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将铝箔用坩埚钳夹住放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铝和氧气反应生成了氧化铝,形成氧化膜,三氧化二铝的熔点高于铝的熔点,包住了熔化的铝,所以加热铝箔的时候铝熔化了但是不会滴落,故C错误;
D. 蔗糖变黑,说明浓硫酸具有脱水性,生成炭黑,体积膨胀并伴有刺激性气味,说明生成气体,浓硫酸表现氧化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离子检验、反应类型以及物质的性质,侧重物质性质及反应原理的考查,注意方案的合理性、评价性分析,易错选项是C. 14.(2016届山东青岛58中){关键字:山东期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为测定新制氯水的pH,用玻璃棒蘸取液体滴在pH试纸上,与标准比色卡对照即可 B. 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首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
C. 在未知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该未知溶液中存在SO42或SO32
﹣
﹣
D. 提纯混有少量硝酸钾的氯化钠,应采用在较高温度下制得浓溶液再冷却结晶、过滤、干燥的方法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化学实验基本操作. 【分析】A. 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
B. 若先点燃酒精灯,相当于反应容器直接受热,易炸裂; C. 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
D. 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不能制得硝酸钾的饱和溶液.
【解答】解: A. 氯水中的次氯酸能漂白pH试纸,不能用pH试纸测定新制氯水的pH值,故A错误;
B. 在用二氧化锰和浓盐酸制氯气时,在加入二氧化锰后应先加入浓盐酸,然后再点燃酒精灯,以防止反应容器直接受热引起温度的急剧变化,易炸裂,故B正确;
C. 硫酸钡和AgCl均为不溶于酸的白色沉淀,则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继续加稀硝酸沉淀不消失,溶液中可能含SO42,故C错误;
﹣
D. 氯化钠中混有少量的硝酸钾,氯化钠是大量的,制得的饱和溶液中硝酸钾量较少,不能采取降温结晶的方法,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的是实验室中常见操作和物质的提纯与检验,注意D为易错点,若硝酸钾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可以采用此方法提纯,为高频考点,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可行性的评价,难度不大. 15.(2016届山东莱芜){关键字:山东期中}下列有关化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在耐高温的石英坩埚中进行熔化氢氧化钠固体的实验
B. 欲配制质量分数为10%的硫酸铜溶液,可准确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 C. 实验室可以用湿润的淀粉KI试纸鉴别二氧化氮和溴蒸气 D. 从碘的CCl4溶液获得单质碘的实验方法是蒸馏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 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 B. 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
C. 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可检验氧化性的物质;
D. 分离两种互溶的液体且沸点相差较大的实验方法是蒸馏.
【解答】解: A. 高温时SiO2能与NaOH反应生成Na2SiO3,故A错误;
B. 硫酸铜晶体含有结晶水,故称取10g硫酸铜晶体溶于90g水中所得的硫酸铜溶液的质量分数小于10%,故B错误;
C. 二氧化氮和溴蒸气都有氧化性,无法鉴别,故C错误; D. 碘的CCl4溶液获得单质碘应用萃取,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较为综合,涉及基础实验操作以及溶液的配制等,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注重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难度不大.
16.(2016届山东济南一中){关键字:山东期中}下列实验装置中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图①可用于制取少量NH3或用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 B. 装置②可用于氯化氢气体溶于水
C. 以NH4Cl为原料,装置③可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干燥的NH3 D. 装置④可用于除去Cl2中的HCl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分析】A. 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
B. 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和水是互不相溶的,和氯化氢也不相溶;
C.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一冷却马上又可以化合成氯化铵; D. 氯气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
【解答】解: A. MnO2和浓盐酸制取Cl2需要加热,图①中没有加热装置,故A错误; B. 氯化氢是极易溶于水的气体,在处理时要防止倒吸,四氯化碳密度比水大,和水是互不相溶的,和氯化氢也不相溶,该装置可以防止倒吸,故B正确;
C. 氯化铵受热分解成氨气和氯化氢,但氨气和氯化氢一冷却马上又可以化合成氯化铵,这个方案很难制氨气,故C错误;
D. 氯气和氯化氢都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将原物质除掉,故D错误.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性质、尾气处理、气体的制取及除杂等,注重实验的基础知识的考查,题目难度不大.
17.(2016届山东聊城莘县实验){关键字:山东期中}下列实验装置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A. B.
验证Na和水反应是否为放热反应 用CO2做喷泉实验
C. D.
观察纯碱的焰色反应 比较Na2CO3、NaHCO3的稳定性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 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压强增大; B.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压强减小; C. 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 D. 碳酸氢钠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
【解答】解: A. 钠与水反应放热,气体压强增大,红墨水出现液面差,故A错误; B. 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反应,压强减小,形成喷泉,故B错误; C. 铁丝的焰色反应为无色,可用来做纯碱的焰色反应,故C错误;
D. 套装小试管加热温度较低,碳酸氢钠应放在套装小试管中,通过澄清水是否变浑浊可证明稳定性,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反应热、喷泉实验、焰色反应以及Na2CO3、NaHCO3的稳定性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和实验能力的考查,为高考常见题型,注意相关知识的学习与积累,难度不大.
18.(2016届山东德州){关键字:山东期中}对如表各组中的实验步骤和现象,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选实验现象 项 A 证明酸性条件下H2O2氧化性碘化钠溶液比I2强 B 新制氯水中滴加石蕊试液,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HCl、HClO显酸性,使石溶液先变红,后褪色 蕊变红,Cl2具有强氧化性,使其褪色 溶液变蓝色 原因分析 C SO2通人溴水中,溴水褪色 SO2具有漂白性,使其褪色 D 向湿润蔗糖中加入浓硫酸,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了CO2、SO2 膨胀 A. A
B. B
C. C D. D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 硝酸也能氧化NaI;
B. 次氯酸具有漂白性,氯气没有漂白性;
C. 二氧化硫和溴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体现还原性; D. 浓硫酸的脱水性和强氧化性.
【解答】解: A. 硝酸也能氧化NaI,则硝酸干扰氧化性比较,应利用盐酸酸化,故A错误; B. 氯气与水反应生成HCl、HClO,呈酸性,使石蕊变红,HClO具有强氧化性、漂白性,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故B错误;
C. 溴水中通入SO2,溴水褪色,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元素的化合价升高,体现二氧化硫的还原性,故C错误;
D. 在浓硫酸脱水作用下,蔗糖被炭化,炭与浓硫酸反应生成了CO2、SO2,固体迅速变黑,后体积急剧膨胀,故D正确;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涉及元素化合物性质、氧化还原反应等知识点,注意二氧化硫漂白性和还原性区别,次氯酸具有漂白性但氯气没有漂白性,知道二氧化硫漂白性和次氯酸漂白性区别,题目难度不大.
19.(2016届山东德州){关键字:山东期中}关于如图各装置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装置①可用于实验室制备NO气体 B. 装置②可用于模拟海水蒸馏
C. 装置③可用于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 D. 装置④为配制溶液过程中的定容操作 【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
【专题】实验评价题.
【分析】A. 硝酸具有挥发性,加热条件下加速挥发,NO不溶于水,应该采用排水法收集; B. 海水蒸馏时,收集装置中用牛角管引流;
C. 探究碳酸氢钠的热稳定性时需要加热碳酸氢钠固体; D. 配制溶液定容时,眼睛要与刻度线凹液面最低处相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