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社会化程度
少年社会化程度的显著标志是“成人感”。少年前期是少年身体迅速发展的高峰期,其身高与脑重量都已接近成人,而且这一时期还是性成熟期。身体的迅速成长和性成熟带来的变化,使少年产生了“成人感”。他们强烈意识到自己正在成长为成人并急于想成为一个成人,因而,他们也要求成人不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一方面,他们常极力摆脱童年期所受到的那种特殊照顾,另一方面,又有意识地模仿成人的一些行为,目的就是要向成人展示自己已是成人。少年“成人感”在文学阅读上的突出表现则是将成人文学居为己有,并且常常是有意识地避开儿童文学。对成人文学作品的需求正是少年“成人感”心理在文学需求上的反映。
童年期和少年强文学常用表现手法(重点):写实,夸张,幽默
第二编儿童文学的文体 第一章 儿歌
儿歌在古代称为“童谣”、“孺子歌”、“小儿语”
1.儿歌的特征:1、主题单一,整首儿歌只说明一个意思、讲一个道理、有一个目的。
2、内容浅显:浅显、具体、形象。 3、结构简单:外部结构、内部结构。
4、语言通俗,音乐性强5、构思巧妙新颖,取材贴近幼儿生活。
2.儿歌类型:1摇篮曲2数数歌3问答歌4连锁调5绕口令6游戏歌7谜语歌8颠倒歌9字头歌
第二章儿童诗(儿童诗重要的美学特质是童趣)
5
儿童诗:是儿童文学中文学性最强的种类之一,为少年儿童创作,切合他们的心理特点,适合他们阅读欣赏的一种诗歌形式。
儿童诗的特征1、健康积极的主题2、浓郁的儿童情趣3、鲜明的形象性4、优美的语言和流畅的音韵 第三章儿童故事
儿童故事:为儿童创作的适合于儿童阅读的故事。是倍受孩子青睐的儿童文学样式之一。
儿童故事的特征(重点)
一、主题集中而明朗:主题一般有很强的针对性,寓有相当明显的教育目的 二、情节曲折而单纯:儿童故事在情节上具有既要求曲折又要求单纯的双向关系。 三、叙述明快而有童趣:叙述是儿童故事的主要表现手段,是它与儿童小说的主要区别之一。
四、语言质朴而活泼:描写少、议论抒情少,语言浅近、平白、口语化。 儿童故事的分类:
1,以作者分:(1)无名氏的民间故事,从民间搜集整理而成。(2)作家创作的故事,是作者自行创作而成。
2,以表现形式分:(1)文字故事,以书面形式将内容诉诸于小读者的视觉。(2)图画故事是与美术相结合的一种综合文艺样式,以婴幼儿为读者。
3,以内容划分:(常用此种分类法)(1)人物故事(2)动物故事(3)历史故事(4)生活故事(5)神话故事(6)科幻故事(7)寓言故事(8)童话故事
常见的有如下四大类:(1)图画故事(2)历史故事(3)生活故事(4)动物故事
6
第四章童话(重点)
童话:童话是一种带有浓厚幻想色彩的虚构故事。
超人体童话:以神仙妖怪、魔法宝物为主人公,幻想神秘、奇特,表现出超乎人类力量的童话。如《渔童》、《白雪公主》。
拟人体童话:以人格化的动物、植物或其他无生命物为主人公的童话。如《木偶奇遇记》、《浮云》。
常人体童话:以普通人作为主人公。如《皇帝的新装》
我国第一部创作童话集是叶圣陶的《稻草人》,第一部长篇童话是张天翼的《大林和小林》
简述童话的基本特征。A童话的基本特征是幻想B童话通过幻想折射式地反映现实 童话的主要表现手法有:夸张(情节的夸张、人物的夸张、环境的夸张)、拟人、假定
童话的分类(重点):
按作者分,童话可分为民间童话和创作童话; 按体裁分,童话可分为童话故事、童话诗和童话剧;
按人物形象分,童话可分为超人体童话,如白雪公主中的魔镜;常人体童话,如皇帝的新衣中的皇帝;和拟人体童话,如丑小鸭。
按内容分,童话可分为文学童话(传统童话)
第五章寓言
寓言与童话的区别:(1)篇幅长短不同。(2)读者对象不同。(3)结构方式不同。其次,比较难以区别的主要体现在表现手法上:同样是拟人和夸张手法,童话讲究“人性”与“物性”
7
的统一;而寓言则要求有利于寓意的表达,可以只顾一点而不及其余。
第六章儿童小说(重点)
儿童小说:根据少年儿童的理解能力、欣赏能力和心理特点创作的、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一种儿童文学样式。 儿童小说的特征有
1、主题积极鲜明,有针对性。2、形象生动丰满,有可信性。
3、故事情节曲折生动,有较强的可读性。4、语言准确简明,有示范性。
儿童小说分类:历史题材小说,现实生活题材,科学知识、科学幻想题材小说,惊险侦破题材小说,动物题材小说
第七章儿童散文
儿童散文:指专为儿童所创作,或虽不专为儿童所创作但能为儿童阅读欣赏的散文。 儿童散文的特征:1跃动的童心和贯穿全篇的童趣。2优美的语言表现优美的意境。 第八章:儿童报告文学 儿童报告文学的特征(重点):
1、与儿童生活相连的报告性
新闻性:真实、客观
8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