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医学影像学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30 23:18:30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介入断流术、布-加综合征(BCS)。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

1. 概述:介入放射学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意义中的地位及的临床应用价值。

2. 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1)概述: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及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适应症及禁忌症。

(3)术前准备、操作技术和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并发症及其防治、疗效评估。

3. 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

(1)概述: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术(PTVE)、部分脾动脉栓塞术(PSE)及两种方法联合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2)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术前准备、操作技术和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并发症及其防治、疗效评估。

4.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

(1)概述:布-加综合征(BCS)、病因及其分型、介入治疗的临床应用价值。 (2)布-加综合征(BCS)介入治疗的适应症及禁忌症。

(3)术前准备、操作技术和步骤、术中注意事项术后处理、并发症及其防治、疗效评估。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

(1)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

(2)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 (3)布-加综合征(BCS)的介入治疗。 (4)见习肝硬化门静脉高压介入治疗手术演示。 2.见习目的及要求:

(1)掌握:介入放射学在肝硬化门静脉高压症治疗中的重要意义。

(2)掌握:经颈静脉肝内门腔静脉分流术的基本概念及适应症。

(3)掌握:经皮经肝食管胃底曲张静脉栓塞联合脾动脉栓塞术的基本概念及适应症。 (4)掌握:布-加综合征(BCS)的基本概念、分型及介入治疗的适应症。

第十一章 介入诊断学

目的要求:

一、掌握:

1.介入诊断学的范围。

2.经皮活检技术的应用范围及其评价;胸部活检术的适应证和禁忌证。 3.Seldinger术的基本概念。 4.恶性病变的血管造影表现。 二、熟悉:

1.经皮活检技术的操作方法及其并发症。 2.经皮活检技术的临床应用。 3.良性病变的血管造影表现。 三、了解:

1.介入诊断学中所用设备、器材及药物。 2.特殊的介入性诊断技术。

学时安排:理论授课:2学时。见习课:1学时。 教学内容:

一、基本概念:Seldinger术。 二、主要教学内容: (一)理论授课及自主学习:

1.介入诊断学的临床应用范围及所用器材和操作方法。

2.经皮活检技术的应用范围及适应证、禁忌证、并发症和疗效评价。 3.良、恶性病变的血管造影表现。 4. 特殊的介入性诊断技术。(自主学习) (二)见习课:

1.见习内容:器材与药物;在多媒体教室,利用病例分析进一步加强大课内容。

2.见习目的及要求:进一步加强大课内容;更清晰认识介入诊断学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不断提高临床及影像思维能力。

《介入放射学》教学学时数表

理论授课 教学内容 学时 1. 第一章 总论 2. 第二章 经皮穿刺引流术 3. 第三章 经导管血管栓塞术与灌注术 4. 第四章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5. 第五章 非血管管腔成形术 6. 第六章 其它介入治疗技术 7. 第七章 肿瘤介入及综合治疗 8. 第八章 周围血管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9. 第九章 神经系统疾病的综合介入治疗 10.第十章 肝硬化的综合介入治疗 11.第十一章 介入诊断学 合计学时

3 2 3 2 3 2 2 2 2 3 2 26 备注 《医学影像诊断学》本科课程质量标准

课程编号:11151504 〔医学影像诊断学(1)〕

11151505〔医学影像诊断学(2)〕

课程名称:医学影像诊断学

英文名称:Medical Diagnostic Imaging

总 学 时:400学时(理论授课:266学时;见习课:134学时) 学 分:22学分 适用对象:医学影像学专业

课程考核:终结性考核,占总成绩70%

形成性考核,占总成绩30%。其中包括实验考核与病例阅片分析(15%)、学习态度和平时表现(10%)和课程网络阶段考核/期中考核(5%)。

《医学影像诊断学》是医学影像学专业的主要专业主干课程,内容丰富,系统性及实用性强,涉及现代医学影像学多学科知识。着重强调学生能掌握“三基”,即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并体现“思想性、科学性、先进性、启发性、适应性”的原则。

教学内容包括:总论、中枢神经系统、头颈部、呼吸系统、循环系统、乳腺、消化系统和腹膜腔、泌尿生殖系统和腹膜后间隙、骨骼肌肉系统、儿科病变等;各种疾病的诊断均涉及X线、CT、USG、MRI等。每个系统又包括不同成像技术的正常与异常影像学表现,观察、分析和诊断,不同成像技术的临床应用,常见病的影像诊断。讲述每一疾病先简述其临床与病理、再介绍不同成像技术的影像学的表现和诊断,开展以系统病种为中心的病种教学,使学生对常见疾病的影像诊断有全面、完整的认识。反映本学科结构的系统性和学科发展趋势,重视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启发式教学,重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以满足人才培养目标要求。

课堂讲授充分应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 数字网络技术、实物模型教具等;积极实践启

搜索更多关于: 医学影像学 的文档
医学影像学.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5eo6uimt23x6j11q5j_9.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