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范文网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 

来源:用户分享 时间:2025/10/11 18:50:07 本文由loading 分享 下载这篇文档手机版
说明:文章内容仅供预览,部分内容可能不全,需要完整文档或者需要复制内容,请下载word后使用。下载word有问题请添加微信号:xxxxxxx或QQ:xxxxxx 处理(尽可能给您提供完整文档),感谢您的支持与谅解。

2013年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2分)(2013?阜新)下列说法中符合生活实际的是( ) A. 中学生的身高约160mm B. 一节干电池的电压1.5V C. 一节课的时间40s D. 书包的质量约4000kg

考点:长度的估测;质量的估测;时间的估测;电压. 专题:估算题. 分析:不同物理量的估算,有的需要凭借生活经验,有的需要简单的计算,有的要进行单位

的换算,最后判断最符合实际的是哪一个. 解答:解:

A、成年人的身高在170cm左右,中学生的身高比成年人小一些,在160cm=1600mm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B、一节干电池的电压为1.5V.此选项符合实际;

C、一节课的时间一般在40min~50min之间.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D、一只母鸡的质量在2.5kg左右,书包的质量在2.5kg左右.此选项不符合实际. 故选B. 点评:物理学中,对各种物理量的估算能力,是我们应该加强锻炼的重要能力之一,这种能

力的提高,对我们的生活同样具有很大的现实意义. 2.(2分)(2013?阜新)用锤子反复击打铁块,铁块的温度升高,针对此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铁块被击打前分子是静止的 B. 击打时锤子将温度传给铁块 C. 击打时锤子的内能转化为铁块的机械能 D. 铁块温度升高时内能增加

考点:做功改变物体内能. 专题:分子热运动、内能. 分析:做功和热传递都可以改变物体的内能,做功是能量转化的过程,热传递是能量转移的

过程.二者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解答:解:A、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不可能静止,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B、击打时锤子对铁块做功,使其温度升高,而不是将温度传给铁块,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C、击打时锤子的机械能转化为铁块的内能,故说法错误,不合题意; D、铁块温度升高时其内能是增加的,故说法正确,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本题考查了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具体实例,并对其进行了深入的剖析,我们应明确了

解,并能在解答此类题中加以运用.

1

3.(2分)(2013?阜新)小丽同学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在距离凸透镜20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若她用此来观察地图上较小的字,则凸透镜到地图的距离应( ) A. 小于20cm B. 大于20cm小于40cm C. 等于40cm D. 大于40cm

考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专题:透镜及其应用. 分析:根据凸透镜的焦点和焦距定义确定凸透镜的焦距大小, 然后根据放大镜根据凸透镜成

正立、放大的虚像,物距小于焦距解答. 解答:解:把一个凸透镜正对着太阳光,平行的太阳光平行于主光轴,经凸透镜折射后会聚

在主光轴上最小最亮的点,这点是凸透镜的焦点,焦点到光心的距离是凸透镜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是20cm,用做放大镜使用时,物距小于焦距20cm. 故选A. 点评:阳光测量焦距法是测量凸透镜焦距的最常用、最简单的方法,凸透镜成像的三种情况

应用很广泛. 4.(2分)(2013?阜新)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家里用电器的种类和数目在不断增加,给我们生活带来方便的同时也带来安全隐患.下列做法正确的是( ) A. 开关应接在灯和零线之间 B. 用电器的金属外壳不用接地线 C. 在现有的照明电路中,增加大功率用电器时只需换上足够粗的保险丝即可 D. 当电路被保险丝装置切断时,要先找到发生事故的原因,排除之后再恢复供电

考点:安全用电原则. 专题:电与热、生活用电. 分析:(1)家庭电路中开关控制用电器时,开关要接在用电器和火线之间,在断开开关,

切断火线,操作时不容易发生触电事故.

(2)三线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使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当用电器漏电时,人接触漏电的金属外壳的用电器时,人体被地线短路,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3)家庭电路中,增加用电器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会增大,则需考虑电能表、保险丝及电线的规格是否合适;

(4)电路中电流过大的原因:一是用电器的总功率过大,二是发生短路. 解答:解:A、开关接在零线和灯泡之间,断开开关时,灯泡还和火线相连,接触灯泡,容

易发生触电事故.不符合题意.

B、有金属外壳的用电器必须使用三线插头,三线插头插入三孔插座时,使金属外壳和大地相连,避免触电事故的发生.不符合题意.

C、在现有的照明电路中,增加用电器时,电路中的总功率会增大,所以要同时考虑电能表、输电线和保险丝的承受能力,故C不符合题意;

D、保险丝熔断后,可能是使用的电器总功率过大,也可能是短路故障引起的,因此保险丝熔断后,更换上新的保险丝,检修线路正常后才可以恢复供电,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点评:用电时,考虑用电器工作的同时,更要注意用电的安全性,人人都要掌握安全用电常

识,避免触电事故发生.

