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实施方案 为进一步
加强和推动全市教育信息化工作, 充分发挥教育信息化 基础设施的功能效益, 加快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提高广 大教师的教育信息化水平, 我校结合教育局下发的关于开展 “信息技 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 示范课推广应用活动的通知, 特制定本实施 方案。 一、 指导思想
为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破解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问题, 深入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的深度融 合模式,以此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全面提高教师信息技术素养, 从而达到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的目的。 二、组织领导小组 组 长:高友祥 副组长:鹿立华
成 员:刘效志 闫静 赵良成 及教研组长 三、参与对象
我校所有学科一线专任教师 四、 活动开展步骤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 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 阶段进行。我校将于近日举行校级选拔推荐,具体为:校级选拔推荐 时间从 2月 24日开始,先由各教研组按每学科 3人的名额进行选拔, 再由学校组织相关人员, 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 合公开课,并参照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将 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 将每学科第一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名的推荐上报作为镇 级推荐人 同时学校的将制定出相关的评选方案及授课、 选拔计划及其它相关材 料,以备教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学校检查、指导。 四、工作目标
1、成立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教学评选小组,筹划、组织和落实 融合实施方案,完善融合评价机制和保障措施。
2、深化学科深度融合应用,进一步提高我校信息技术与学科融 合覆盖率。
3、专任教师能够自制或运用多媒体课件、主题资源网站或网络 资源进行教育教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备课常态化。
4、探索新授课、复习课、讲评课、练习课、等课型的信息技术 与学科融合模式,不断提高融合的质量与效益。
5、完善学校教育教学资源,服务于各学科融合教学及学生自主 学习,实现优质资源全校共享。
6、组织指导教师合理运用数字化资源,使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 备课制度化、常态化。促进学校信息技术教育环境的不断优化,培养 专任教师参与学科融合的积极性。
7、完善考评激励机制,组织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课和课件 评选活动。评选结果纳入年终教师量化。调动教师的积极性。
8、完善技术报务,确保融合工作的顺利开展。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五、时间安排
时间 2月20日-21日 活动 下发通知、成立小级、 制疋相关方案和计划 2月22日-2月26日 按教研组开展校级 示范课评选 2月26日-3月19日 上报校级示范课推荐人 名单 责任人 备注 教研组长 教导处 教研组长 教导处 教导处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贾戈小学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
比赛活动的选拔计划
为推动我校教学工作的开展,探索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的新模式, 促进素质教育的实施, 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并为我市开展的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比赛选拔选手, 学校定于本月下旬开始举办信息技术与学科 教学深度融合示范课比赛活动。现计划如下:
一、活动目的
通过单位选拔推荐、 带头人公开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活动等方式, 全面提高 我校教师运用信息技术学习和教学的能力, 促进教育观念、 教育内容、 教育模式 和教育方法的改革, 努力实现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 全面提高教师信 息技术素养,提升我校教育现代化水平。
