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初探教案(2019新审定)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3 20:10:12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第七单元教学初探

一、单元内容总述

1. 本单元主题:

本组课文以“革命情怀”为话题,展开学习。本组四篇课文, 《古诗三首》《为中 华之崛起而读书》《梅兰芳蓄须》《延安,我把你追寻》从不同角度讲述了名人成长的 故事。课文选材精炼,含义深刻,让学生在阅读成长的故事中体验成长的快乐,思考 自己成长中的问题。结合课标和本单元的学习要求,在教学本组课文的过程中,教师 在教学中要让学生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要注意在诵 读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进而积累语言。

本组教材的重难点是:一是引导学生通过读书来感受成长的快乐,激发学生对成 长的认识,从而得到启发。二是在阅读中体会文章的表达的思想感情,学习体会课文 中含义深刻的词句的意思,并引导学生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难点是深入体会周 恩来立志的原因。

《延安,我把你追寻》 ,毕竟那段历史我只是从书中了解一点,对学生还说就更陌 生了,加之学生搜集资料的途径较少,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难度很大。我只有凭 自己对教材的理解,采用讲授、灌输式的学习方式。

诗的第一、二小节,是理解的难点,因为诗中的比喻的本体没有显现,大多数学 生不知道把什么比作燕子追寻春光,我告诉学生结合题目来理解。在学生知道后,再 让学生体会“我”追寻延安的心情是急切的。文中的“延河、枣园、南泥湾、杨家岭” 的含义直接让学生结合《英才教程》来理解。但效果不好。学得较轻松的是二、三小 节。第五、六小节也是结合 《英才》让学生来理解。 花了两节课的时间才把课文学完。 不过,在课堂上给学生读的时间较多, 大部分学生在学完课文后, 能把课文背诵下来。 这也是学习这课的小小收获吧。

2. 本单元重点: (1)反复朗读理解课文内容。本单元的课文都是历史精典古诗故事,体会作者的 思想感情,只有反复朗读,才能感受到“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远大抱负。 《古诗三 首》其中《出塞》作者是唐代诗人王昌龄。这是一首著名的边塞诗,表达了诗人希望 起任良将,早日平息边塞战事,使人民过上安定的生活的愿望。 《凉州词》诗中以生活 的美好与战争的残酷做对比,抒发了人生感叹,尽管这首诗的格调是悲壮苍凉的,但 不悲观绝望;诗人对生活充满热爱,对死亡并不畏缩, “醉卧沙场”一语尤其显示出豪 迈的气概。《夏日绝句》一、二句“言理” ,从生为人杰、死作鬼雄两方面具体说明人 生的价值和意义,襟怀高远,极富英豪丈夫之气。三、四句将“楚汉之争”中的项羽 故事,熔冶为诗,语带惋惜,弦外有音。全诗仅二十个字,连用了三个典故,但无堆 砌之弊,因为这都是诗人的心声。如此慷慨雄健、掷地有声的诗篇,出自女性之手, 实在是压倒须眉了。《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一件事,他耳闻 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租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从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 “中 华不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襟和远 大志向。《梅兰芳蓄须》讲的是梅兰芳先生在日本帝国主义侵略中国的时期,他为了表 示对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略者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在日本强盗面 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 《延安,我把你追寻》 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歌的内涵,对学 生来说,还是存在很大的难度。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分配充裕的 时间进行多种形式的朗读。

(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教学中要抓住课文重点,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获得

真实的体验和感受,还要充分利用多媒体教育资源,用声音和光影把学生带入到课文 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去感受和体会,并学会在今后的习作中尝试运用写作手法,写 出自己的思想感情。

内容 教学要点 课时 教学建议 本课是古诗三首,教学生朗诵古 21古诗三 诗的节奏技巧方法也是十分有必要 首 的,也为今后的古诗学习培养良好的 语感,能够流利、有韵味地朗诵古诗。 2 1. 学生带入古诗的故事 情境中,理解感受诗人的 思想感情。 2. 引导学生反复朗读,背 诵,揣摩其中蕴含的诗人 的思想感情。 1.分析体会人物对话是 理解课文、把握主要内容 的重要途径。2.分角色 朗读,把握情境,体会不 同人物的语气、语调。3. 表演要以熟读课文为基 础,注意层次性。 课文写的是周恩来少年时代的 一22为中华 件事,他耳闻目睹了中国人在外国 租之崛起而 界里受洋人欺凌却无处说理的事, 从读书 中深刻体会到伯父说的“中华不 振”的含义,从而立志要为振兴中华 而读书,表现了少年周恩来的博大胸 襟和远大志向。重点是让感受少年周 恩来的博大胸怀和远大志向,树立为 国家繁荣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 远大理想。激发学生树立为国家繁荣 和民族振兴而刻苦学习的远大理想。 23 ? 梅兰芳蓄 本课讲的是梅兰芳先生为了表示对 日本帝国主义的抗议和坚决不给侵 略者须 演戏而把胡子留起来的事。在日 本强盗面前,宁可忍饥挨饿并且放弃 自己的事业,也不给日本强盗演出。 2 1 重点是读懂故事的 内容,鼓励学生反复诵 读,认识梅兰芳高尚的爱 国情感和坚定的民族气 节。 24 ? 延本课是一首新体诗,诗歌读起来琅琅 安,我 把上口,但要理解诗歌的内容,感悟诗 歌的内涵,对学生来说,还是存在很 你追寻 大的难度。有感情地朗读全诗,读出 诗的节奏和韵律。 习作 本次习作主题是写信,给远方的 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重点是学会写 书信的格式,内容写清楚。 本次园地主要内容是按照事情 起语文园地 因、经过、结果来把握课文的主要 内容,重点注意课文中的有讲的不是 一件事,先把每件事弄清楚,再把几 修的事连起来,就能把握课文的重点 了;训练学生体会句子不同的语气。 以及“日积月累”中的古诗积累。增 加学生的阅读量,提升学生的知识素 1 1 2 教学时注意引导学 生在学习课文时一定要 分配充裕的时间进行多 种形式的朗读。理解诗句 内容,了解、懂得发扬延 安精神的重要。 注意书信的格式,小 组内讨论信封的格式,先 说一说,然后写下来。 指导学生抓住事情 起因、经过、结果来把握 课文的主要内容。

养。

部编人教版四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教学初探教案(2019新审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fp973usft1xu1x81dzc4m0xd0pw4b00nm5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