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7/13 3:37:14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高考真题

1.(2015·广东理综)某同学使用打点计时器测量当地的重力加速度.

①请完成以下主要实验步骤:按图(a)安装实验器材并连接电源;竖直提起系有重物的纸带,使重物________(填“靠近”或“远离”)计时器下端;________,________,使重物自由下落;关闭电源,取出纸带;换新纸带重复实验.

②图(b)和(c)是实验获得的两条纸带,应选取________(填“b”或“c”)来计算重力加速度.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都正确的情况下,得到的结果仍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主要原因是存在空气阻力和________.

解析:①使重物尽量靠近打点计时器,这样可以使重物下落过程的位移较大,打的点较多.利用打点计时器时,要先接通电源,然后释放重物.

②重物下落过程,速度逐渐增大,相邻两点间的距离逐渐增大;而纸带c中,相邻两点间的距离先增大后减小,所以应该选用纸带b.重物运动过程中,由于受空气阻力,以及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阻力,所以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略小于当地重力加速度.

答案:①靠近 先接通电源 再释放纸带 ②b 纸带与限位孔间有摩擦阻力 2.(2012·山东理综)某同学利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物块在水平桌面上的运动规律.物块在重物的牵引下开始运动,重物落地后,物块再运动一段距离停在桌面上(尚未到达滑轮处).从纸带上便于测量的点开始,每5个点取1个计数点,相邻计数点间的距离如图乙所示.打点计时器电源的频率为50 Hz.

①通过分析纸带数据,可判断物块在相邻计数点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________m/s.(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a2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a=________m/s,若用来计算物块与桌面间的

g动摩擦因数(g为重力加速度),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

解析:①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推论,相邻相等时间内位移之差是常数Δx=aT,可知开始位移之差为2 cm,所以6和7之间某时刻开始减速.

11.01+9.00×10

②计数点5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5= m/s=1.00 m/s,同理求得计

0.2

-2

2

1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数点4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4=0.800 m/s,计数点6对应的速度大小为v6=2v5-v4=1.20 m/s.

③物块减速运动过程中加速度的大小为

a=

x78+x89-x910-x1011

=2

4T

0.106 0+0.086 1-0.066 0-0.046 022

m/s=2.00 m/s,由于纸带与打点计时器之间有摩2

4×0.1擦阻力,则计算结果比动摩擦因数的真实值偏大.

答案:①6 7(或7 6) ②1.00 1.20 ③2.00 偏大

3.(2013·浙江高考)如图甲所示,装置甲中挂有小桶的细线绕过定滑轮,固定在小车上;装置乙中橡皮筋的一端固定在导轨的左端,另一端系在小车上.一同学用装置甲和乙分别进行实验,经正确操作获得两条纸带①和②,纸带上的a、b、c、…均为打点计时器打出的点.

(1)任选一条纸带读出b、c两点间的距离为________.

(2)任选一条纸带求出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大小为________,纸带①和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________v②(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3)图中________(填选项).

A.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B.两条纸带均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C.纸带①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 D.纸带①为用装置乙实验所得,纸带②为用装置甲实验所得

解析:(1)纸带①中b、c间距为6.00 cm-3.90 cm=2.10 cm;纸带②中b、c间距为6.50

cm-4.10 cm=2.40 cm.

10.50-6.00×10(2)纸带①中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①= m/s=1.13 m/s;

2×0.0211.50-6.50×10

纸带②中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为v②= m/s=1.25 m/s;可知纸

2×0.02带①、②上c、e两点间的平均速度v①小于v②.

(3)由纸带数据可知,纸带①的加速度几乎恒定,纸带②的加速度不恒定,C正确. 答案:(1)2.10 cm或2.40 cm(±0.05 cm) (2)1.13 m/s或1.25 m/s(±0.05 m/s) 小于 (3)C

4.(2015·新课标全国Ⅱ)某同学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测量物块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已知打点计时器所用电源的频率为50 Hz,物块下滑过程中所得到的纸带的一部分如图乙所示,图中标出了五个连续点之间的距离.

(1)物块下滑时的加速度a=________m/s,打C点时物块的速度v=________m/s; (2)已知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为求出动摩擦因数,还必须测量的物理量是________(填正确答案标号).

2

-2

-2

2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文档从互联网中收集,已重新修正排版,word格式支持编辑,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A.物块的质量 B.斜面的高度 C.斜面的倾角

解析:(1)由逐差法可得,a=

xDE+xCD-xBC-xAB2

,a=3.25 m/s;在匀变速直线运动中,2

4T

xxBC+xCD

由vt =得,vC==1.79 m/s.(2)在斜面上物块的加速度a=gsinθ-μgcosθ可以

t2T2看出,选项C正确.

答案:(1)3.25 1.79 (2)C

5.(2013·广东卷)研究小车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装置如图(a)所示,其中斜面倾角θ可调.打点计时器的工作频率为50 Hz.纸带上计数点的间距如图(b)所示,其中每相邻两点之间还有4个记录点未画出.

(1)部分实验步骤如下:

A.测量完毕,关闭电源,取出纸带

B.接通电源,待打点计时器工作稳定后放开小车 C.将小车停靠在打点计时器附近,小车尾部与纸带相连 D.把打点计时器固定在平板上,让纸带穿过限位孔

上述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________(用字母填写). (2)图(b)中标出的相邻两计数点的时间间隔T=________s.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大小计算式为v5=________.

(4)为了充分利用记录数据,减小误差,小车加速度大小的计算式应为a=________. 解析:(1)实验步骤的正确顺序是D、C、B、A.

11

(2)电源的工作频率f=50 Hz,所以打点周期T0== s=0.02 s,相邻两计数点的时

f50间间隔T=5T0=0.1 s.

x4+x5

(3)计数点5对应的瞬时速度等于计数点4、6间的平均速度,故v5=.

2T(4)为了减小误差,计算小车的加速度利用逐差法,即 x4-x1=3a1T,x5-x2=3a2T,x6-x3=3a3T, a1+a2+a3a==

3

x6+x5+x4-x3+x2+x1

. 2

9T

2

2

2

x4+x5

答案:(1)DCBA (2)0.1 (3)

2T(4)

x4+x5+x6-x1+x2+x3

29T

3如有帮助欢迎下载支持

2020届高考物理一轮复习第一章运动的描述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研究实验1研究匀变速直线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9ac7fa7n03gjy5zd2f62h6002tp400l7p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