溶性维生素吸收。 42. 分节运动:肠壁的牵张刺激可引起以小肠环形肌为主的节律性

收缩和舒张运动,是小肠特有的运动形式。

43. 呼吸商(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CO2的量与吸入O2的量

的比值。 正常值:0.82 或 0.85

44. 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进食后一段时间,食物的刺激使机体产

生额外能量消耗的作用。

45. 基础代谢(BM):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即清晨时处于室

温为20-25?C,清醒、静卧的状态下的体温。

46. 基础代谢率(BMR):单位时间内能量代谢单位J/(m2·h)。 47. 体温: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

4

搜索更多关于: 完美的生理学重点整理 的文档
完美的生理学重点整理.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ewah0dakm3sk4u08kgh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