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想起去年这个时候,自己还在犹豫是不是要遵从自己的梦想,为了考研奋斗一次。当初考虑犹豫了很久,想象过所有的可能性,但是最后还是决定放手一搏。
为什么呢?
有一个重要的考量,那就是对知识的渴望,这话听来可能过于空洞吧,但事实却是如此。大家也都可以看到,当今社会的局势,浮躁,变动,不稳定,所以我经常会陷入一种对未来的恐慌中,那如何消除这种恐慌,个人认为便是充实自己的内在,才不至于被一股股混乱的潮流倾翻。而考研是一条相对比较便捷且回报明显的路,所以最终选择考研。所幸的是结局很好,也算是没有白费自己将近一年的努力,没有让自己浑浑噩噩的度过大学。
在准备备考的时候,我根据自己的学习习惯,做了一份复习时间规划。并且要求自己严格按照计划进行复习。给大家一个小的建议,大家复习的时候一定要踏踏实实的打好我们的基础,复习比较晚的同学也不要觉得时间不够,因为最后的成绩不在于你复习了多少遍,而是在于你复习的效率有多高,所以在复习的时候一定要坚持,调整好心态,保证自己每天都能够有一个好的学习状态,不要让任何事情影响到你,做好自己!
在此提醒大家,本文篇幅较长,因为想讲的话实在蛮多的,全部是我这一年奋战过程中的想法、经验以及走过的弯路,希望大家看完可以有所帮助。
最后结尾处会有我在备考中收集到的详细资料,可供各位下载,请大家耐心阅读。
西安交通大学信息与通信工程专业初试科目: 101思想政治理论
201英语一 301数学一
815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 参考书目:
刘树棠译,奥本海姆著,《信号与系统-第二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王霞、侯兴松、阎鸿森,《信号与线性系统》,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年。
邹理和著,《数字信号处理(上)》,国防工业出版社。 关于英语复习的一些小方法
英语就是平时一定要做真题,把真题阅读里面不会的单词查出来,总结到笔记上,背诵单词,在考试之前,可以不用大块的时间,但一定要每天都看最起码2小时英语,把英语当做日常的任务,真题一定要做,而且单词要背熟,我在考试之前背了3遍的考研单词,作文可以背诵一些好词好句,在考场灵活运用。
我从开始准备考试起每天要背单词,不要一直往后背,可以第二天复习前一天背的然后再往下走。我买的木糖英语单词闪电版,这本书我觉得好的一点是,每一页底下都有这一页的单词回顾,方便第二天复习,我大概每天背两个单元。
如果开始备考的早的话真题可以先放一放,因为数量比较少很宝贵,可以先阅读模拟题或者经济学人之类,不用做题,每天认真阅读两篇即可。我大概是八月份左右月份英语开始做的真题,开始的时候每天两三篇阅读,做完之后认真对答案和看错题找正确答案的思路,把有价值的句子和陌生单词都记下来弄懂背过。没有停下一直在背,把之前背过但是后来看没有印象的单词(这些单词之前已经标记过了)再过一遍。
在做完阅读真题之后,后面开始做真题套卷,这时候可以买一本新的真题,防止自己之前做题的想法干扰自己。我听同学们的买的《木糖英语真题手译》,回来发现老师讲的很有条理,比较适合基础薄弱的同学。我认为完型其实不用特别抽出时间练习,完型翻译和作文在后两个月一起练练就可以,其实完型翻译这几年出的不是特别难了。作文可以从机构或者老师出的模板和平时做阅读中的积累,挑出一些句子,总结出自己的一套“模板”,但是在练习时期一定要动手写,将不同的话题融汇到模板中,这样到考场上就算时间不够也可以不慌不忙随机应变。真题如果你已经搞了三四遍了,思路也弄懂了,阅读中也没有陌生词汇了,我觉得那你可以开始做做模拟题,但是最重要还是真题,模拟题尽量少做。
做真题的要求:
1、每天做1篇真题阅读,并分析。不建议一次性做完4篇,每天分析一篇,因为刚刚做完时对自己读文章的思考还记忆犹新,趁热打铁分析文章效果更好。
