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含解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25 22:22:4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务,而本民族的独特文化正是确认身份的重要因素。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世界各个角落都是连成整体的地球的一部分,而每一部分都有自己存在的理由。

其次,20世纪以来,人类正经历着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重大转型,即从逻辑学范式过渡到现象学范式。逻辑学范式关注的是将具体内容抽空后概括成的简约的共同形式,某种形而上的绝对原则。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而首先是具体的本体,是一个不断因主体激情、欲望、意志的变动而变动的开放空间。过去,认知的开始是公式、定义、区分和推论,然后将相对确定的客体定义、划分、归类到我们认识论的框架之中。现象学范式的思维方式强调主体和他者在认知过程中都有所改变并带来新的进展。这种研究方法应用到文化上,就是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而他者首先是不同于自我的、以差别为基础的对象。

当然,文化上的差别共存并不是静态的、被动的、互不相干的。能使物“丰长”的“和”,首先是一种能产生新的理解和认识,从而带来新发展的“生成性对话”。这种对话不是各说各话,也不是统一思想,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所谓文化主体性,就是文化自觉,即生活在一定文化中的人对文化要有自知之明。文化对话的目的不是融为一体,而是进一步发挥各自特长,协调各种不同,达到新的和谐统一。

以“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重要核心价值观的中华文化面对世界的根本态度,应是对自己文化的自觉热爱,对他人文化的尊重了解。唯有各种文化都这样做,才能产生互动和共鸣。在经济和科技全球化大潮中,我们有能力汲取其他文明的长处并弘扬自我,也有能力对世界文明做出原创性贡献。

(摘编自乐黛云《文明因交流互鉴而多彩》)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和实生物,同则不继”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观之一,在中西文化发展历程中具有首创意义。

B.“和六律”与“和五味”,都体现了不同因素的和谐融合,达到这种融合才能实现发展和创新。

C.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

D.现象学范式强调从他者视角观察文化,它和逻辑学范式在研究对象、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

解析: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的能力。C项,“意味着他想要证明中华文化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错误。根据第二段意大利理论家恩贝托·埃科的话,可知“独角兽”属于西方文化的产物。“马可·波罗到中国寻找西方的‘独角兽’”,意为在中华文化中寻找跟西方文化相似的东西。

答案:C

8.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文章开篇用举例和正反对比的方式,论述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这一思想的内涵。

B.文章引用恩贝托·埃科演讲中的话语,旨在说明“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思想后来为西方学者所认同。

C.文章从社会发展和思想方法两个角度,剖析了文化互通共存成为当今世界主旋律的原因。

D.文章阐述的“生成性对话”的作用和特点,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的能力。D项,“……作用和特点,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表述不当。根据第五段,“这种对话……它要求对话者各有其文化主体性”阐述了“生成性对话”的特点,然后自然引出对“文化主体性”内涵的论述,因此只能说对“生成性对话”特点的阐述是进一步论述“文化主体性”内涵的前提。

答案:D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3分)( )

A.如果没有经济全球化,“统一中心论”就不会解体,不同文化的独立性就难以建立起来。

B.在文化交往中,倡导以他者视角对异质文化进行观察,体现出对文化差异性的尊重,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

C.在现象学的视野下,每种文化都是具体的、变动的、开放的,不能用抽象方式予以表述。

D.只有具备了文化自觉,并尊重了解其他文化,才有可能真正实现不同文化的互通共存。

解析:本题考查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A项,说法绝对。根据“经济全球化又大大促进了各种‘统一中心论’的解体”可知,“经济全球化”只是起到促进作用,而不是唯一的条件。B项,无中生有。“但也可能削弱自身文化”于文无据。C项,曲解文意。原文只是说“现象学范式研究的对象则不是抽象形式”,并未说不能用抽象方式进行表述。

答案:D

2020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专题强化练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一)(含解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f6zt4dfzh99g5n13tny9pg7z7hdod00tb2_2.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