2

5.(2分)(2013?阜新)如图所示的电路,要使两个小灯泡L1,L2串联,应( )

A. 断开开关S1,S2,闭合开关S3 B. 断开开关S1,S3,闭合开关S2 C. 断开开关S1,闭合开关S2,S3 D. 断开开关S2,闭合开关S1,S3

考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辨别. 专题:电路和欧姆定律. 分析:电路的连接有串联和并联两种方式:

(1)串联电路只有一条电流路径,流过一个元件的电流同时流过另一个元件,因此各元件相互影响;

(2)并联电路中有多条支路,所以各元件独立工作、互不影响. 解答:解:电流从正极开始,依次经过灯泡L1、S2、L2回到电源负极,因此断开开关S1,S3,

闭合开关S2. 故选B. 点评:解决此题的关键是理解串、并联电路的特点,会连接简单的串并联电路. 6.(2分)(2013?阜新)如图所示是两定阻电阻A和B的电流与电压关系图象,如果将两电阻A和B串联后接在3V电源两端.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 通过B的电流是通过A的电流的二分之一 B. B两端电压和A两端电压相等 C. 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两倍 D. B的电功率是A的电功率的四倍

考点: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实验;欧姆定律的应用. 专题:欧姆定律. 分析:

(1)根据图象中的电流与电压值,通过公式R=计算出A、B的电阻值; (2)根据串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的关系结合其电阻的关系分析各项. 解答:

解:由图象知,导体A,电压为3V,电流为0.6A,所以RA===5Ω;

导体B,电压为3V,电流为0.3A,所以RB===10Ω;

A、因为AB串联,所以通过的电流相等,A错误;

3

B、因为电流相等,根据U=IR,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2倍,所以电压是A两端电压的2倍,所以B错误;

C、由以上分析知,RB=10Ω,RA=5Ω,B的电阻是A的电阻的2倍,所以C正确; D、根据P=UI,电流相等,由B选项知,B的电压是A的电压的2倍,所以B的电功率是A电功率的2倍,所以D错误. 故选C. 点评:此题考查了有关串联电路电流、电压、电功率大小的分析,关键是根据电流、电压图

象得出AB的电阻.

二、填空题(共5小题,每空1分,共14分) 7.(3分)(2013?阜新)当你打开收音机时,听到的声音是由广播电台发出靠 电磁波 传来的.如图所示,用硬纸片把一个喇叭糊起来,做成一个“舞台”,台上一个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说明声音是由物体的 振动 产生的;音乐声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物体的 振幅 越大,产生声音的响度越大.

考点:声音的产生;响度与振幅的关系;电磁波的传播. 专题:声现象;信息的传递. 分析:(1)电磁波能够传递信息,我们听广播、看电视,都是靠电磁波传来的;

(2)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响度指声音的强弱,是由物体振动的振幅决定的. 解答:解: (1)打开收音机听广播,是靠电磁波传递来的信息;

(2)喇叭舞台上小人在音乐声中翩翩起舞,这个现象说明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3)音乐声越大,振幅越大,小人舞动的越剧烈,说明了振幅越大,响度越大. 故答案为:电磁波;振动;振幅. 点评:本题重点考查了声音的产生和响度与振幅的关系,把喇叭的振动转换成小人的舞动,

体现了转换法的思想. 8.(3分)(2013?阜新)如图所示,四个棋子叠在一起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一名同学用力迅速击打最下面的那个棋子,由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运动状态 ,这个棋子飞了出去,上面的棋子由于 惯性 而保持静止状态,在 重力 力的作用下落在桌子上.

考点:力的作用效果;惯性. 专题:运动和力. 分析:(1)力的作用效果有两个:①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即使物体发生形变.②力可以

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运动状态的改变包括物体的运动速度大小发生变化、运动方向

4

发生变化.

(2)任何物体都具有惯性,惯性即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 (3)抛出的物体最终落向地面,是由于受到重力作用. 解答:解:受到打击的棋子飞出去,棋子的运动速度和方向都发生了变化,表明力可以改变

物体的运动状态; 棋子被击出后,虽不再受手的力,但由于棋子具有惯性,即保持原来运动状态的性质,仍会继续向上运动;

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棋子最终会落向地面,原因是由于棋子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作用.

故答案为:运动状态;惯性;重. 点评:此题考查了力学的多个知识点,应用重力的概念、力的两个作用效果、惯性概念的理

解可解答此题. 9.(3分)(2013?阜新)发电机的发明,使人类大规模用电成为可能,开辟了电气化时代.电能属于 二 次能源;如图的四幅图中能说明发电机原理的是 乙 图;在丁图中,铁钉的

上端是 S 极.

考点:能源的分类;发电机的构造和原理;通电螺线管的极性和电流方向的判断. 专题:电动机、磁生电. 分析:(1)能源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一次能源指的是:可以从自然界直接获取的

能源;二次能源指的是:必须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才可以得到的能源叫二次能源. (2)发电机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 (3)利用安培定则判断电磁铁的磁极. 解答:解:发电机提供的电能是其他形式的能转化而来的,通过一次能源的消耗得到的二次

能源.

甲图是奥斯特实验,说明了电流周围存在磁场;乙图是闭合电路的一部分导体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导体中就会产生电流,属于发电机的工作原理;丙图是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属于电动机的工作原理;丁图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关系的实验.

用右手握住丁图螺旋管,四指弯曲的方向与电流方向一致,大拇指所指方向为螺旋管的N极.所以上端为S极. 故答案为:二;乙;S. 点评:本题考查了能源的分类、发电机的原理、安培定则的应用,难度不大. 10.(2分)(2013?阜新)“五一”小长假,同学们去海棠山郊游,在爬山过程中他们的重力势能在不断 增大 ;爬累了就在树下的影子里休息,影子是由于 光的直线传播 形成的.

5

辽宁省阜新市中考物理真题试题(解析版) .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复制、编辑、收藏和打印
本文链接:https://www.diyifanwen.net/c3gyw44cyuc4oweh0q68m0sr9z0p01l00o22_1.html(转载请注明文章来源)
热门推荐
Copyright © 2012-2023 第一范文网 版权所有 免责声明 | 联系我们
声明 :本网站尊重并保护知识产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我们转载的作品侵犯了您的权利,请在一个月内通知我们,我们会及时删除。
客服QQ:xxxxxx 邮箱:xxxxxx@qq.com
渝ICP备2023013149号
Top