2、分析文章主要靠翻译。个人比较喜欢手译,一边写你的思路会更清晰,也能暴露出更多问题。翻译的时候先找句子主干,然后找从句,结构理清楚再翻译每个部分,然后根据逻辑关系把每部分的中文译文串起来。
3、第一遍做题目分析不是重点,主要怕分析完记住答案,影响后面刷题。但完全不看题目也不现实。做完题简单对一下答案,然后根据原文的翻译分析一下每个选项对错的原因就好。
以上,就是我提高英语能力的方法,但是经验始终都只是经验,只可以参考。还是那句话:方法有很多,但是原则不能变。在实践的过程中,还是要遵循那条原则:大量->总结->重复。
815信号与系统(含数字信号处理)专业课复习
专业课复习我是5月到6月开始,先看书,做习题,看视频。真题资料有的卖,价格比较贵但是还是蛮负责的。如果能直接问上届要也是可以的,但是买的资料会好一点,也可以去想考的学校打印店看看,基本上都有整理。
10月的时候要开始专业课的真题训练了,每天固定三小时写完再订正,还有就是总结错题,比如随机信号:出现之前具有不确定性的信号。可以看作若干信号的集合,信号集中每一个信号出现的可能性(概率)是相对确定的,但何时出现及出现的状态是不确定的,这种易错题最好也总结下来。
专业课一定要把参考书翻透,因为考试题目真的考的很细,甚至专门为一个定理出题目就像卷积和求解。直接计算: 特点:考虑了不同时移的冲激序列的加权、叠加计算,x[n]与h[n]的所有各元素都要遍乘一次。 优点:思路直接,计算简单。 缺点:只适用于两个有限长序列的卷积和计算,否则计算非常繁琐,这些要是没记住,基本上就丢分了。专业课要记住书是根本,真题是主要。其他的资料都不是很重要,出题人基本上根据书和往年的真题来出题,一般不会参考别的东西。不懂的可以问问本科老师,多去找老师,能够加深自己的了解和学习,其实有些上课也确实讲过,所以基础还是非常重要的。希望大家一定要注意专业课,比较分值较大,而且一部分导师也十分看重专业课的分数。可以说专业课分数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的专业素养和知识水平。
讲到这里,我想到了公共课,公共课的题目繁多,表面上看起来没什么规律可言,甚至很多人选择题海战术,试图刷题去提升自己,其实我个人觉得研究生考试还是不要题海战术的好,再繁杂的题目其实都能找到一些规律,比如在做《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的时候,也可以做一些笔记,找一些重要的技巧,比如阅读可以用答案去带入题目,这样就可以把题目们进行分类,提高做题效率,同样的还
有公共课政治,《政治新时器》虽然已经精简了知识点,但题目的数量仍然是不可小觑的,我们还是需要做一些如框架性质的笔记或总结,将每个知识点互相串联起来,形成一个知识网,这里有些偏题,聊了这么多的公共课,我们还继续聊专业课上面的一些问题。
关于做题方面,其实没有什么可选的就是研教新版的习题集,这个基本可以当作真题来做,里面出现原题的概率非常的高,我考试的时候有道题周期性非正弦连续时间信号的频谱,其特点为什么。(A)频谱是连续的,收敛的(B)频谱是离散的,谐波的,周期的(C)频谱是离散的,谐波的,收敛的(D)频谱是连续的,周期的,在研教新版的习题集里面见过,我还重点复习过,这里给大家画个重点,这个一定要重视,还有就是习题,可以先给大家看看我用的习题集。
复习方法,方法是取得成功的关键。
每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学习方法,我想说的就是四个字“学无定法”。不一定非要按照别人的模式,我就是先列框架,再列知识点比如重点的知识点,自己应该有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很多地方都在讨论一些诸如此类的问题,学习时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