钓鱼岛事件之理性爱国
自2010年9月钓鱼岛中日撞船事件之后钓鱼岛事件持续升温。不得不说,愈演愈烈的钓鱼岛事件激起了我们每一个中国人的爱国情怀,日本的“购岛闹剧”也使每一个中国人都格外愤怒。然而,在这种爱国情怀和愤怒之心的驱使下,打着“爱国”旗号的各类暴力事件也相继出现在人们的视线里。
青年大学生是当今社会下最有激情,饱含热血的集体,各高校大学生通过互联网论坛、qq群、等发布消息,抵制日货,鼓动大家上街游行示威,并得到了大部分学生的强烈响应。这样做是不是真的能对维护钓鱼岛主权问题起到实质性的作用呢?我们应该理性思考后再行动。钓鱼岛事件中,部分民众上街游行并进入商店打砸日货,导致交通阻塞,社会治安的稳定难以维持,影响人们的日常工作和生活。这种不理智的“爱国”行为并不能真正的起到明显的作用,游行示威只会让国家治安陷入混乱,打砸日货只会使中国蒙受不必要的损失,让日本不费一兵一卒就让中国损失上亿,如此一来,岂不是“亲者痛仇者快”?
爱国固然是值得肯定的、值得我们敬佩的,然而,我们也不能因为去追求一个正义的目标,就让过程非法化。 日本为侵占钓鱼岛所做出的一连串卑鄙行径的确令人发指,可是爱国有许多的方式,不一定非要选择游行,打砸日货这一严重扰乱中国社会秩序的方式,一切不理智的爱国行为,都不能称其为爱国,只有理性爱国才能以高效率、好方法真正实现爱国的目的。
这些民众的强烈爱国之心是可以理解的,我们已不再是人云亦云,没有主见的孩童,作为新时代的大学生,我们应该认清形势,理性爱国。那么,在如今紧张的局势下,我们怎样做到理性爱国呢?
首先,我们要遵纪守法,合法有序表达爱国意愿。我们的一切爱国活动,都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未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的集会、游行、示威,都是非法的,不能随意发起和参加。我们大学生可以通过在校园内举办座谈会、研讨会、举行爱国主题演讲以及签名的活动形式来表达我们的爱国热忱,但不要随意参加校外的抗议和抵制活动。
依法治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障,只有严格依法办事,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表达爱国情感,才能在维护民族尊严的同时,又能维护国家利益、维护社会稳定。 我们应当自觉把爱国热情同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在一起,提防陷入日本右翼反华势力破坏中国经济建设,抑制中国崛起的陷阱。我们爱国,要让世界看到中国人的团结、理性和智慧。
其次,可知“空谈误国,实干兴邦”,我们作为当代大学生的当务之急就是刻苦读书、立志成才,掌握报效祖国的本领,脚踏实地的学习科学知识,用我们的实际行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群众的富裕安康而打下坚实的基础,这样,我们国家才能独立自主,自立自强,不依赖日本等国的高端科技设备,使中国成为其他国家依赖的经济贸易大国。历史教训同样表明,当爱国热情没有和具体的强国行动相结合时,爱国热情只会成为一种空洞的感情宣泄,解决不了实际问题。为了民族的尊严,民族的利益,我们每一个中国人都应该团结起来,将强烈的爱国情怀转移到工作、学习中去,我们每一个人的努力必将汇聚成一股强大的动力,让我们的祖国更加繁荣昌盛。我们大学生更应当集中精力,善于求知,化爱国之情为爱国之行。
最后,我们还应身体力行,为身边人做理性爱国榜样。 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大学生,时代对我们的要求不同于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爱国不再是单纯地为国牺牲,而是要做一个容有学识,掌握高科技的理性爱国者,严于律己、崇尚文明、健康、进步的生活方式,带动大家,一同创建和谐的社会环境。大学生是当代具有较高学识的一个团体,必须发挥自己的知识,为身边人树立学习的榜样。 为了民族尊严、民族利益,表达爱国之心,要戒急用忍,保持理性爱国,就是要让这种高涨的爱国主义热情转化为一种推动社会进步的力量,我们还需让爱国之心落到实处,让爱国精神转化为民智和民力,这样才能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幸福发挥真正的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