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谈幼儿园教师如何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作者:吴瑜 杨玲 苏慧燕
来源:《学校教育研究》2017年第30期
随着时代的进步,科技的发展,教育的理念也深入人心。“不要让自己的孩子输在同一条起跑线上”俨然已成为大部分家长的座右铭,从胎教到各种各样的培训已经铺天盖地而来。在幼儿发展阶段,幼儿园时期是孩子们个性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幼儿园大班升入小学是教育过渡的一个重大转折点,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衔接过渡的成功与否对义务教育的质量影响不容小觑,但又是被不少学校所忽视的一个薄弱环节。除了家长,幼儿园教师在此过渡期间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因为教师乃“传道授业解惑也者”。幼儿园教师的言行举止和传递信息的能力无不在幼儿平时的学习和娱乐中影响着他们的方方面面。如何使大班幼儿做好入学的心理准备和知识储备,顺利地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摆在幼儿园教师工作的首位。因此,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对幼小学段的衔接教育进行研究探索,提高认识,摸清情况,掌握规律,是学生进入新的学习阶段后尽快适应不同阶段教育、高标准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大面积提高教育质量的现实要求,具体措施可概括为以下几点。
一、调整幼儿的学习和生活习惯,提前适应小学的生活和节奏
其实一般来说6岁左右的孩子在身体和心理上都具备了上小学的条件,他们内心对于小学是非常向往的,他们会羡慕带着红领巾背着书包上学的小哥哥和小姐姐,渴望新的书包,新的铅笔盒,新的衣服,时时刻刻都流露出对小学的向往之情。
家长和老师平时应多向幼儿介绍小学的情况,介绍哥哥姐姐们认真学习的事,激发幼儿向往小学的迫切心情。生活中应适时调整幼儿的生活作息时间表,使幼儿能够逐步适应小学学习与生活的节奏。
另外可以请已上一年级的本园毕业生来幼儿园,向幼儿讲述小学生的各种生活,以自己的亲身体会和感觉,为弟弟妹妹们上一课,因为孩子们之间的沟通是没有代沟的。还可以组织带幼儿多次去小学观摩,从单一的观摩小学的教学活动,可以延伸到观摩小学的各种活动、环境布置、校舍面貌等,从而进一步激发幼儿对小学学习生活的向往,培养幼儿入学的兴趣。 二、关注生活细节促进培养幼儿的独立、自立能力的培养
幼儿园的教育是保教结合的,老师会对孩子一日生活的各个环节都给予细心的照顾。而升入小学后,在仅仅10分钟的课间休息时间里,孩子们要完成喝水、小便、放松调节自己等多项内容,容易出现下课了先去玩,等到上课铃声响起的时候才会急急忙忙去厕所或是来不及喝水和上厕所就上下一节课的现象,久之对学习和生活都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在做好幼小衔接工作的时候,这是不容忽视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大班的孩子们已基本形成了良好的常规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