二、参与对象 所有一线专任
教师
三、决赛名额分配:上级要求每校每学科上报 1 人
四、比赛流程 本次活动分单位选拔推荐、带头人市级示范和抽取教师展示三个阶段进行。
(一)单位选拔推荐。 选拔推荐时间为 3 月份, 分为校级选拔和镇级推荐两 阶段进行。先由各学按每学科 1 人的名额进行选拔,再由教管办组织相关人员, 听取选拔学科教师的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融合公开课, 参照“信息技术与学科教 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见附件 1)将授课教师打分排队后,将每学段每学 科第一名的课堂实录推荐上传到录播平台,并将推荐名单加盖单位公章后于 3 月 26 日前送至电教站。 课堂实录要求图像和声音清晰, 采用录播教室录制上传。 教管办的评选方案及授课、选拔计划单位盖章后于 2月 25号前上报电教站,教 育局将组织人员到各学校检查、指导。我校决定于 2月 24日开始初赛,实行评 委打分制,按名次上报教管办。
(二)抽取教师展示。 学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研讨市级示范课的教学模式和 融合方法,教育局将于市级示范课结束 10 天后抽取下次展示的授课人员名单, 抽取的学段与学科与示范课相同,课题不限,授课名单将在“安丘教育信息网” 公布。抽中展示的授课教师要贯彻示范课的教学方法和信息技术的应用途径, 吸 取示范课的优点和教研员的点评, 充分发挥信息技术优势, 力争完成一堂具有鲜 明信息技术特征的优秀课例,授课结束后由授课教师汇报备课过程和课后反思, 最后由教研员进行点评。 授课过程实行全程直播, 以达到在全体教师中互相学习 交流、借鉴提高、推广应用的目的。
五、评委组成: 校级比赛由教导处牵头组织, 由学校部分校干和教研组长等 组成评选小组。
六、参赛要求 1、参赛教师必须按照“课堂评价标准”要求,能独立操作使用多媒体设备 完成从课件安装到讲课结束的全过程。
2、选手教案 1式 2份,参赛时上交我校评委,以备评审参考。参赛者脱稿。 七、比赛具体安排: 1、比赛时间: 2月 24日开始;
2、比赛地点:学校各班教室
八、保障措施和结果应用
(一) 各位评委要高度重视选拔工作,认真填写听课记录,对授课教师公开、 公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平、公正打分排队,并将所有与活动相关的文件、照片等佐证材料分类后统一 上报电教站。对未经评选排队而直接推荐的单位, 一经查实,教育局将取消其推 荐资格。
(二) 各学科专任教师要准时观看示范课例,认真领会授课教师课堂中信息 技术应用的方式和方法,全面做好讲授展示课例的准备工作。 抽中展示的教师不 能弃权,展示课例的信息技术教学理念应不低于示范课例, 对准备仓促、马虎应 付的展示教师,教育局将通报批评并扣减所在单位 2014年教育综合督导评估教 育信息化指标分数。
(三) 教育局将对各单位选拔上报的课例择优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优质 课,对参加市级示范的教师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融合带头人”荣誉称号,对抽 签确定参加展示的课例择优授予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公开课。 附件1:
“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深度融合”课堂评价标准 评价 维度 评价 指标 评价要点 教学目 1.全面:体现“三维”目标要求;2.准确:符合课标要求,明确 具标(6 体;3.适度:符合学生认知水平和心理特征;4.空间展示明确、 突出。 分) 1.利用空间呈现出知识结构、重点难点、问题设计、拓展资源,达 到有序性、科学性、直观性;2.知识结构:简单明晰,科学性、逻 辑性教学 设计 教学内 强,便于学习、掌握;3?问题设计:兼顾三维目标,设问科学、 巧妙、(20 容(8 有效;4.联系拓展:联系学生生活、社会实际和已有经验知 识,利用网分) 分) 络空间有效拓展;5.重点难点:重点突出,利用信息化 有效突破难点,措施恰当。 教学环 1.能够利用网络空间进行教学,清晰呈现;2.环节符合课型要求, 完节(6 整明晰,设计灵活多样;3.各环节任务明确,活动充分;4.时间 分配合分) 理,过渡自然。 教学素 1.语言规范,教态自然,举止端庄;2.情感丰富,精神饱满,富有 激情、热情与爱心;3.情感投入自然恰当,与教学内容基调吻合; 4.利用质(15 空间创设情境效果、方法、手段好,空间教学熟练高效,过 程直观生分) 动。 教学方 1.网络空间为载体,能灵活运用教学策略组织教学; 2.重视合作学 法(9 习,能够利用空间科学地组织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等学习活动; 教学 实施 分) 3.方法灵活、有效;有利用信息化手段突破重点、难点的科学措施。 (50 教学技 1.创新应用网络空间;2.利用信息化技术充分、恰当;3.操作规范、 分) 术(6 熟练。 分) 1.能够按照信息化教学设计开展教学:体现课前预习、课堂教学、 课教学过 后实践等内容及各环节要求,善于运用网络资源达成目标; 2.灵 程(20 活机智,调控有方;3.顺畅有序,节奏分明4.多兀评价,激励性 强;分) 5.重点突出,高效准时;6.兴趣浓厚,教学相长,7.围绕目标 利用信息化手段展开教学,目标达成度高。 精选资料,欢迎下载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